分享

起死回生

 我的教育人生 2021-05-20

起死回生
李广生
说起创造很多人会不以为然,质疑教师的创造性。因为他们认为教育工作不过是传承——把前人发现的知识、规律,创造的理论、学说,告诉后人——忠实于前人的成果,一丝不苟的传授给后人,哪有创造性可言呢?创造是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等人类精英的专利,普普通通的“小老师”、“孩子王”只要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不要妄谈创造。对于创造,教师群体本身也存在很大分歧,怀疑创造的可能和存在的教师大有人在。他们说:教材固定不变、知识固定不变、考试固定不变、教育体制固定不变、教学模式固定不变、领导意图固定不变,创造谈何容易!
创造的确不容易,任何创造性的成果,不管是艺术品还是实用品,哪怕仅仅一个创造性的想法,无不包含着创造着的智慧和情感。然而创造不可缺少,如果没有创造,从大处来看,世界不会如此精彩,就个体而言,生命黯淡无光。周而复始的劳作、漫漫无涯的重复,像一只陀螺在固定一点飞速旋转,每转一圈,激情和智慧消磨一点,逐渐麻木不仁,直至心力衰竭,终于訇然倒地,回首人生,竟然是三点一线的平淡轨迹。这样的人生何其无聊、何其苦闷!不必要求每一个人以天下为己任,从珍惜各自独一无二、唯一仅有的生命考虑,每个人都要热爱创造,发愤创造,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无限的美好。
我坚持教育的本质是艺术,教育人生的创造性工作和艺术创作有很多相通之处,所以先从艺术创作谈起。我认为艺术创作的本质是:起死回生。山川草木、花鸟鱼虫、笔墨纸砚、笙箫笛管,这些本无生命,或有生命而无性情,经艺术家一番调弄,顿时活灵活现、形神兼备,这就是艺术家起死回生的本领。石块、木头、金银铜铁,这些都是没有生命的,在雕塑家手中,不仅具有生命,而且表现为“精神生命”,从而产生对生命的感染和震撼。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看见了罗丹的雕塑之后,看到了“这一种光明”。在《看了罗丹雕塑之后》一文中他写道:我自己自幼的人生观和自然观是相信创造的活力是我们生命的根源,也是自然的内在的真实.....年事长了,经验多了,同这个实际世界冲突久了,晓得这空间中有一种冷静的、无情的、对抗的物质,为我们自我表现、意志活动的障碍,是不可动摇的事情。又晓得这人世中有许多悲惨的、冷酷的、愁闷的、龌龊的现状,也是不可动摇的事实。于是他得出结论:这个世界不是已经美满的世界,而是向着美满方面战斗进化的世界。这一段思考跨越作者几十年生命历程,深入其人生观和学术观,竟然是面对一堆本质上是石头、金属、木料的雕塑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是何等神奇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景物都是人们所常见的,也是“死的”,但经过诗人的巧妙的搭配组合,特别是画龙点睛般加上最后一笔:断肠人在天涯!惆怅悲凉的意境顿时跃然纸上。那些“死的”景物好像天生为这悲凉的意境所来,恰如其分、天衣无缝的组合在一起,饱含幽怨向我们诉说“天涯人”的寂寞。枯藤老树、小桥流水,此时此刻不是具有生命吗?昏鸦瘦马,此情此景不是具有情感吗?
艺术家有“起死回生”的本领,教育者何必叹息创造无处可觅?书本是死的、知识是死的、规章制度是死的,教育者就无法施展自己的创造才华吗?何不学一学艺术家的“起死回生”,化腐朽为神奇。艺术的表现手段和表现手法也是相对固定的,比如,格律之于诗词、技法之于书画,然而诗人和画家从来没有因此而停止艺术追求,不断创造、不断超越,让艺术百花园争芳斗艳。确实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教育者、束缚着教育者,但不能阻挡教育者探索教育艺术、创造教育艺术的追求。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灾难深重的历史孕育出无数悲天悯人的艺术家,不容乐观的教育现状,将会造就更加精美的教育艺术。从这一角度来看,或许没有必要太多的牢骚和埋怨,坦然接受时代的挑战,意气风发去创造,全力以赴去突破、去超越!
我喜欢听课,坐在课堂上看师生的创作表演。我常常惊叹于教师的巧妙设计、机智回答和灵活处理,更加沉迷于学生的奇思妙想、兴致勃勃。每一堂成功的课,都是师生共同创作的精美艺术品,匠心独具、意蕴深远,如一幅画,像一首歌,跌宕起伏,意趣无穷。我认识一位数学教师,年过天命,从事高中数学工作已有三十年,近十年来一直任高三数学教师。一次去他的办公室,看他正在写备课笔记,工工整整,一丝不苟。我笑着说:“您还用写备课笔记,为了应付检查吧?”他也笑了,说:“已经好多年没人查我的教案了。”“那您干吗还要写,用以前的教案不就行了?”我追问道。他淡淡地回答:“习惯了,我不喜欢重复自己。”记得我当时感慨万千,对他充满崇敬,佩服他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今天想起这件事,发现自己错了。他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固然值得敬佩,但他骨子里的艺术家气质和追求,更值得学习。这种追求促使他不断创造,超越自我而不是重复自我。做教师他很成功,也很快乐。是创造的渴望促成他的成功,是艺术的追求造就他的快乐。
两年前,学校组织一次教学设计比赛。同学科所有教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提交上来的作品五花八门,几乎没有重样的。每个教师基于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根据平时对课堂教学的把握,选择自己擅长的方法手段,搜集相关的素材和资源,形成各自不同的教学设计,可以说各具特色、百花齐放、赏心悦目。让一百个画家画同一株树,有一百幅形态各异的作品,人们惊叹画家的创造能力。不同的教师有各自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不就是创造、不同样值得惊叹吗?实践中教师创造的智慧随处可见,课堂上、校园里、办公室,给学生的评语、对学生的鼓励,一本作业、一个眼神、一句提示,到处洋溢着艺术创作的情怀。
传承是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传承似乎与创造无关,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创造不是教育的基本要义,仅仅存在于教育过程的枝节,表现为教师处理琐事的技巧呢?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小时候老师告诉我“知识是活的”,千万不要“死读书”或“读死书”。那时以为老师所说的“活”是“灵活”,告诫我们学习知识、运用知识要灵活,不能死记硬背、生吞活剥。成为教师之后,准确地说对教育深入思考之后,我意识到,老师所说的“活”有更加深刻的内涵,不仅仅是“灵活”。任何一样知识,无不凝聚着人类的情感和智慧,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随便哪一样知识,如果我们探究的话都会发现,在他的背后,一定有一段苦心探索的过程,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曾经有几个人、几十个人、几百个人、成千上万的人为之魂牵梦绕,甚至付出鲜血和生命。当它们成为知识之后,也可以说在成为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滋养哺育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与人类同呼吸、共命运。所以说知识是“活的”,知识是有生命的。作为教师,我们传承的不是“死知识”,而是“活知识”——有生命的知识。
我们常说,好老师能把课上“活”,能把知识讲“活”,并不单指教师灵活巧妙的处理问题。好老师唤醒知识的生命力,赋予知识生命,就像诗人赋予风花雪月以悲欢离合一样,是伟大的艺术创作。创造是生命的源泉。既然我们传承“有生命的知识”,那么创造就不再是教育的细节和教师的技巧,而是教育的根本和教师的宗旨。
每一节课、每一本教案、每一个活动、每一个学生,无不是教师融入情感和智慧,倾力打造的艺术品,它们构成了教师的艺术人生,一个不断发现、不断创造、不断超越的人生。或是说,教育事业和教育人生是教师艺术创作的的代表作,是集教师艺术才华和艺术情怀之大成的代表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