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什么都没感觉到,肝癌怎么就肺转移了?

 拯救肝癌 2021-05-22

对肝癌患者而言,癌细胞的转移就像一个不定时炸弹,一旦触碰很容易就会“嘭”的爆炸,患者的正常治疗会受到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将会很差,甚至生命也难以挽回。这个让人害怕的时候往往是伴着骨转移、肺转移而来,最为常见的是肝癌的肺转移,肺部转移占肝外转移的39.5%~53.8%[1]。

肝癌的肺转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所谓肺转移,也就是原本仅生长在肝内的癌细胞跑到了肺部,在肺部内肆意捣乱。

追溯至其具体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

其一,肝癌受肝静脉侵犯,门静脉-肝静脉分流后使肝癌细胞经肝静脉回流入肺循环;

其二,肺部给癌细胞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血液凝固性高、血流缓慢,让肺部成为癌细胞喜爱停滞的区域;

其三,肝癌介入治疗过程中,会存在不完全栓塞现象,使癌细胞的转移能力上升,从而造成肺转移。

肺转移最为棘手的问题在于早期预警不明显,一经发现就已较为严重,且患者预后极差。目前,早发现早干预仍是肝癌肺转移的瓶颈,暂未有合适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和方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夏景林教授2018年发现了“CALML3”抑癌基因可作为肝癌肺转移早期诊断标志物及抑制肝癌生长和肺转移的新靶点[2],该研究也发表在国际核心期刊《自然·通讯》上,但该发现仍需后续更加全面和严谨的临床试验和研究。


那么如果确诊出现肺转移后该怎么办呢?

较为常见的主要是以下几种方式,但需根据觅友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方式的选择。

01

外科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是最积极有效的治疗选择之一,患者的生存期能够有效得到延长。但同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可高达68.2%[3],一般而言,对于肝内肿瘤可控、肺内转移瘤<3个、可完全切除的患者,才可依据自身的机体状况及风险评估后考虑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02

局部消融

美国NCCN指南肺癌诊疗规范中已明确,肺部消融治疗适用于转移病灶少、肿瘤<3cm的病变。目前,消融治疗已成为肝癌肺转移中受支持的有效方式,且消融具有微创、安全、便捷、并发症少的优点,能够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选择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等。

此前的一项临床研究中也显示,消融术对肝癌肺转移患者的成功率达100%,中位生存期达28.7个月[4]。

03

分子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一直都是肝癌患者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对于肝癌肺转移的患者也同样如此,能够针对细胞分子制造靶点而选择相应的药物,在不损伤正常组织细胞的前提下杀灭肿瘤细胞,如索拉非尼等靶向药。但靶向治疗一般作为其他治疗方式无效后的治疗选择。

2018年ASCO年会亮相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TACE+阿帕替尼,这项治疗方案有望成为制定肝癌肺转移患者一线治疗方案的里程碑


该研究方案采用TACE局部治疗肝内病灶,阿帕替尼系统治疗包括肺转移病灶在内的所有病灶,38名入组患者接受TACE+阿帕替尼(500 mg/天)治疗后,在疾病反应方面和生存时间均获得了突出的疗效。

其中,30例患者可评估疗效(RECIST 1.1),1例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10例病情稳定,5例病情进展,客观缓解率为50%,疾病控制率为83.3%。mPF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0.1个月(95%CI,3.5个月至14.8个月)。mOS(中位生存期)尚未达到,12个月生存率为69.1%[5]。

04

 血管介入治疗

肺部的血管介入治疗与肝内介入治疗类似,通过血管穿刺插管技术将化疗药物或栓塞物质直接注入肺转移瘤营养血管,主要包括: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经肺动脉灌注化疗术、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经肺动脉及支气管动脉双重介入治疗。但介入治疗常常会受到患者供血不足等因素影响,疗效有限,不被作为推荐的首选方案。

觅友们仍需注意,在采用合理治疗方案的同时,更需要注意饮食,补充足够的营养,保证自身的免疫力。此外,觅友们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抗癌是一项大工程,只有摆正心态后,才能真正的去面对和对抗癌症。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肝癌越来越多治疗方式也涌现出来,癌症也慢慢的从一种可怕的恶性疾病变化成了慢性病。相信我们积极应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便能获得较好的生存预期和生存治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