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质量管理行为及质量意识指南,条条干货

 随风而过3885 2021-05-22
图片

质量开讲,让质量有温度

来源:汽车质量汇(ID:QgrassR001)

作者: 老NAN

质量工作,需要沉淀及总结。不只是总结,职场上开展业务的工作方法,还要总结思考自我行为的意义与目的,其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质量的内涵,从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被质量的对象,即满足要求;质量的量度为满足要求的程度;而质量管理是以”要求“驱动,方法论护航的管理行为。

这里的”要求“不是固定的,是动态的;要求的维度有两个,横向与纵向;横向是面,表现多方向的广度要求,即多面性;纵向是线,表现的是单方向的深度要求,即可追溯性。

当下,质量管理对”要求“的管理力度,还有欠缺;方法论的应用推广的知识点比较多。

在以往的质量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业务部门多质量工作的不理解、概念不统一、质量责任太极式不担责(不说自己没问题,确定其他部门没问题后,相关部门才承认问题,而不是同步分析工作)、无效质量沟通成本增大、质量工作的核心要点不够清晰、质量工作大量长时间付出但质量水平无明显提高、质量部门得不到公司领导的重视等;质量人不应停留在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还要考虑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进行解决;很多企业的质量部门,多为人管人,而非制度管人。

 初创企业,多以项目进度作为导向,开展业务工作;此时也是质量文化与意识建设的最好机会,搭建质量体系的最好时机。

制度用于管理,文化与意识用来引导。

针对质量管理行为及思想意识,略作总结如下:

01

行  为

图片

1、各部门都要了解本业务模块的“顾客”对象及其要求,并将要求具体化、条款化。“顾客”可以是内部和外部顾客。

2、工作步骤与方法要符合规范,包括企业规范、行业规范或国家规范;若遇到新领域或业务没有规范的要初步建立规范,以指导工作开展。

3、工作完成后,要有总结,包括过程运行及工作结果的总结,同时识别工作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即复盘。

4、工作执行或沟通后,都要存留记录,记录形式不限于纸质版;要做到“雁过留痕”,记录阐述了工作的意义,对后续工作影响的价值。

5、依照规章制度、工作规范、标准及职能行政要求做事,避免形成靠脸面、靠职权、靠关系办事等做事。

6、做事要符合逻辑,条件不成熟时,尽量不开展下步工作,若因进度要求紧急,必须要有风险防控/预警/应急措施等,同时风险责任等由条件不成熟部门及下步工作部门共同承担,负责风险处理,直到风险消失或规避为止。

7、做事要有节点,而且要严格按照节点要求执行;同时,要非常明确业务客户对时间“节点”的要求;在因外部原因,不能按照节点要求完成时,需要主动与“顾客”进行沟通,以得到“顾客”的允许。

图片

02

意  识

图片

1、质量就是差距,差距有正负之分;而差距需要有比较主体、比较标准/要求、比较方法三要素;质量管理就是减小差距的管理。

2、质量管理的目标,要从满足(程度副词)使用到满足标准,最后要以追求满足客户要求为更深层、更广泛的目标。

3、质量管理首先要识别“客户”及其“需求”。

4、对历史问题的总结、归纳与认知,是持续改进的基础。

5、市场不是试验场,但市场确是最大的问题宝库及改进提升的训练场。

6、不做自己喜欢/需求的产品,做客户喜欢/需求的产品;必须考虑目标客户的使用习惯及使用环境,并将使用习惯及环境特性纳入到产品研发之中。

7、质量的衡量维度是差距、功能的衡量维度是有无、性能的衡量维度是强弱、可靠性的衡量维度是短久。

8、横向的大质量是“全面质量管理”,主要服务于公司战略,侧重工作质量;纵向的大质量是“产品统计质量”,侧重产品质量。

9、先设目标,再制定保证方案、措施,再对方案、措施进行过程与结果监控,虽然不希望发生改进工作,但出现问题(未达标),就要启动改进工作。

10、不能将利益驱动,变为质量问题让步的借口。

11、解决质量问题不是能力高低的问题,是决心和责任感大小的问题。

12、质量问题的出现不是技术难题,而是细节管理问题。

13、规划新产品前,先听听客户对老产品的反响及意见。(来源或方法,可以是市场数据或回访调查,多方调查)。

14、“救火”的我们可以看做为“英雄”,但我们更应该敬重那些“消防”设计与“消防”督查的人员,他们也是“英雄”。

15、质量问题不是质量部的问题,而质量部是全过程的沟通、推进、考核的推手。

16、质量部的根本职责就是建立人人尽责的机制,而不是替他们解决问题。(现在可以从质量判定、评价和质量网的建立入手)。

17、质量问题不是供应商的问题,而是我们选择、验证、评价供应商的问题。

18、在选择供应商或与供应商合作前,是否已经全面详细准确的阐述传递我们的要求,同时供应商是否能够完全实现我们所提的要求。

19、具体的产品质量问题不是质量者问题,而是设计者问题、采购者问题、制造者问题、销售者问题、服务者问题等,拥有具体业务的部门,而质量者负责对公司各环节质量模块业务的统筹监管职责。

20、改进工作,要短平快的小合理化建议与大的综合改进项目相结合的机制,推动部门内部与跨部门合作改进机制。

21、质量改进发布,要讲清楚质量识别或选题的角度、分析的切入点(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措施的思路(可结合TREZ),故障、原因、措施、验证各环节所展示的信息间的逻辑关系,逻辑关系要合理,要有启发、借鉴作用,同时要有类问题思路解决的代表性。

22、建立质量“零缺陷”经营体-------虚拟的质量组织建设。

23、建立适用性更强的“不二质量”经营体或质量管理机制,即同一的质量问题(包括产品质量与工作质量)在企业经营的历史长河中,不出现第二次。

24、质量管理的发展,质量检验、质量控制、质量管理、质量经营。

25、能用一句话,总结质量改进项目的成果,心得、经验、教训、启发;格式可以是,通过**质量改进项目,告诉我们***,在干什么时,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总结心得,要把握细节、专业性、共(或类)性;这些心得,就是后期我们工作的“定理”。

26、所开展的工作必须要有系统意识,要能支持下个环节的工作开展;如果所做的工作不能支持下道工作的开展,则所做的工作意义不大。

27、针对不可复现的一次的现场或事故调查工作,调查人员所反馈的一手资料,就是现场或事故的最后资料;资料所承载的信息,直接决定了后续工作开展的方向及决策方向,是否存在工作瓶颈等。

28、质量改进过程中,涉及到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的,应抛开质量检验等维度思考,质量检验等检查因素不是改进的措施,而是控制的措施。

图片

03

管  理

图片

1、零部件质量问题的仲裁,即针对甲乙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裁决,谁的证据链逻辑分析充分,则谁的需求或结论将被认可接收,属于管理属性;而质量问题的鉴定则是从技术层面上,对零部件的故障模式进行再现,属于技术属性,而汽车三包鉴定人员国家有明确的任职资格要求。

2、质量改进过程中的自我五问:

1)问题是否清楚;

2)是否对问题的影响因素有初步分析识别;

3)是否有问题推动的思路(包括问题调查分析思路);

4)是否能对问题有清晰的责任划分?

5)是否思考过工作开展过程的瓶颈、关闭风险及规避方法。

3、要求两问:

1)能否清楚的表述自己的工作要求;

2)能否详细的表述对他人的工作要求。

4、工作要求申请的陈述格式:

要做什么工作,做此工作需要什么,已经做了什么,有哪些工作因为什么原因不能完成,故需要谁来做什么工作,以完成什么工作,从而做什么工作的输入。

5、改善对象的主体是:

改善,即在原有的质量水平上,提升或完善质量水平,其是阶梯性的,而阶梯性的质量体现在批量或总体上,而不是体现在个体上;

个体的质量状态只有好、坏;1、0;合格、不合格等两个评判维度。

6、攻关型质量改进,多指技术攻关型;改善型质量改进,多指总体质量水平提升型。

7、管理是思想、方法、工具、要求、目标、方向等的输出。

8、管理手段主要为计划、监控(跟进)、考核。

9、管理思维要素(管理人员思维素质):概念、关系、特性、顺序(步骤)、要求、目标。

10、三流企业做技术、二流企业做规范、一流企业做文化。    

11、质量改进分析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关系是递进的关系,即技术分析、过程分析、管理分析。

技术分析,主要为关联件的硬件关联性、参数/性能影响因素、工作原理逻辑、软件功能/协议/逻辑构架等;

过程分析,人机料法环测;

管理分析,要求、方法、工具、目标、方向等。

12、以问题作为切入点,导入新流程与新方法,问题可以来源于实践工作中的矛盾。

13、质量目标的3个维度:客户要求指标及目标、管理指标及目标、技术指标目标,上述三个维度也可理解为三个层次。

14、【面向某对象的】现状/要求=质量(大于1则优,等于1则良,小于1则差,量度),其中要求包括客户要求、管理准则、工作准则、技术参数、影响要素的约束条件等。

15、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对过程各环节及要素进行说明及要求的系统,包括过程主要输入者、主责/导者及客户都是谁,过程涉及的范围界定是多大,过程需要多少个环节,每个环节涉及的要素有哪些,每个环节谁负责,每个环节的要求及输出结果的要求是什么,谁监管、谁执行、谁批准。

16、新指标:

单位公里成本损耗=某公里故障成本/[某公里内故障里程+(总车辆数-故障车辆数)*某公里],多用于汽车厂家的售后指标。

17、没有质量问题就不会产生质量成本,质量成本在企业经营中战略位置的体现:

参数:生产产能---a;

           客户订单---b(销售);

           年度目标收益----c;

           单位生产固定耗资成本---d;

           单位生产内部质量成本(出现质量问题后客观成本)----e;

           单位销售价格---f;

           质量损失(外部)----g。

当a>b时:

c=b*[f-(d+e)]-g

当a<b时:

c=a*[f-(d+e)]-g

从此公式能够直观地阐述质量损失对公司效益的影响;从此也可以阐述质量对可持续盈利的影响。

18、在做质量让步、放行与否的过程中,既要考虑放行后产生的后果,风险评估,风险责任担当及风险规避与解决时间;同时要考虑不放行,而因此导致的生产损失(即不必要的成本增加),谁来担当负责。

管理过程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1、团队方向问题,即核心导向性出现问题,防止失去方向及向心力(领导要思考团队的核心工作);

2、业务混乱问题,即团队内/外的业务无章可寻,并因此导致效率低下,工作重复,数据混乱,问题频出,职责不清,无人担责,推诿等(领导对整体业务各节点的逻辑关系要掌握);

3、利益不平衡问题,即企业各部门团队及员工的利益平衡,团结内部员工(领导对工作策略的思考)

4、各职员技能的最大化问题(领导对团队成员的了解、信任、最优安排,技能扶持与指导)

5、各种矛盾的处理:

1)业务不理想与员工能力/态度/过失的矛盾-----在问题中成长;

2)团队内部派别或职员间矛盾(如何控制合理且可控范围内);

3)职员与领导间的矛盾(如何防止领导权威的丢失)。

图片

1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