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因斯坦:绝大多数的努力都是白费,不要只是为了满足胃口而活

 谢耳朵馆长 2021-05-20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时,我就已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都是毫无价值的。”这是爱因斯坦在一篇讲述个人经历的文章《自述》中,写下的句子。彼时,爱因斯坦67岁。步入老年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似乎明白了很多,也想告诉后世很多,但最终却凝练为以上那一句话。你很难相信,这是一个我们印象中始终致力于科学研究,发现宇宙以及自然规律的科学家,对人生和生命的看法与总结。但是,倘若你换个角度来看,就会发现,爱因斯坦并不是在评价和总结自己的一生,而是以旁观者的眼光、科学家的口吻看待众生,并将普通大众一生追求以及蝇营狗苟,视为毫无价值和意义的行动。

倘若爱因斯坦不是科学家,而是哲学家,说出这样的话,人们多半会理解为一个悲观的哲学家对人世的一种虚无看法。但是研究宇宙科学以及自然规律的爱因斯坦这样讲,是否意味着,关于生命,关于生存的真相,爱因斯坦还有没有说出的秘密呢?

伪善和漂亮字句掩饰着的生物性生存“而且,我不久就发现了这种追逐的残酷,是更加精心地用伪善和漂亮的字句掩饰着的。每个人只是因为有个胃,就注定要参与这种追逐。而且, 由于参与这种追逐,他的胃是可能得到满足。”作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在发现自然规律和宇宙规律方面,走得比任何人都深邃、广远。但最终,生命来到暮年终老阶段的科学家,也不得不尴尬地承认:人始终是一种物质上的存在,思维与想法走得再远,自然规律被证实的再妥帖,人自身也必须先满足存在所需要的各种条件。

在此基础之上,才谈得上其他拓展。而他本人,更是精妙地揭穿了前人关于“人类必须要吃喝才能维系生命”这一客观现实的伪装。爱因斯坦认为,种种关于生存意义和价值的赞美与歌颂,都是扯淡,都是在满足“肉身存在”的前提下,对朴素生命和存在的一种矫饰。如果说人们能够去“矫饰”生命价值和意义,尚且算得上有所智慧和脱离了动物属性的话,那么,某些因为吃饱喝足就能满足的人形动物,则更与自然界中的其他动物,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作为大科学家,作为一个有科学素养和蜚声全球成就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自然不会出言不逊地贬低普通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但也不动声色的、极其简略而直观地,概括归纳了生而为人,只为了吃口饱饭者的“动物性”存在特征。爱因斯坦的话刻薄吗?当然不是,简单却是一语中的。

世界上大部分人的确是这样生活和存在着的,无知无觉,一日三餐,为追逐一日三餐而忙碌、努力、生气、大笑……不能说这样活着不对,但一味只知道满足于这样的活法,在某种高度上来看,显然也很低等。科学家爱因斯坦走进星空宇宙很远之后,回过头来看自己身存的物质世界,有许多话想说,关于人生和人们应该怎样活着,以及如何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活着,也有所归纳和思索。并且显然,他告诫人们“不要只是为了满足胃口”而活。

几乎从少年时代开始,爱因斯坦就已明确脱离了“为了满足胃口”的活法。从一个专利局的小专利员,到研究宇宙规律、提出相对论的科学家,始终活在自己擅长世界里的爱因斯坦,从头到尾似乎都并不在物质需要上有所焦灼和追求。命运也是十分神奇的,让他始终能够在填饱肚子的同时,还能从事伟大而极富价值的科学研究。不是爱因斯坦本人有什么奇特的生存方式,而是因为:一方面,爱因斯坦能够忍受、忽略甚至不在意生活上的缺衣少穿,过着较为朴素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爱因斯坦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自己极其擅长并一直有所推进的科学研究上。

而正是这一放一收之间,伟大的科学成就诞生了;在那个时代,作为普通人的爱因斯坦“寂寂无名”;但科学界以及后来的人们记住的,却是那个超越了时代和时间,在推动人类发展进程中贡献卓著的科学巨匠。当一个人的生命因伟大而实用的贡献超越了肉身存在的条件束缚,为更多人创造了价值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再以世俗的地位高下、财富多寡、声望名气来衡量这个穿越了时间,发现了自然规律的“人”。

简而言之就是,拉长时间维度来看当下正在做的事情,我们是否摆脱了“为了满足胃口而活”的追逐和努力状态?是否不止于当下,甚至直抵未来,为更多的人创造出了朴素而客观的“价值”?我们是否在满足了一己之身的存在需求之后,跨越了世俗需求,做了更能体现生命意义和价值高度的事?显然,取得如爱因斯坦一般跨越时间和时代的伟大科学成就,不是所有普通人能够做到的事情。这需要天赋,更需要勤奋,乃至毫无杂念的全情投入。

多数普通人,满足于当下生活,随着普通人的价值观和潮流,不断追逐着物质社会的种种高端、大气、上档次。毫无疑问,如果能够得到,自然妙不可言;但命运的诡谲就在于:越追逐外在越可能得不到更多,而越得不到,内心对此的投射就越严重,最终形成为内心空洞。物质世界的可变、长久、短期内不可更改其实是每一个人都清楚明白的,但人们始终做不到的,就是坚持向外求取,求而不得就持续努力和追求,并将这种向外的求取赋予各种“伪善而漂亮的”装饰。这样做自然是对的,是生物的本能。但设若求不得,是不是可以换个方向?向外不成,向内发现并探索,也许不失为一条捷径?问题在于:我们的内在,还有什么存在吗?- The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编辑 | 一粒米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