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了20年,才发现婚姻救不了我

 天地人和w 2021-05-22
“吃饱了就别吃了”,我这辈子最痛恨的一句话(点击)

 “我想用结婚的方式自救,却……”

520那一晚,我在一众秀恩爱的朋友圈里看到这样一条信息:“20年前,我凭着本能用结婚的方式自救,却还是用了20年来成长……”

不知道她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故事,但我的确发现,“渴望通过婚姻来自救”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曾写过一个短篇小说《逃离》,里面的女主人公卡拉十八岁那年,为了摆脱父母的“囚禁”,抛弃大学、家庭、前程,毅然决然地与男友克拉克私奔,去追求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结果,私奔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卡拉备受折磨之下,再一次出逃。

卡拉也好,那位女友也罢,她们都没有得到心中所要。一次又一次,心怀希望,一次又一次,看着希望破灭。然后,她们终于领悟到:人可能无法通过婚姻来完成自我救赎。

为什么会失败?

为何无法通过婚姻来自救?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角度来梳理和分析。

1 无法收回的理想化投射

有一句话耳熟能详:婚姻就像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很多人在这座围城进进出出之间,就像终究没得到王子的小美人鱼,让心中的理想最后碎裂成泡沫。这个过程,就是理想化投射的破裂。

小说《逃离》中,卡拉一开始将克拉克看做自己未来生活的设计师,真实生活的带领者。但后来,她发现克拉克脾气火爆,丝毫不在意她的情绪,也无法安慰她。尤其是克拉克产生“想敲诈一下邻居”的卑劣想法,更让克拉克的形象轰然倒塌。

这种“破裂感”也许很多夫妻都不陌生。比如,婚前你的“他”周到体贴、每天接送自己;婚后却连身影都很少见到。婚前他耐心倾听,陪你聊天;婚后,却整天抱着电脑打游戏,问十句答一句。为什么?

因为亲密关系初期,为了吸引对方,会投射出理想化版本的自己。但时间久了,可能会对展示这些表象不耐烦,也就“不装了”。

同时,荣格说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永恒的女性意象(阿尼玛)”,女性心中也存在一个“内在男人(阿尼姆斯)”,潜意识会自动地将心中的阿尼玛/阿尼姆斯投射到了某个人身上,把他/她作为完美幻想的容器。

因为是完美的,所以理想化的破裂迟早会来临。但是,破裂并不一定是坏事。如果我们可以意识到这份理想化的存在,能够反省、觉察,那么两个人都可以在这段关系中,更加真实地做自己。

但是,对于渴望通过婚姻来自我救赎的人,他们无法耐受这份破裂。因为对他们来说,理想化的破裂就意味着关系的死亡。他们无法靠自身的力量将内部资源整合起来,收回这份投射。也无法更真实地拥抱自己,接纳自己,完成“自性化”的过程。

所以,只能让理想化破裂的碎片,锋利地刺痛着内心。


2 内化的客体关系没有改变

很多时候,我们带着一些原生家庭的创伤来到自己的婚姻关系里,渴望展开新生。但是到最后,却是换汤不换药。

举个例子。

朋友格子在婚姻中非常痛苦。因为她觉得自己在关系里非常卑微。

“每次两个人吵架,不到五分钟,道歉的人总是我。他在工作中遇到扎心事,我总是会想办法开解他,逗他开心;但是,我心情不好想找他说说话,他却觉得麻烦。我生活的所有中心都围绕着他的需求转,可是他却看不见我,他不关心我喜欢什么,我的情绪好不好,我的需求是什么……最痛苦的是,我根本离不开他。”

在他们的婚姻关系中,格子是作为丈夫的自体客体存在的。她被物化成一个工具,一个满足丈夫需求的工具。两个人并不平等,甚至是带着施受虐性质的。

而这样的关系,和格子的原生家庭有关。她的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主要是母亲带大她。而这份母女关系,却一言难尽:

从小,母亲会让格子吃很多饭,记忆中,小女孩总是感到自己的肚子撑到炸;

母亲还会控制她上厕所,什么时候能上,什么时候不能上,都由母亲说了算。以至读到高中,格子上课时腹泻肚子疼,都只会忍着,而不敢举手表达需求。

母亲还会欺骗格子把长发剪成西瓜头,会安排她的各种人生选择:挑选朋友,文理分科,选择专业,找什么样的工作,甚至是人生伴侣……

从生理需求到独立意志,从口欲、肛欲到性欲,事无巨细,都受到了人为的干预。格子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后来内化成了一个充满控制性、占有性、施虐性、攻击性的客体关系。

格子,一直在对抗,逃离。可是她还是逃不掉那个迫害性的已经内化的客体。也许,对格子来说,投注的能量转移向新的客体,比如丈夫。但是投注的模型,那份控制、施虐却保留了下来。

因为她只熟悉这样一种模式。她也只能对这样的关系有感觉,感到兴奋。

格子这么做,当然是无意识的。内心的这份动力,也许是为了将坏客体包含在内部世界加以控制。也许,重复地体验创伤是为了获得一种掌控感。也许,是为了把这个坏客体变好。也许一个坏客体,总比完全没有客体关系好。

内化的客体关系没有改变,也很难真正走出原生家庭,从新的婚姻关系中得到滋养。

3 萎缩的经营亲密关系功能

知乎有位网友说,“作为一个离过婚的人,我特别想告诉那些还对婚姻生活充满不切实际憧憬的姑娘们说一句:不要指望结婚能给你带来自我救赎。”

在很多人心中,婚姻是一个魔法盒子,认为只要拥有它就拥有幸福和快乐。真得如此?

在柏拉图的《会饮篇》里,阿里斯托芬讲了这样一个神话。人类最初是圆球形,拥有四手四脚,头上两副面孔,十分强壮。宙斯忌惮人类的威胁,所以下令将每个人劈成两半。从此,每个残缺的人终生于茫茫人海寻找另一半,共度余生。

这个神话的内涵,也在中西方文化中被主流认同。每个人都是不完整的,只有寻觅到另一半才能完整。这个充分必要的需求与婚姻一拍即合。于是,婚姻成了每个人一生必经的阶段,灵与肉完整的前提,亲密关系成功的象征。

你将婚姻当做自己的救赎,认为它等同于承诺、成功和幸福。但真相很可能是:婚姻和很多东西一样,只是人生的一个选项。走进或维持一段婚姻,并不等同于经营亲密关系。而爱和被爱,更不是一踏入婚姻就管够的。

婚姻是复杂的。脱口秀一姐思文说:婚姻需要很多维度,灵魂的伴侣还不够,还需生活上的陪伴,工作上的支持等等……它是两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相处的共同体,需要具备很多功能。”

亲密是相互的。从家庭系统的角度来讲,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对他人施加影响的能力。如果对方对自己好,也有自己的功劳。对方对自己不好,自身也有责任。

如果我们搞不清楚重点,寄希望于一个对的人,或者是一个叫“婚姻”的美好乌托邦来拯救自己,这不仅让自己的人生非常被动,同时也是人格退行到婴儿期的表现。只能坐等母亲将食物塞进嘴里,无法通过自我组织来解决亲密关系中的冲突,增加亲密关系的质量,怎会不失望?

所以,要让自己获得经营亲密关系的能力。

由此可见,婚姻不是什么“包治百病”的救赎场。

因为男人可能会变,激情可能会消失,生活的周折可能会增多;而同时,又有些东西是比较难改变的,比如曾经内化的迫害性客体关系,或者是没有发展出来的经营亲密关系的能力。

听起来,有些丧气?

王尔德说,想结婚就去结婚吧。不想结婚就不结吧,反正两者你都会后悔。我倒觉得,减少自己后悔的可能性,关键是要放弃通过婚姻来拯救自我的企图。

你可以对婚姻保持着一个合理的预期,并能够耐受住理想化的破裂。在这份破裂中,充分调动自身的资源,将对外的这份“理想化”投射收回自身。同时,去借此机会更深地认识自己,是否藏着一些“未曾发现”“被压抑”的自我?去整合它们。

你可以在婚姻中训练自我觉察能力,将潜意识的强迫性重复模型带到意识层面。可以试着问自己,在关系中,为什么对方可以控制自己?为什么自己会被忽略?你联想到什么?有哪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在这些地方多停留一会儿,然后这份停顿的空间,也许会松一松命运无休止的重复。

你可以让自己拥有更多“爱”的能力,更好地经营亲密关系。当你感到对方突破自己边界时,去温和但坚定地维持立场;当你嗅到不被爱的气息时,去分辨哪些来自现实,哪些来自过往;同时,在切断关系和不分你我的浓烈关系的摆荡之间,学会去调整两个人的距离。

最后,就如一个朋友说,“如果你独自一人的生活已经很快乐充实了,然后你遇见了另一个人,他让你的生活更加快乐和充实,而你又不惧怕哪天这个人会突然消失,因为你自己就能过得很好。如果是这样那就结婚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