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仃:赵振川的山水画使我兴奋,使我浮想联翩

 德风堂说藏品 2021-05-21

继上世纪名闻中国画坛的一代宗师、长安画派的奠基者和创始人赵望云先生之后,除早年培养出黄胄、方济众、徐庶之邓几个弟子外,更是成就了一大批画家。赵望云先生此诗近三十年后,陕西作为西北画坛的中心,可谓人才济济,群星璀璨。其间,不断有杰出的画家涌现,赵振川则是其中的实力派代表人物。

赵振川,长安画派代表性画家。1944年生于陕西西安,祖籍河北省束鹿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国画艺委会委员,黄胄美术基金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长安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等。

赵振川自幼就沁润在长安艺术圈里。他随父亲赵望云学习中国画之外,还受业于石鲁、何海霞等艺术大家,从小和父亲的学生黄胄、方济众等人朝夕相处,自然也受到师兄们的诸多影响。之外,赵振川还有着宝鸡陇县山区插队8年的生活经历,他和老乡们一起下地干活,同吃、同住,这种经历对艺术家来说太重要了,每每听到他讲起这段历史总是感慨万千,山水画家体验生活的同时也铸造其艺术品格和艺术高度。

统揽赵振川的绘画实践,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他的艺术磨练期;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是他的艺术成熟期,以时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的个人画展取得的极大成功为标志,被北京的专家誉为“长安画派”传人。他的《戈壁春居》《九曲黄河》《梨花四月雪》等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其后的十多年间,可以说是一个成熟画家到大家的提升期,每每出手,可谓件件珍品,被海内外更多的机构所收藏。而今已过花甲之年的赵振川,仍然坚守着“传统”与“生活”的艺术理念,并成为继方济众之后“长安画坛”的又扛鼎级人物。

赵振川在中国水墨探索与实践的努力和奋斗中,得到了中国美术界人士的广泛认可。张仃先生在《长安画派与后起之秀略谈赵振川》文中曾这样评价:“近年来,最使我担心的是长安画派。长安画派有重视生活的传统,有锻炼艺术语言一一笔墨的传统。这个画派的良好传统既有上代基人的行踪足迹可寻又有他们遗留下来的大量作品,犹如一个宝藏丰富的矿藏,有待后人继续深掘倘半途而废,非但有负前人,也会愧对历史、199年重阳之后,适遇赵振川赴星洲路过北京,他带来四十余件近年山水新作,在我局促的会客室,幅幅在我眼前展现。这些作品使我激动,使我兴奋,使我浮想联翩。

在谈赵振川的作品之前,想到上面的一席话,似是题外,其实正是题内我所要一吐为快的。赵振川与长安画派脉相承,与元以来的文人画笔墨一脉相承。其作品的意境是新的,艺术语言又是现代的,所以能为现代人所接受、所理解、所喜爱。他继承了长安画派的好传统,掌握了他父亲赵望云的笔墨技巧,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这是历史发展的正常规律。赵振川取得这样的成就,绝非偶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