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

 道就是爱 2021-05-22

《周易》是三千多年前的一部古典哲学著作,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它通过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发展为 64 卦以及对应的卦辞、爻辞,来阐述、解释和预测天地宇宙、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的运动规律和一切变化,最初是以占卜书的形式出现的,比如用龟壳或蓍(shi)草占卦,因此在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中逃过一劫。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本书《难经》,是由春秋战国(公元前 407-309)的著名医家扁鹊所著。扁鹊会治不治之症,扁鹊的二哥会治初起之病,扁鹊的大哥会治未觉之病。正所谓“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也即养生、保健、医疗的三个层次。

乾卦为纯阳、坤卦为纯阴、其它 62 卦为有阴有阳,共 384 爻;天地人皆有阴阳,因而每卦为六爻(一二爻代表地道柔刚,盛衰循环,相生相克;三四爻代表人道仁义,祸福相依,有得有失;五六爻代表天道阴阳,阴阳转换,不生不灭。所以若一个人不厚道,就会被骂为不三不四,就是源于此)。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变化多端、很难控制、神通广大。按照道教的说法,开天辟地的盘古是龙首蛇身,而其后的伏羲与女娲是人首蛇身,而伏羲与女娲造出的天下苍生即是人首人身。 这一演进过程正说明我们是龙的传人。人们都是望子成龙,所以首卦乾卦以龙为代表;乾卦从下到上六爻为潜龙、见龙、惕龙、跃龙、飞龙、亢龙,诸葛亮出山前自称卧龙,即是潜龙;潜龙勿用,见龙要表现好,惕龙不要骄傲,跃龙要小心谨慎,飞龙在天要关照下属,亢龙有悔意思是不要高高在上孤立无援。

《周易》由周文王和周公父子所作,周公和召公共同辅佐兄弟武王夺取商朝江山,又任劳任怨地辅佐侄子周成王。有人认为《周易》就是一部教育周朝后代如何当帝王的教科书,其中前六十卦讲法理,后四卦讲周公的人生经历和著书的心得历程。周朝很重视教育,国民上乡学,贵族上大学,教育分六艺:礼(礼法)、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文字)、数(算术)。

周公是周文王第四子,被封于周地(今陕西宝鸡),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创制周礼,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召公,也称邵公,周文王第五子,担任辅佐周武王的太保一职,他的作用不亚于周公,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被周王分封在燕国,是后来邵氏家族的始祖。曹操在诗歌《短歌行》中称赞“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恩来一生以周公为榜样,甘当人臣,辅佐领袖。

《易经》三原则:变易、简易、不易。变易:万事万物没有不变的,就如同佛家所说的“无常”,城隍庙里有个“白无常”,就是告诫人们任何东西都不能永恒存在,不要我执;简易:宇宙万事万物再错综复杂,《易经》都可以让我们平凡而简单地了解它;不易: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的,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那个东西是什么呢?宗教家叫它是“上帝”、是“神”、是“主宰”、是“佛”、是“菩萨”、是“道”。哲学家叫它是“本体”,科学家叫它是“功能”。

“易”字代表着“上日、下月”,易经学术思想的内涵,是说明这个天地之间,日月系统以内人生与事物变化的大法则。东汉的道家魏伯阳称“日月之为易”。

史上有“易更三圣”之说,有人称是伏羲、文王、孔子,也有人称是在伏羲演绎八卦之后,周文王、周公、孔子进一步将易学发扬广大。

关于 64 卦的来历,魏代的王弼主张是伏羲,西汉的司马迁主张是文王,后汉的郑玄主张是神农,东晋的孙盛主张是夏禹,说法不一。南怀瑾认为,王弼主张伏羲的说法是最有理的。

《周易》有十翼,称为《易传》,是解释周易的著作,包括《上经》的彖辞、《下经》的彖辞、《上经》的象辞、《下经》的象辞、《系辞上传》、《系辞下传》、《文言》、《说卦传》、《系卦传》、《杂卦传》。“彖辞”是断语的意思,据说“彖”是一种嘴巴很硬能咬断铁器的动物。北宋的欧阳修研究认为,十翼并非由孔子独著,而是由孔子及其弟子所著,其中前两翼由孔子所作,后八翼由其弟子所作。

唐宋以后对易学的内涵,大致包括“理、象、数”三个要点,“理”便是类似哲学思想的范围,它是探讨宇宙人生形上、形下的能变、所变与不变之原理;“象”是从现实世界万有现象中,寻求其变化的原则;“数”是由现象界中形下的数理,演绎推详它的变化过程,由此而知人事与万物的前因与后果,反之,也可由数理的归纳方法,了解形而上的原始之本能。

南怀瑾将易学分为两派十宗,两派即道家易学派、儒家易学派。道家易学派以象数为主,其中以宋代邵康杰最为翘楚;儒家易学派以儒理为主,尤其是宋儒崛起后,间接受到王弼等易注的影响。易学十宗包括:占卜、灾祥、谶纬、老庄、儒理、史事、医药、丹道、堪舆、星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