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他说》前言

 柠檬树下的思考 2021-05-23

献给亲爱的女儿:

前言:

或许是因为年龄的问题,或许因为担心你长大,我总是想把自己认为对的东西一股脑的全倒给你,可是在准备下笔的时候,才发现,肚子里好像空空如也,没有办法,只能借助《论语》。

这可谓中国两千多年来最经典的一部教本,据说是孔子的弟子们编撰的,也是中国第一部语录式书籍,里面主要是孔子跟弟子们的对话,也算是儒家学问,孔子思想的经典,所以我认为结合它的内容来讲一些话更便利一些。

不过要谈之前,有必要讲一下孔子和他所处的时代,东周算是中国文化复兴的一个时代,历史上也称为百家争鸣,为什么会有此现象呢?这个主要是因为周朝处于中国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期,铁器得到应用,生产力得到大幅提升,社会的剩余价值也大量积累,导致了社会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天子管不了那么大的底盘,把土地大量分封给了诸侯和士大夫,天子凭借强大的军队掌控者天下,后来土地的产出能力越来越强,诸侯和士大夫也有能力扩充军队了,所以天子的影响力越来越弱,而且交通能力的提升,让那些强大的诸侯有能力也有欲望抢占更多的土地了,所以天下开始混乱,也就是老子和孔子嘴里的”天下无道“。

作为胸怀广阔的饱学之士,老子、孔子、墨子等这些人,都纷纷开始探求安定天下的药方,只是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所以提出的解决方案也不尽相同,老子站在宇宙自然地角度,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路,墨子站在百姓的角度,提出了”兼爱非攻“的思路,还有法家、农家等等,但是孔子却从实用的角度提出了”仁治“的思想,将修身、治国想结合,当然,孔子的这个思想的渊源跟他的出身有很大关系,他毕竟是宋朝贵族的后裔,总有一些广大祖先,维护周朝天下的成分在里边。

所以孔子的学问也就成了“君子之道”,也就是为社会培养精英、培养治国人才的学问,这也是为什么当樊迟问他耕种、苗圃学问的时候,孔子骂他“小人哉,樊迟”,在他的思想里,经商种地这些都是为了一家一口的事情,而君子心里想的应该是是一帮一国,是天下的人、天下的事。在他的思想里,人生只有如此才算得上有成就有意义,才能够名垂千古。

而我们现在很难说青史留名,但是总要有一个无悔的人生,总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对得起自己的后人,所以也不能不谨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