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否定的孩子,如何自救?

 自在飞花也似梦 2021-05-22
图片

有位网友诉说起父母曾经开过的“玩笑”。

“有一天,妈妈拿着手机,看着网上把大号练废了那个梗,然后扭头对我说,你就是那个练废的大号,可是不怨我们,是你自己废的,还好生了个小号弟弟,好好培养,别像你一样废。”

说完,父母和弟弟一起捂着肚子,放肆的大笑,这位网友也在旁边小心翼翼的陪笑,心却在滴血,她回到房间坐在床上,眼泪瞬间流了出来,却不敢发出声音,害怕那样会再次收到嘲笑。

除了她,全家都很开心。

一个孩子被父母长期否定,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压抑的童年,这相当于扼杀了原本自然成长的生命,将一切的希望和可能性撕碎,扔进垃圾桶。

但父母的否定,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但不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个体依然可以学会,在这暴虐的嘲讽、挖苦和攻击之中,存活下来,并完成自己的人生。

图片

图片

好高骛远型防御

当人在充满否定的环境中生存时,会下意识的自我防御,去否定这些否定,如果他们认同了这种评价,自恋会严重受挫,这相当于在象征层面杀死了自己。

而这些否定,大部分是基于当下和过去所发生的事情,或者是某种吹毛求疵。比如:有位母亲批评自己的女儿,做什么都不是那块料,专业一塌糊涂,也没有什么朋友。

个体在这个窒息的环境中,想要解脱出来,往往会把目光看向未来,想象出某些长远的目标或是美好的画面,去获得喘息之机。

但这些否定虽然被否定,但还有以某种方式,变形的存在着,个体在接触当下具体事情的时候,潜意识里还是会担心遭到否认,进而承受巨大的压力,每向前一步,都如履薄冰,这会导致拖延或是进展缓慢,这种情况又会遭受外界的再次的否定。

当一个人不断的体验到这种场景,那种羞耻和愤怒感涌上心头,又会把时间置放到未来,并和当下断了联系,外界往往把这种情况贴上一种好高骛远的标签。

这只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如果连这种防御都失效,个体将独自暴露在严苛的环境之中,被汹涌而来的情绪淹没。



图片

 鼻青脸肿的童年 

所谓的“创伤”,部分的本质,就是个体压抑、回避或者敏感和“遗忘”的部分,人格的某一面,在童年被揍的鼻青脸肿,本来这些可以用来发展亲密关系、社交、或者各种各样最终能让自己感知到自我价值、满足和幸福的能力。

被否定的孩子,虽然在意识层面,会对抗这些贬低、嘲讽或是挖苦,但这些声音变成了内在世界的一部分,在成人后变的非常敏感,他们能觉知到周围环境细微的“否定”信号,并作出强烈的反应。

也就是说,他们的目标似乎是找出否定,而不是进入到关系,或者完成某件事情。

这些“信号”可能是他人的某个表情,或是一句善意的提醒,甚至只是一种感觉,被个体解读之后,他们可能用回避去无声的抗争,或内心升腾起巨大的恨意,去攻击对方,也可能陷入深深的自责中,然后开启讨好模式。

无论是何种情况,这对关系的质量或某项事物的推进,都不具备建设性,完整的事实被肢解,个体只盯住了对自己有伤害性的部分,然后用各种方式去应对。

作为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或者他人的否定,内心可能会有波动,但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可以恢复,并继续保持基本的爱与工作的能力。

但童年浸泡在否定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似乎无法在这种情境中“存活”下来,而且在他人并不会感知到是“挫折”的事情上,体验到了巨大的压力,并作出了破坏性的反应。

图片

图片

否定之鞭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进入亲密关系,或者在完成某些工作时,会直接的进入到一种状态,可以和真实的他人相处,或是专注到当前的任务中去。

而那些童年被长期否定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和真实之间,隔着一个幻想,他们会“预估”可能到来的否定,并且搜索着这样的可能性,并在行为上,有相应的配合,这有时会勾引出他人真的作出否定。

这种状态也会投射出去,去对他人进行挑剔,或者是在内心里挑剔,行为上虽然不会直接的表现出来,但依然会用某种变形的方式,去破坏关系,可能是直接回避接触,在工作中消极配合,甚至是制造出某种不信任的氛围,这种否定往往是下意识出现的,让人难以进入亲密,以及在工作之前,内心就有很多嘈杂的声音。

而且,在将内心的真实想法,输出到外界,以及在学习和需要作出改变之时,这些内在的声音,往往会干扰和阻止,导致表达的不清晰,产生一种模糊的状态,也会让人较为刻板,缺少那种灵活变化的弹性。

就好像头上总是悬着一条否定的鞭子,只要一有“风吹草动”,随时准备抽像自己,或指向他人。


图片

图片

细嗅蔷薇

有着远大的目标固然很好,但如果这些未来的远景,只是为了回避当下的否定,而没有任何实际的行动,就成了抱着藏宝图做梦的冒险家,去幻想得到远方宝藏。

尝试去觉察在自己做出改变,或者推进每一件具体事情的时候,内心是否有很大的阻碍,以及很多关于未来负面的画面,也就是说,在想和做之间,存在着鸿沟,这是潜意识为了避免否定,而进行的保护,但这制约了行动。

先去接受这种情绪,但不要被其淹没,当完成每一件小事的时候,那种新的体验,会逐渐带给我们一种叫“踏实”的东西,在细微之处,不断前进,最终获得质的转变。

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清晰的获知自己当下,能力的边界在哪,在制定目标就会更加的恰当。之前会因为对抗那种否定带来的羞耻感,在想象层面制造一个强大的自己,这在与现实互动时,会遭受一些挫折,而又退回到想象的世界,或是把自己贬低的一无是处,导致了裹足不前。

在和人接触时,事情会稍微复杂一些,个体可能过度解读了对方的意图,或是他人因为种种的原因,而进行了否定,最核心的一点是,虽然我们被各种各样的情绪缠绕,但可以觉知自己当下的行为,是否有建设性。

当感觉自己好像被“卡”在中间,内在与外界的交流通道被阻塞,情感和思想难以表达,有部分原因是,潜意识调动了部分力量,去应对内在的“否定者”,或是在表达自己时,开始了自我否定。

这部分是童年与父母互动时形成的,也就是所谓的“内在客体”,导致个体无法用完全的精力,去应对当下的事情或关系。

觉察到这点,就解决了一半的问题,另外的一半,是平时学习、思考和与现实互动时,逐渐累积的力量,这些可以完全信赖的部分,推动着成长。同时,也在不断的壮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