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存勖称帝后都干了什么,导致他晚年遭到兵变被害?

 昵称55301288 2021-05-22

唐庄宗李存勖(公元 885—926 年),唐光启元年生,小名亚子。他是唐代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长子,母曹氏,先祖属朱邪族 (西突厥部族名),因居沙陀赜,自号沙陀,以朱邪为姓。其祖父朱邪赤心有功于唐,赐姓李名国昌。李克用病死,他袭晋王位,建后唐,称帝,公元923—926 年在位,计4年。

公元911年(乾化元年)正月,李存勖在高邑(今河北高邑县)打败了朱温亲率的 50 万大军。公元 913 年攻破燕地,活捉刘守光回太原。公元 915 年,梁代天雄军乱,李存勖趁机占领魏州,自己兼任天雄节度使。至此,河北州县全归晋军所有。李存勖便乘势进攻河南。9 年后, 又大破契丹兵,将耶律阿保机赶回北方。经 10 多年的激战,公元 923年,李存勖攻灭后梁,统一北方,4 月己巳日,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县西)称帝,国号'大唐',建年号为'同光',史称'后唐'。闰 4 月,攻占郓州(今山东东平县), 10 月,李存勖以'事之成败,在此一决',率轻骑直奔大梁,梁帝自杀,灭后梁,迁都洛阳。

李存勖勇猛敢斗,喜于作战,是位猛将,对士气影响甚大,在灭梁后,威振天下,荆南高季昌遣使入朝;吴越王钱缪、汉主刘岩遣使向他入贡;岐王李茂贞给他上书称臣;闽王王牢知、楚王马殷降于唐。唯蜀王王衍拒唐,对此,李存勖干公元 925年(同光三年)从洛阳发兵,经 70 天,于11月攻入成都,至此,得 53州、249县。

李存勖取下中原后,认为父仇已报,敌人已消灭,便骄傲自矜,闭口不谈将士功劳,而把功劳归于自己,沾沾自喜地说∶'吾于十指上得天下。'他称帝后,日益享乐,不再图进取,朝风开始腐败,政治昏暗,其主要过失有∶

亲信宦官、伶人

李存勖从小喜欢看戏,演戏,称帝后不理朝政,更是粉墨登场,与优伶(旧时指戏曲演员)共戏于庭,优名为'李天下'。有一次,他在台上连叫'李天下'两声,一个伶人上去打了他几.个目光。左右人吓得出惊。那伶人边嬉笑为阿谀说:“理(李)天下的只有你皇帝人,你叫了两声,还有一人是谁呢?”李存勖听后反而高兴,命令厚赏这个伶人。从此诸伶受到宠幸,自由出入皇宫,盛气凌人,与帝打闹、侮弄朝官,群臣愤怒,莫敢出气。伶人头目景进因采民间鄙细事闻于上而尤受宠。每次奏事,这些伶人常在李存勖的左右,于是他们常施奸计,干预政事。有的朝官和藩镇为了讨好皇帝,常求伶人们在皇帝面前说几句好话,因而争着向他们送礼;李存勖也利用伶人作耳目,去刺探群臣的言行。从此,群臣见了这些伶人分外害怕。

李存勖又大增宦官,称帝时已有宦官500人,次年增至近千人,下令召集逃离各地的原唐朝时的太监入宫,委以重任。作为心腹。开始时宦官用干内诸司使,后来又扩大到以宦官为诸道监军,军府之政均有监军决之。

行赏不公

李存勖对有功之将不加奖赏,但对伶人却倍加关注,公元 924年(同光二年)当伶人周匝为曾救过其命的梁教坊使陈俊求官时,即以刺史授之。有一次,李存勖对原出身乐工任蜀国刺史的严旭说:'汝何以得刺史?'对曰∶'以歌。'于是以'歌'善之,马上又任他为刺史。更为荒唐的是,他与右武卫上将军李存贤手搏时,开玩笑说:'汝能胜我,当受藩镇。'结果李存贤果真胜他,他就任命李存贤为卢龙节度使。李存勖又封两个伶人去当刺史。许多将士身经百战,却做不到大官;读书人也没有进身之路。这样,藩镇、将士和朝官受宦官、伶人监视和侮辱,怨声四起。

皇后掌权

朝风腐败的又一表现是皇后之教与皇帝之诏,并行于藩镇,奉之如一。后来发展为宦官、伶人、皇后相勾结,陷害忠良。河南令罗贯是个性格刚直、不畏强豪之官,伶宦请托他均一概不许。对此,皇后与伶宦就共毁之,李存勖听了谗言后借故杖杀之,暴尸府门,远近官民都感到罗贯之死实为冤枉。公元926年李存勖听信皇后、宦官谗言,指使太子杀了有功之臣(侍中)、大将郭崇韬及其儿子,朝野骇惋,群议纷然。李存勖又派太监暗地里观察之,宦官借机尽去忠直之士。另一个大将李嗣源,因战功最大,也遭到李存勖的疑忌,几乎被杀。

公元925年,李存勖还派伶人、宦官去太原、幽、镇等地民间择夺民女 3000人入宫,有一次,他们抢走了驻守在魏州一带的将士们的妻女1000多人,将士们都十分愤恨。

喜好游猎

公元 924 年(同光二年),李存勖在伊阙狩猎,涉历山险,连日不止,有时甚至夜间出外合围,晚上士卒看不见,坠崖深谷死伤大半。

总之,李存勖称帝后,自矜功伐,游猎无度,宠信伶宦,猜忌宿将,诛杀功臣。在饥荒之年,各内库之藏,不济军士,尽输后宫。因此导致民怨四起,遥言纷然。公元 926年(四年)2 月,魏州兵变,李存勖令成德军节度使李嗣源讨之,他本人也率军东征。

公元926年3月,李嗣源至魏州,为叛军所逼,在将士们的拥戴下,举兵反叛,率军进入大梁(汴京),准备自立为帝。李存勖闻讯,神色沮丧,乃命回师,至洛阳,士卒逃者万余人。李存勖忙拿出内府的金帛赐赏给将士,以此收买军心,将士们都骂道∶'我们的妻女早已饿死,要这些还有什么用!'李存勖在洛阳城东置酒宴请诸将,哭诉着要求诸将相救,悲涕地说:'卿辈事吾以来,急难富贵靡不同之;今致吾至此,皆无一策以相救乎!'李存勖逼迫诸将开赴汴京,到了中牟县,闻讯李嗣源已进入汴京,各地将领纷纷支持李嗣源,李存勖感到大势已去,对左右说∶'这下我完了!'下令退回洛阳,一路上兵士大半纷纷逃散,他抚慰卫士说∶'到了洛阳,我将送 50 万两金银给你们。'卫士们回答说,'陛下赐已晚矣。人亦不感圣恩!' 他至此才明白太晚了,谁也不会感谢他替他卖力了。4 月,李嗣源的先锋石敬瑭带兵逼近汜水关(今河南荥阳具沪水镇)。李存勖决定亲自率军赶去扼守汜水关,丁亥日,正当他准备出发时,忽听宫城外一片喧嚣声,他连忙到中左门查看,只见马直御(亲军)指挥使郭从谦指挥起事的兵士杀来。郭从谦原本是个伶人,认大将郭崇韬为叔父,郭崇韬被李存勖杀后,郭从谦为叔父鸣冤叫屈,并领兵攻打皇宫,焚烧兴教门、杀入门内,李存勖的近臣宿将皆解甲潜逃,李存勖为流矢所中而死,鹰坊人(专事养鹰以供皇帝瞰猎的宫人)善友担心尸体会遭叛兵肢解,故将乐器覆盖住他的户体点火焚烧。李存勖死时42岁。李存勖死后,皇后刘氏尽收金宝而逃。

李存勖的评论。司马光曾说:'盖庄宗善战者也,故能以弱普胜强梁,既得之,曾不数年,外内离叛,置身无所。诚由知用兵之术,不知为天下之道也。' 可见,李存助在战场上是位冒死冲杀的猛将,在政治上却是个昏暗无知的庸(蠢)人。

公元926年7月,明宗李嗣源收其骨灰葬于雍陵(在今河南新安县)。后晋时更名为伊陵。李存勖死后庙号为庄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