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葛兆光先生的《汉字的魔方》

 小赵作文 2021-05-21

《汉字的魔方》是葛兆光先生从语言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古典诗歌而写成的一本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为什么用魔方这个词语?他这样说:“用匈牙利人发明的'魔方’来比你中国古典诗歌实在是出于无奈,不过,我确实找不到合适的比喻了。一个由二十七块小方块组成的大方块,可以任意组合,变幻出种种不可思议的形状,但有总是保持着它3*3*3的立方体。这与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近体诗歌的语言形式太想了,单音节,具有数据行,意象自足性的若干个汉字,在一定的框架中千变万化,组合了多少令人着迷,充满魅力的诗歌。”

之所以,记住了他说的这段话,是因为在这本书中,我看到我们的从古至今的诗人在汉字中间来来回回,表达自我也好,表达情理也好,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组成诗的都是汉字。“汉诗是用汉字写成的。”我们平常看到的是诗人组合好 的文字,就像看着演员华丽丽地在舞台中表演。这本书却带着我走到幕后,看见幕后堆着的那些道具。中国古典诗歌背后都有哪些呢?语言和印象堆积在一起互相缠绕;意脉与语序分分合合;格律最好为人心与天道同律;典故运用表达意义传递感受为佳;虚字作用不可小觑;诗眼从无到有直至消解;宋朝除了词,还有诗,且宋诗对白话诗影响很大。

突然想到在一次培训上,老师建议我们“追寻每一个教学行为背后的学理”。这样听葛兆光先生分析蕴涵在古典诗歌字里行间的语言的秘密,我觉得也有追寻背后的“学理”的意味。也才明白,为什么我拿到一首诗歌,感觉解读不了文本。没有解读的路径,何以解读?之前的解读就是看看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推测诗人当时的想法,对于诗句语言蕴涵的精妙从未做过推敲,因为不知道如何去推敲。想必在接下来的解读中应该能够有所提升吧!

这本书写得浅显易懂,举的诗句实例都是出现频率高的,读起来的困难不大。消化起来,可能需要一些时日,而且是要自己就着诗歌去琢磨。

他的书稿完成于1989 6月,19893月,海子卧轨自杀。我也不知为什么要将这本书和海子联系起来?可能是因为80年代,是现代诗歌的黄金时代吧!(知识浅薄,完全是凭着感觉写下的这句话。)这汉字的魔方让人着迷,意蕴无穷。可以窥见诗歌的语言形式,更让人沉思,诗歌到底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