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写作业慢,最可能的2大原因,建议趁早改正

 晓v4i2ej05j9ay 2021-05-21
图片


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超 10 万浏览量。

有位知友问:

我的孩子上小学四年级,每天的作业老师不值得不是太多,可是他却经常写到 10 点,各位老师有啥好的方法?

图片
▲ 截图源自知乎

孩子写作业慢已经成了家长最大心病之一。

兰海成长说app「专家支招」部分,也有妈妈这样问:

「老师您好,我家孩子 7 岁,每天都把写作业安排在最后写,其他的读书打开之类的做完写作业完成已经到十点左右了,但是写的过程很努力,他担心写不完,因为规定十点必须睡觉,他写不完作业我很焦虑,问其原因,孩子不知道。」

孩子写作业慢的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原因也不如我们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想养出一个对待作业认真且自律的孩子,趁早为好。


01


孩子们不喜欢写作业,很多时候是源自他们的内心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且这件事变成了被他人评价的标准,所以他们会放弃。

原因:自我价值没有得到满足 

每个人在开始完成任务前,都希望自己的价值能得到满足。但在写作业时,孩子们总会遇到父母的唠叨和啰嗦。

有位网友为了培养孩子高效完成作业的习惯,在孩子写作业时,自己在边上看书,但他看到孩子发呆,又忍不住提醒他,结果孩子就抱怨他烦,有时还会对着干。

作为家长,我们要坚信,孩子内心是渴望变好的,在写作业之前,他同样带着「我可以,我能做到」的期待。

可能在完成的路上有困难,出现了发呆、磨蹭的情况,但由于一出现这种情况就被家长责备和批评,所以孩子就不爱写作业了。

其次,孩子在写作业时,希望有自我决策权,即我可以自己决定,自己规划学习时间,安排写作业的顺序

但矛盾的是,父母会担心,如果孩子自己决定,便无法按时完成作业,所以总想掌控他们,替孩子安排和决定,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练习规划时间的机会。

图片

✅ 对策

第一,接纳孩子的感受,找出要写作业的原因,给孩子选择的自由。

当孩子觉得是「要我写」作业时,容易对事情本身的认知产生变化,会觉得老师布置作业是为了折磨他。

在写作业过程中,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如何规划写作业这件事,他可以自己决定几点开始写作业,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自我价值,完成「我要写」的转变。

第二,转换角色定位。要明白写作业只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是帮助者的角色。

如果跟孩子一起制定好了写作业规划的话,父母可以在快要写作业的时间提醒孩子,注意,是提醒,而不是监督。父母只是辅助角色,做决定的还是孩子。


02


另一种情况是,孩子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没有得到满足。

火遍全网的电视剧《小舍得》里的孩子子悠,在一次主题为「请你夸夸我」的家长会上,发泄了对妈妈田雨岚的不满:

「我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

父母太容易把对孩子的爱和写作业、学习挂钩,于是会让孩子倍感失落:父母喜欢的是那个爱写作业的自己,而不是纯粹的自己。

于是,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孩子是被父母排斥的。写作业慢,某种程度上是孩子的反抗和较劲:

「好吧,既然你喜欢那个会写作业的人,一方面你又说你爱我,那我就要试一试,如果我不写作业,你还爱我吗?」

台湾有项调查,问孩子「如果……你就会喜欢上写作业」。

排名前四的答案是这样的:
如果不管我的成绩好坏,爸妈还是一样爱我,那我就会好好学习;
如果不把我的成绩好坏和他喜欢我挂钩,那我就会好好学习;
如果爸妈不把我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我就好好学习;

如果更重视我的努力和进步,而不是以我的成绩这个结果来评价我,我就会好好学习。


孩子们都希望父母喜欢的是自己,而不是那个会写作业的自己。

✅ 对策

第一,完全接纳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写作业慢时,不是去指责他写作业慢,而是和孩子一起分析写作业慢的原因,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和他是站在一起的,父母关心他,更在意他的感受。

第二,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真实地表达对父母来说是必要且重要的,无须掩盖自己的担心和焦虑,父母的掩饰孩子都能有所察觉,甚至会适得其反。真诚地表达,也可以让孩子更了解父母。

第三,用沟通建立归属感

真诚地询问孩子写作业慢的原因,是否跟父母有关;面对孩子指出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表示自己一定会支持孩子。

第四,给孩子鼓励

别忘了鼓励孩子,让孩子意识到父母一直站在他身边。

图片

想要孩子提升写作业的效率,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

给予孩子自由规划的权利,真诚表达自己的情绪,退居辅助的角色,用沟通建立归属感。

鼓励孩子,帮助他完成从「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蜕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