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鼠可以感受到同伴的疼痛,精神疾病或许能得到有效的治疗

 狸猫之一爱科普 2021-05-21

我不喜欢老鼠,总感觉它们和蟑螂,蚊子是一的,传播疾病和恐慌。但我讨厌的仅仅是肥硕黝黑的家鼠,对于实验室里的小白鼠则是充满尊敬。多少年来,它们牺牲了众多同伴,以娇小的身体推动着医学的进程。


这里稍微提一下,为什么总是小白鼠作为实验对象?因为作为实验动物,小白鼠的各方面都相当符合,包括:容易饲养,繁殖率高,遗传上有较高的纯和度,代谢类型、生理病理尽量与人类接近等。

回归正题,斯坦福大学的神经学家莫妮克·史密斯在过去的十年中,不断的进行着一项实验,是关于老鼠是否真的能“捕捉”受伤或处于恐惧中的同伴的情绪。


如果能证明动物具有感知并分享彼此的情绪的能力,那么这些动物共情的组成部分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理解人类的共情,就有机会在将来,对他人的感受和敏感经历产生共情,并对此进行治疗。

意思就是,当你看到别人受伤了,会忍不住觉得自己也有点难受,这样的共情能力,这位科学家的团队,希望可以研究出是如何导致的。


我们来分享一下其他科学家为此做出的实验。

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神经学家杰弗里·莫吉尔在实验中,将两只老鼠关在一起,对其中一只老鼠进行注射,导致这只老鼠的爪子产生疼痛。在观察了一个小时后,科学家发现未被注射的老鼠在看到同伴的疼痛反应后,表现得好像自己的爪子也在痛。当科学家用塑料线戳了一下未被注射的老鼠,它的表现就像惊弓之鸟,甚至比爪子真的痛的同伴具有敏感性。


在另一组由斯坦福大学的神经学家罗伯特·马林卡进行的实验中,两只老鼠都接受了刺激性的注射,不过其中一种老鼠被注射了缓解疼痛的吗啡。随后观察了它们几个小时,未被注射吗啡的老鼠,也表现得好像它也吃了药,并不怎么难受了。


罗伯特·马林卡得出结论:让一种动物和它的疼痛减轻的同伴在一起,就能缓解它的疼痛。在一个对照组中,两个老鼠伴侣都只进行刺激性注射。观察一段的时间后,动物的敏感度没有改变。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老鼠是如何理解彼此的感受。上文提到的两位斯坦福大学的专家和他们的同事神经学家浅田直树观察了老鼠在一起时间后,哪些大脑区域是活跃的。

研究小组在前扣带回皮层看到了神经细胞或神经元的放电,前扣带回皮层是控制人类情绪转移的重要区域,也是负责记忆和认知的大脑区域的一部分。(关于神经放电可到我之前写的关于电鳗的文章中查看)


研究小组发现,神经元将这个区域与大脑的其他部分连接起来,包括伏隔核,一个处理动机和社交行为的区域。当科学家们破坏了这种特殊的神经联系时,这些动物就再也不能表现出对疼痛或疼痛缓解的同理心。

老鼠之间其他情绪的传递可能依赖于不同的大脑连接。


研究人员研究了老鼠在看到其他老鼠受到电击的实验中,老鼠是如何感受到彼此的恐惧的。他们发现,恐惧的传递依赖于大脑皮层与部分杏仁体之间的联系,而杏仁体是一个已知的对恐惧有反应的区域。

这说明大脑中的不同区域会参与不同类型的情绪转移。

无论是老鼠还是人类,在情感情境中都与同伴有着共同的联系。研究表明,同理心有着共同的进化基础。


所以说人类的悲伤,或者是能互通的。



如果科学家能够掌握促进情绪转移过程的神经化学物质,他们也许能够设计药物来治疗导致移情失常的疾病,如精神病或社会人格障碍。很多因此心碎的家庭,都有了重生的机会。

感谢科学家和小白鼠们。

参考资料文献:

1-Science News. February 13, 2021

2-M.L. Smith, N. Asada and R.C. Malenka. Anterior cingulate inputs to nucleus accumbens control the social transfer of pain and analgesia. Science. Vol. 371. p. 153. January 7, 2021. 


3-M.L. Smith et al. Social transfer of pain in mice. Science Advances.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19, 2016. doi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