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疗法的“七方十剂”

 twotrees2007 2021-05-22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也是其精髓所在,如果说从庞杂的中医体系中只选择一样,那无疑就是辨证论治。由辩证到处方,有一套完整严格的规范,少了任何一步都将影响到治病效果。用药配方的法则有“七方十剂”,针灸的道理也是如,只是把药名改成穴名即可。治病凭穴,取穴有方,行针有据,则病可愈也。

《黄帝内经》为什么几乎只讲针灸,而不讲方药?

读过《黄帝内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它里面几乎只讲针灸,而不讲方药。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当时针灸医师水平很高,大部分疾病用针灸就可以治好,根本没必要费时费力去熬中药。

针灸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凝结着古人朴素的价值观和对生命的态度。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用针灸治疗疾病,并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一套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作为一名中医生,尤其是针灸医生,有责任,更有义务将其发扬光大。

针灸疗法的“七方十剂”

先学4个指导针刺深浅的要点

1、在筋守筋,在骨守骨

很喜欢《内经》的语言,往往是一言以蔽之,直击问题的要害所在。有这样一句很紧要的话,“在筋守筋,在骨守骨”。

古人很智慧的告诉我们,不要多管闲事,病邪在筋这个层面,你就老老实实治筋就行了,不要徒伤皮肉,在骨的层面规规矩矩治骨就好,不要徒伤血脉。只不过现在我们僵化了,很少有人重视这些基本的理论。

带状疱疹是临床很常见的一类病,严格意义上应该归属皮肤科诊治范围,但有些病人由于疱疹区疼痛,就会来我们针灸科。其实治疗这种病我们有我们的优势,可以针灸,可以点刺放血,可以拔罐,尤其是在疱疹带的首尾两端刺络放血再拔罐,不仅可以阻断疱疹进一步扩散,更能缩短病程。

对于带状疱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做过这样的实验?就是分别用浅刺、中刺和深刺的方式治疗,然后观察病人的止痛效果。可以明确的说效果差异很大,浅刺止痛效果最好,而深刺止痛效果就差很多。

2、病有浮沉,刺有深浅

《内经》中有这样一句话,“病有浮沉,刺有深浅,各正其理,无反其道。然春夏为阳,其气在外,人气亦浮,凡刺者,故浅取之。秋冬为阴,其气在内,人气在脏,凡刺者,故当深取之”。

有人说针灸是特别粗糙的医学,很多都没有量化指标,甚至你都证明不了经络真实存在。谁说粗糙的医学就不能治病,玉米高粱粗糙,可是粗粮有营养啊。不管你是否同意,我始终认为针灸是一种精密的技术。针灸治病不只关注病人本身,更关注病人所处大环境的情况。

夏天外界温度较高,很容易出汗,而汗是阳加津液的产物,从这个角度也能看出夏天阳气是浮于外的,一般情况下病邪容易被阻挡在人体表浅的部位,这时针刺就要浅,相反冬天就要深刺。看懂自然才能看懂生命。

3、刺远宜深,刺近宜浅

“刺远宜深,刺近宜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针和病相距较远宜深刺,针和病相距较近宜浅刺。

比如说治疗膝关节炎,足三里就要浅刺,因为它和膝关节的位置较近。如果要治疗胃病,那么足三里就要深刺了,因为胃离足三里较远。在面瘫的恢复期,我们通常会针刺足三里,根据这个原则,深刺补虚的作用就更强。

4、病轻宜刺浅,病重宜刺深

“病轻宜刺浅,病重宜刺深”古人对这个原则其实早就有论述,可能被我们忽视了。《难经》七十一难就说,经言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何谓也?然针阳者,卧针而刺之;刺阴者,先以左手摄按所针荣俞之处,气散乃内针。是谓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也。

滑氏曰:荣为阴,卫为阳。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各有浅深也。用针之道亦然,针阳必卧针而刺之者,以阳气轻浮,过之恐伤于荣也。刺阴者,先以左手按所刺之穴,良久令气散乃内针,不然,则伤卫气也。无毋通,禁止刺。

上面这两句话其实就说了一个意思:病邪在表在阳,我们就要浅刺,因为这个时候深刺不仅无助于祛除表邪,甚至有引邪入内的危害。病在里在阴,我们就要深刺,浅刺根本不能引邪外出。

针灸疗法的“七方十剂”

针灸疗法的“七方十剂”

一、大方

大方取穴较多,用针粗,手法重。大方主要针对脑出血、风湿性关节炎、脊髓前角灰白质炎后遗症等重症及顽固性病症,之所以列入大方,就是因为它所涉及的穴位较多,有时可多至二三十个,同时穴位刺激量相应也较大,有点类似治重病用猛药的意思。这些病最好配合艾灸,所谓灸能治大病。

二、小方

小方是相对大方来说的,它取穴少,用针细,手法轻。主要针对新病、轻病及身体虚弱的病人。新病、轻病其病邪相对也较浅,无需劳师动众,小方就可以解决。而虚弱的病人压根就不能耐受重的刺激量,就像快灭的炉火,使劲吹不仅不能把火吹旺,反而会把它吹灭。

三、缓方

缓方取穴少,留针时间短,间隔日期长。主要针对许多慢性而轻微的疾病,如神经衰弱、习惯性便秘等,这类病不能急于求成,重在守方,重在坚持。

四、急方

急方穴位易于寻找,操作简单,针灸后立即见效。取穴不必拘泥多少,随时随地都可救急使用。主要针对像晕车、晕船、急性胃肠炎、癫痫发作、小儿惊厥、晕针较急的一些病证。

五、奇方

奇方只取一个穴位,就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像牙痛针翳风、癫痫取太冲、头昏刺百会等。另外,凡只取一穴,屡次使用,病愈为度,也叫奇方。例如因怒气失眠,屡刺行间;消化不良,常针中脘;腰痛多次用肾俞或委中等。

六、偶方

偶方两侧取用同名穴,穴位数目左右相等。主要针对全身病,使左右经络达到平衡。最典型的就是四关穴,两合谷、两太冲同时并用,或不论采取任何穴必须两侧相同,或穴不同而穴数相等。

针灸疗法的“七方十剂”

七、复方

复方有三种形式:

(1)配合法:取了一个穴位,你担心力量有点单薄,这时再取一个有同样作用的穴位,起到加强的作用。比如头项强痛,取了风池,又加天柱;腰腿疼,取了环跳,又加委中。

(2)并进法:同时得有两种病,取穴时同时兼顾。例比如病人有膝关节炎,消化也不好,这时可以取膝眼治关节炎,加中脘治消化不好,再配上胃经的合穴足三里,对膝关节和消化不好都起到治疗作用。三个穴一起用,对这两种病都能收到效果。

(3)分治法:治疗同时得了两种没有关联的疾病。例如病人面神经麻痹,又起了荨麻疹。取颊车、地仓治面瘫,取曲池、臂臑治荨麻疹。曲池大肠经的合穴,去血热,上通面部。颊车、地仓是胃经的穴位,荨麻疹多与胃有关联,这样互相配合,互相影响,同时治疗两种不相关联的病,而由穴位使之相通而同时收效。

一、补可扶弱

例如:大椎、陶道治阳虚而激发督脉经气,能强壮腰脊。灸膏肓治肺病虚衰。常灸足三里能健胃而增进饮食,强壮身体,或用各种补的手法,使身体由弱为强。

二、重可镇逆

例如:膈肌痉挛,胃气上逆而不停的打嗝,取内关以治胸中,加膻中以利气(为八会穴的“气会”),再加日月由胆经斜上刺入接近膈肌。重用泻法,即可止其痉挛。

三、轻可去实

例如:肝阳上亢,病人血压升高,头晕目眩,取八会穴的“血会”膈俞,只要找准穴位,在双侧各埋一支皮内针,10秒钟后,血压就会下降。又比如:津枯便秘,痛苦不堪,在左腹结穴埋藏皮内针一支,可以当日排便。津枯便秘,就是我们常说的“脾约”,治疗时取脾经的穴位。便秘时粪块多堵在乙状结肠部,腹结穴直接刺激乙状结肠,加快肠蠕动,这也是百试不爽的原因所在,如果埋在右侧腹结则效果就不好。

四、宣可决壅

支气管炎的病人有时痰涎堵喉咙里,吐又吐不出来,呼吸不顺畅,闷塞难忍,用手指抠天突穴,一抠一抬,连续数次,其痰自然就可吐出。痰涎“聚于肺,关于胃”,针刺胃经的丰隆穴,用泻法即可宣通。

五、通可行滞

痢疾便脓血,里急后重,总想排便,蹲得两腿都酸麻也排不出,而刚起来又想蹲下,这种情况针刺三焦经的募穴石门,配以大肠经的募穴天枢,使用泻法,就能消除积滞,减轻症状,一般针刺数次就可治愈。

针灸疗法的“七方十剂”

六、涩可固脱

这种针法,类似于收涩类药物的作用。例如:脱肛时针刺长强、二白两穴,同时灸百会,可使脱出的直肠在短时间内还纳。百会和长强都是督脉上的穴位,灸百会是“病在下而取之上”,针长强是“局部取穴”,刺激肠壁,二白是经外奇穴,这三个穴位同用就可以很好的治疗脱肛。

子宫脱垂,针刺维胞穴可剌激加强子宫收缩,加上肾的原穴太溪,肾开窍于二阴,所以对大小便都有调整作用。或加肝经的原穴太冲,肝脉络阴器,可促进子宫收缩。涩可固脱,一定是用补的手法。

七、滑可去著

例如:腱鞘囊肿,我们在手腕上就会看到一个小包,用手摸着柔软,但不能移位。“著”字与“着”字相通,如“着落”,即固定在一个地方。治法用左手指按紧囊肿的根部,以毫针从四面横刺,随针挤出黏滑液体。几次之后,囊肿自消。

小儿疳积,主要由于营养不良造成的。表现为头大颈细,头发稀而打缕,肚大筋青,容貌消瘦。点次四缝穴挤出白色黏滑的液体,每周针1~3次即可治愈。

八、泻可去闭

泻可去闭,顾名思义就是用针刺泻法治疗不通的病症,最常见的就是大小便不通的问题。例如:大便闭结,有因胃肠实热的,有因饮食积滞的,也有因津液不足的。《针灸大成》用针刺三阴交,用呼吸泻法通大便。《资生经》针刺石关治大便闭塞;针刺胞肓、秩边两穴治疗癃闭。

九、湿可胜燥

燥病有内外之分,发于外则皮肤干燥,皱纹堆累;发于内则无故悲伤,精神失常。燥病再细分则有风燥、火燥、热燥之别,但原因无非是气虚血少。治疗原则主要以补气生血、滋养津液为首要。气会的膻中补气行气,血会的膈俞养血,太溪生津。津血充足,则燥病自除。至于脏躁,即为神志病,大都是心经和心包经病变,取内关、神门、巨阙等穴,针后即效。

十、燥可胜湿

《内经·病机十九条》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一切的水湿、水肿及胀满性等疾病,其病根都归结到脾脏。治疗时我们会选用脾、胃的合穴、原穴,如阴陵泉、足三里、太白,以及肾经的水泉等穴,都可通经活络,使脾胃旺盛,肾阳充足,胜湿则病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