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

 木香草堂 2021-05-21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素闻江南古镇有“四里”,乃同里、黎里、织里、古里。巧的是我也是按这个程序先后访游了前面的“三里”。在写《机杼已息浣女在:织里印象 》时,我还缺“一里”,最近与吉头等人欣然前往,“四里”得以大圆满。

 

古里在常熟境内。记得有个打一地名的灯谜,谜面是“年年丰收”,谜底就是常熟。故常熟这个地名,颇有吉味。古里人再加以发挥,便成了:天下常熟,福地古里。天下常熟,是因地处江南,鱼米之乡自不消分说;而福地古里,最近则有了新禧,跻入了江苏省第七批历史文化名镇的行列。

 

古里之历史文化之“名”,值得一提的有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白茆山歌”,有传为虞山十八景之一的“红豆山庄”等;前者为吴歌的一分支,有几千年的历史,荣获过中国首届农民艺术节中最高荣誉“金穗奖”,后者则因文学巨匠钱谦益和柳如是的传奇姻缘而为人所追忆、所乐道。但最孚盛名的是“铁琴铜剑楼”,与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浙江归安陆氏“皕宋楼”、浙江钱塘丁氏“八千卷楼”合称为全国四大藏书楼,享誉海内外。

 

古里人想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我们眼中所见的古里老街区,已无旧可寻,新打造的文昌古街区更像是一个几乎重建起来的新街区:铜剑街南端沿青墩塘(市河)一片,除修缮保存了“铁琴铜剑楼”外,看样子是完全推倒拆平后重建的。路西“铁琴铜剑楼”前是一个开阔的广场直达河边,路东青墩塘到文昌街之间的地块上,东西数百米间新建(也可以说是恢复、移建)了文昌阁、稼轩堂、东湖书院、非遗传承馆等建筑。雏形初具,但还未招商引店,距开街还欠时日。

 

我们去的那天,恰逢古里停电,“铁琴铜剑楼”闭门拒客。但与镇上正在巡视开发进度的镇干部商量后,知我们特地从苏州赶来,他们指示保安破例开门。虽无灯光照耀,但藏书楼与纪念馆内的景观大致也领略了十之七八。更有意思的是,那日是阴天,有一刻,阳光竟然也稍稍地露了会脸。不由想起了思泉老师说过的话:吉格罗朵是福将……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铁琴铜剑楼”边竖着一块醒目的“文昌古街区”的规划效果图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在稼轩堂中拍得的一幅“文昌古街区”的规划平面图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铁琴铜剑楼” 建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楼前有开阔的广场直达河边。图中建筑的中间大门是纪念馆,广场中有七道“坎”,我们理解为象征“铁琴”的弦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广场中有一池子,池中有一长石卧碑,记载瞿氏藏书之大业,为常熟名人、同治与光绪两代帝师翁同龢手笔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铁琴铜剑楼初名恬裕斋,取《书经》中句“引养引恬,垂裕后昆”之意,创始人瞿绍基。原有四进,前两
进毁于抗战期间,现存两进。门外景观请参见题头图。这是现大门内景,砖雕门楼上题“仁里”二字,整体比较简洁与朴实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庭院墙边有旧石数条。最左一块为义庄界碑,中间一块为原放生池碑,右边方形一块上的字为“常熟瞿君之墓志铭”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前一进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楼名最初为孙星衍所书,现见的是1982年李一氓所补题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中堂是一幅《恬裕斋藏书记》,落款为“道光庚子十月朔同里七十九叟王廷鉴拜撰”。柱联为:独鹤窥朝讲,邻鸡听夜琴。堂内设文房四宝等物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前后进之间有廊相连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后一进的中堂就是在门外水池中的翁同龢的那篇文章,无题目,落款为:同治十二年十一月同邑翁同龢记。两侧墙上挂六幅先贤画像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纪念馆与藏书楼相通。建筑式样基本与藏书楼一致,但开间要大得多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从外边看,有三峰高起的风火墙,就知道纪念馆是三进的院落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纪念馆内一景。传瞿氏历经五代,酷爱藏书,通过多方搜罗,广寻博采,所藏珍本、善本书籍达10多万册之巨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馆中通过展品、版面和实物,介绍了瞿氏觅书、藏书、护书的经历。图为纪念馆中展示的对书籍分门别类的一只柜子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那日停电,屋子里黑呼呼的一片。设置了用闪光灯,盲拍了一张,嘿,还有个印刷工在再现木板印刷的场景呢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广场的最西南部,是济州会馆。据称是从常熟南门外移建过来的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那日门关着,不无遗憾。从官网上下载了一张图,能见里面之大略,与大家分享(感谢原作者)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在广场河边凭栏东眺,是一座新建的三孔石拱桥,名仁风桥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桥的纵观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在桥上东望,文昌古街区沿河的景观尽在眼帘中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我们过桥,先从河对面向东踱去,隔河观景。一屏带福字的青砖照壁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照壁与
东湖书院隔河相望。东湖书院,传说为明弘治间知县杨子器令毁乡间祠庙,邑人钱仁夫将位于古里湖口村的道院三官堂改为社学,内设孔子像,延师授课,生徒日众。正德间又拓建,取名东湖书院,废于清末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东湖书院的牌坊。朝里一面额题古里仁风;柱联为:春季春自荣,禾嘉秋始熟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朝外一面横额直书东湖书院,柱联为:政存当代名臣传,功在囗囗小学书。篆书我不精通的,囗囗中那两字不知是不是“前人”,不敢肯定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里面还在修缮,感觉厅堂很大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进与进之间都有砖雕门楼,共三个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砖雕门楼之二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砖雕门楼之三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稼轩堂中建筑也颇有古意,有个小庭院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文昌阁是这个街区最东南部的醒目的建筑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文昌阁内部能上到二层。图为在二层的平台上西望。能再高一层,视线就开阔了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改造后的文昌古街区的最东部,临一条小河,小河名东落河塘,规划图中叫东港河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书院街一景。主要景点都在此街两侧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石板街。中间是横石条,边上是竖的,还是比较“循古”的做法。但整条街并不是一条直线。图中可看出,如要将前面的两个拱门拍正的话,站位还要靠左。此图是“两凑凑”了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未改造的东落河塘北段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在改造范围之外的文昌街东段景观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在改造范围之外、广场之西的一个塘与工农桥

 

常熟古里文昌古街区先睹记
“最后一里”,仁风古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