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桑葚子

 济宁文学 2021-05-21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桑葚子

作者:朱绍典


桑葚子上市了,每家水果蔬菜店都有卖。桑葚子被洗干净,整齐地码在透明的小塑料盒子里。清一色黑,没有色差,大小也是均匀。看着没有胃口。不买不吃,对不起时令,过意不起。买来吃上几个,大而寡味,少的就是小时候的味道。

小时候桑葚子将熟未熟时候,站在树下,阳光把叶子层层分开,清风让红紫相间的桑葚子在叶子里忽隐忽现,看啊看啊,就这样看啊,你就会有冲动,头脑中的,手脚上的,嘴巴、肠胃里的都有。

独享乐,不如众享乐。于是呼朋邀伴,三五个一起爬上那树去享受这大自然的馈赠。

脱掉烂鞋子,双手抱住树,肚皮紧贴树皮,双腿夹住树干,开始往上爬。手向上够一点,肚子向上蠕动一点,双腿也跟着向上。就这样,手臂带动肚皮再带动双腿,一点一点往上爬。爬相难看,但是爬到高处,就可以得意得坐在枝丫上尽情享受这人间美味。

不会爬树的小可怜虫们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口水一点一点咽着。在不断的央求声中,我们终于折了几个小树枝陆续扔了下来,他们一哄而上,抢到手上,摘着果子就往嘴里塞。

我们在树上吃一半,扔一半,还要比赛看谁爬得高,吃得潇洒。满嘴紫黑,一身果酱,几处伤痕,这是标配。

童年里的时光是没有恐高,不在乎干净,只有午后的阳光、绿绿的叶子,紫黑的桑葚子还有玩伴在那里就足够了。至于回家挨打挨骂,那是吃饱玩够之后的事,谁管呢。

桑树不成材,很少家院里面专门来种的。大都在菜园旁,野地里疯长。放学后摘下初生的桑叶用来养蚕,这要比做家庭作业更重要。蚕宝宝被养的白白胖胖,看着心里就有满足感。但是现在的小朋友看了蚕之后大呼恶心,时代变了,审美也是变了。

学校有一棵大龄的桑树,全身千疮百孔,干瘦嶙峋。春天来了很久她才反应过来,发几片叶子,向人告示她还活着。夏天到了,她也结了几粒桑葚意思一下。记得那年我带孩子路过她,给孩子介绍这就是桑树,被嗤之以鼻。这就是桑树?!

中国人喜欢用食物来缩短他乡和故乡的距离。但是永远无法缩短现在和过往的差距。

作者简介:

朱绍典,微山县第一中学教师,济宁市书协会员,会稽甓社社员。喜诗文,乐收藏,热爱书画拓片艺术,偶有作品发表,皆自娱自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