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蒲津古渡•黄河大铁牛

 昵称45109175 2021-05-22


 由运城向西南,不大一会儿就到永济(古蒲州)市蒲州镇西厢村。看地图,在潼关、中条山北。东临《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西近历史文化名楼鹳雀楼,为关中门户,是“河东、河北陆道进入关中之第一锁钥”。因黄河的迂回与阻挡形成其地理位置的关键重要。由集居群落到“关中之巨防”,功用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舜都蒲坂”到唐代中都,一直处于政治经济的中心。永济地名的内涵就是:济水渡津,永不休止。        

上古时期,这一带既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又有沟壑纵横的山坳,雨量充足、气候温和、草盛水丰、宜耕宜农,宜猎宜牧,很适宜于人类聚集生活。后历经战乱,证明蒲州城的地理位置确为“天下要地”。

永济古称蒲州,又称蒲坂,是传说中舜帝所建立的都城,因地处黄河东畔,城外遍生蒲苇而得名。古蒲州城有着数千年的悠远历史,自古名士辈出,在蒲州的历史舞台上曾出现过舜帝、柳宗元、王维、聂夷中、杨贵妃、司空图、马远、杨博等人。             

到蒲津古渡遗址,在广场留影后,就看见仿唐大门,雄伟大气,约有四间大小,一派盛唐风貌。购票进入大门,透过稀疏风景树,仿佛看到条条神秘的历史长廊,演绎梦幻般的故事。踏着黄河故道走向渡口遗址区,可见南北纵贯的明代堤坝,由高大的台阶上去,就看到了展示出土的文物铁器群,有铁牛、铁人、铁柱等。

蒲津渡自古以来便是秦晋交通之要冲,这里河岸高,河面较窄,河床坡度小,水流较缓,有架设浮桥的天然优势,因此成为最早也是最频繁出现黄河浮桥的地方。蒲津渡浮桥在历史上因朝代更迭等历史因素和黄河易道等自然因素,经历数次兴衰。已有两千五百余年历史。据史籍记载,蒲津桥始建于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以后东魏齐献武王高欢、西魏丞相宇文泰、隋文帝都在这儿建造过浮桥。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蒲州被置为中都。之后蒲州城升为全国六大雄城之一,蒲津渡的交通地位显得更加重要,竹索连舟桥已经不能满足交通需求。为了加强大后方河东地区及整个北方地区的统治,唐玄宗李隆基任命兵部尚书张说主政古渡,倾国力改建渡桥,木桩换成铁牛,易笮索为铁链,疏其船间。宋代,仍维持重要渡口。重修后的蒲津渡浮桥气势宏伟,往来人马络绎不绝。金元之际,浮桥毁于战火,只剩下两岸的铁牛。后来因三门峡水库蓄洪使河床淤积,河水西移,铁牛被埋入河滩。20世纪80年代末发掘出土了唐开元大铁牛等铁器群。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漫游于遗址园地内的几处廊亭间,晋侯亭、明皇亭、怀丙亭、武宁亭,回顾其历史故事。


春秋时,秦景公同母弟秦后子受宠,颇聚资财。有人便在景公面前诬谄,后子担心,母亲建议他“携带资财,其车千乘,造舟于河”,投奔晋国。晋平公问后子为何富而逃亡?后子答:“秦君无道,恐遭杀身之祸,欲等秦立新君即返。”后子遂为晋侯。造舟为梁,是对春秋霸主晋平公的奉献。也结束了秦晋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历史。唐明皇、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文治武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威远播,开创“开元盛世”。开元九年(721年),皇帝诏令改建蒲津桥,兵部尚书张说受命主持。于是,大匠蒇事,百工献艺。以全国五分之四的产铁,结链为索,熔铁为牛。锁以持航,牛以系缆。疏其舟间,画其鷁首。桥若长虹,链如游龙。“八牛锁蒲津,一桥贯秦晋”。成为维系京畿以及北方边关重镇的交通大动脉。张说刻石作《蒲津桥赞》。开元十一年(723年),唐明皇巡狩,归途驻跸蒲州(今永济)。金銮龙辇,仪仗整肃。皇帝意兴极高,赋《晓渡蒲津》一首:“龙负王舟渡”,“桥路托天津”。太平明主,省方察俗,雄关重镇,漫天紫气黄云。宋代名僧怀丙,天生聪慧,思维敏捷,才资过人。治平二年(1065年)夏,黄河流域普降暴雨,河水大涨,水淹京师开封宫阙。河中府(今永济)西门外蒲津桥也大受其害。洪流肆虐,毁溃河岸,冲击船索,链牵铁牛沦陷河中,浮桥中断。水退之后,朝廷招募起牛,以复桥梁。数月无获,行人商贾望河兴叹。当时怀丙正游历其间,闻此事遂应募起牛。“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作权衡状(杠杆原理),徐去其土,舟浮牛出”。怀丙还以惊人的智慧、巧妙的构思修复了真定十三级构木浮屠和赵州石拱桥。明代大将徐达,谥号武宁。少有大志,一生戎马,身先士卒,战功赫赫,明太祖誉其为“万里长城”。洪武二年(1369年),皇帝命徐达与常遇春进取山西。遂乘敌不备,直捣太原。后大兵会集于蒲州,欲渡河西定关中。时蒲津河桥已废,大军欲速渡河,举步维艰。徐达遂命关陕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划策浮桥,蒲州民众不辞劳苦,纷纷响应。没过多久,桥成军济。徐达率兵长驱直入,连克奉元(今陕西西安)、庆阳(今陕西庆阳)、秦州(今甘肃天水)、兰州(今甘肃兰州)等西北军事重镇,取得了大明江山的最后统一。这处关中锁钥,秦晋通衢的“天下黄河第一桥”蒲津桥,自金元战争被焚毁148年后,又一次以独特不凡的雄姿,肩负了无可替代的天堑通途的神圣使命……


出土铁器坐落在一块石板地上,在当时河岸边有一道曲拱梯形石堤,堤基下有密密成排竖钉的柏木桩,垒砌石条间灌注着铁锭,又以米浆白灰泥粘合缝隙,十分牢固。石堤看上去是分两次砌筑。铁器群有四尊铁牛、四个铁人、两座铁山、三个铁墩、一组七星柱。还发现一间砖屋遗址,门坎向东,是当时管理渡口的。一眼望去,最明显的,自然是气势雄浑的大铁牛。

中华文明以农耕为基础,我们的老祖宗历来重视牛在农耕文化中的作用。中国的仰韶文化中出现了牛的养殖,说明六七千年前,中华文明就从庞大的原牛驯化出家牛。原牛略小于大象,但是速度很快,即使面对凶猛的野兽,也不甘示弱。牛之记载最早出现于《论语》,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一席。牛是六畜之一,是农民耕种犁田拉车运输的帮手,是古时大型祭祀的供品,也是十二生肖一员,二十八星宿之一。几乎每个朝代都有立法,以此保证耕牛这种重要生产资料。这也导致我国家牛的基因库向役牛方向发展。牛代表吃苦、顽强、毅力等优良品质,也能够表示固执、耐力、坚持、稳定等特性。这大概就是以牛为系桥巨锚和“镇河”之物的原因吧!

据导游介绍,当年出土的铁牛,每尊重60吨左右,通体油光铮亮,仿佛新铸打造雕磨。铁牛旁各立一牵引人,分别代表汉、蒙古、藏、维吾尔四个民族。因其位置在本地地平线下,地下水位影响以及缺乏保护经验,开元铁牛很快就锈迹斑斑,面目全非。四尊铁人的表面更是层层剥离。现在看到的,显然是经过技术处理,黑漆光滑。黄河铁牛是蒲津渡浮桥的桥桩地锚,屹立千年形体依旧。铁牛体积大,份量重,数量多,工艺精妙,历史悠久,全国罕见,被誉为国宝、“世界奇迹”。其造型现陈列在人民大会堂。

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英国剑桥大学《二十世纪世界建筑》特约作者唐寰澄先生见到铁牛后十分激动,向国外宣传报导时指出:“这不同于扬军阵,耀帝威的秦兵马俑。亦不同于宣佛法、炫珍宝的释伽舍利,也不同于讲五行、为厌胜的镇水石犀。它是具有实际功能的艺术珍品,是实用技术同雕塑艺术有机结合之典范,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贡献!


我靠近右边第一头铁牛,比它矮一头,以手捉角,合影记念。然后又绕台一周,四顾环视,思索蒲津渡遗址的基本构成、面貌,明、清时期遗址地层结构和出土的铁质文物与蒲津桥的关系。平台后面不远,就是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蒲州古城西墙,泥沙淤没了大部分,只露出一段城头。              

从遗址平台下来,进入数字多媒体展览厅,由序厅(青史遗韵展区)开始,依次观看浏览铁牛沉浮展区、千年蒲州展区、浮桥飞渡展区、文化保护展区。展厅设计风格取“浮桥”为形、“水墨”为意,通过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全面了解了当年蒲津渡的繁荣景象。讲解员说,蒲津渡遗址是具有丰富遗存的大型遗址,也是我国第一次发掘的大型渡口遗址,它展现了我国古代桥梁交通、黄河治理、冶铸技术等各方面的科技成就。我们也可以联系实地看出,黄河泥沙淤积、河水升高、河岸后退的变迁情况,从而学到很多历史地理、水文地质、环境考古及黄河治理的许多知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