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老板真正需要的是认知上的提升

 信条 2021-05-23

前两天看了傅盛先生的一篇写成长即认知升级的文章,颇有感触。现在这个时代,作为一名企业家、一名老板,必须提升自己的认知,或者可以说是思维宽度,不能总是局限于传统,将自己禁锢在自己所设下的思想牢笼中。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现在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传统商业模式和传统媒体均已经衰退得相当严重,这点有目共睹,但是如果你看到了还装作没看到,或者根本没有去思考,去想办法提升自己的认知、追赶现在的大趋势,那么等待着你的只有失败。

提升认知,改正缺点

这里所说的缺点,并不是我们在为人处世、生活习惯上的缺点,而是对于一名企业家、老板在商业行为、商业思想这两方面而言的。商业行为上的缺点我可以毫不忌讳的总结为“坑蒙拐骗”四个字,即产品不过关、涉嫌虚假宣传、涉嫌销售诈骗等行为,以前的时候因为信息的封闭,老百姓无从得知商品的品牌、来源、用途、安全性、合法性,仅仅靠着推销时或路演时的一张嘴,从老百姓不理解的知识方面进行夸大宣传,就足以忽悠大量的老百姓购买商品。

传统媒体也是一样,即使是在当时象征着“最高权威”的央视,也有着秦池、三鹿等欺骗消费者事件发生,更不用说地方电视台那超大量的广告和红极一时的电视购物了。可以说当时是一个人人都在说假话的年代,诚信二字就像一个个天使的面具,戴在一群魔鬼的脸上。

有因必有果,那些不断在说假话的企业家们造成的后果就是,终于让老百姓们对销售推广嗤之以鼻,旧媒体广告不断衰退,国家不断修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不断被欺骗的环境里成长的消费者们越来越精明,当你头疼现在生意为何这么难做时,请先反思一下曾经企业家们的所作所为。

后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则是对这些“欺诈者”最有力的回应,互联网逐渐在国内普及,这对于老百姓的好处就是,信息开始透明化,通过互联网,人们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同时随着世界范围的信息量的获取也使得人们的眼界不断地开阔,古时候用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形容文人,现在用来形容新时代的网民们实在是贴切不过。

正因为如此,当时人们无从得知的那些商品信息,现在也有了像微博、贴吧、知乎、论坛等等各种信息获取的渠道,信息的透明化意味着商业的透明化,老百姓的思维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了升级,他们的消费目标开始向着高端、先进的产品方向靠拢,从过去只图便宜,到注重性价比,再到今天的注重高质量,人们越来越看重的是产品本身的素质,因此很多商家用过去那种以掺点水分来降低成本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在未来,相比于单纯的品牌宣传,人们一定是认同拥有工匠精神的生产企业,为何欧货和日货能在大陆受到广泛的青睐,原因就在此。

所以如今的商界已经由过去那个人人说假话的时代慢慢转变为人人说真话的时代。何为“真话”,就是我的产品确实是好产品,我做的宣传是实实在在的宣传,消费者可以自己去获取信息验证,透明化的信息时代容不下“秦池”、“三鹿”,黑心企业将越来越少,一分钱一分货的说法在今天才成为了现实。

但真就只要是好产品就能获得成功吗,我看不尽然。淘宝之所以能改变中国的消费格局,不单单是因为它给老百姓提供了购物方面的便利,更重要的一点是它提供一个“人人都能当老板”的机会,现在的消费者并不能满足于单纯的消费,他们更想亲身参与到商业活动之中,前几年微商的盛行就是最好的例子。既能给消费者提供商品,又能给消费者谋得利益,这样的企业想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都难。

因此企业家老板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商业思想,这里很多老板就问了,“我们也意识到时代的进步了,我们也进行了线上的运营了,那为何营业额还是一片红啊?”这就要回顾前文所提到的第二点,商业思想上的缺点,即思维的禁锢。

我们常说,要突破思维禁锢,走出老旧的思维模式,在新时代想出新点子,这话说着容易,做起来比登天还难。单就走出老旧的思维模式这点,常人就很难做到,当年淘宝刚刚成立的时候,所有人都说马云是“骗子”,那时互联网在国内也算刚刚起步,商业逻辑还停留在上世纪的“老人们”,对于互联网根本就没有建立起丝毫的信任,说白了,就是已经发展了成百上千年的线下营销模式在多数世人的内心已经根深蒂固了,这时突然出现一个线上的新模式,自然无法接受。

那时接受了马云的思想,与马云合作的人,是不是突破了传统思想的禁锢呢?这点是肯定的,所以他们都取得了成功。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现在让你去找马云谈合作,结果自然不用我多说,毕竟人类最期望得到的能力是预知未来。

关于突破传统思想,对出生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们来说,可能相比下要简单一些,他们从小就是在这种科技高速发展大环境的熏陶下成长的,对于他们而言,创新是属于本能性的东西,一个新事物、新模式,年轻人是乐于去接受的。

英国作家道格拉斯 亚当斯曾提出过科技三定律:

1、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

2、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3、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这三定律充分阐明了年轻人和老人分别对新时代新科技的看法,但是大部分年轻人相比较而言没有充足的资本,没有资金盘,因此目前掌握未来趋势的还是手握现金流量的老人们。对于改变未来,提出新点子的是后来居上的年轻人,而作为老企业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突破传统思想禁锢,接收这些新观点、新思想。

移动互联网商业时代发展到了今天,看似处于饱和状态,该垄断的均被腾讯、阿里这帮人给垄断了。但是线上发展的模式依然值得去开发,这个新科技才刚刚出现不到30年,相关法律都尚未健全,怎么可能会没有发展前途呢?说到底,还是我们没有去发现新事物的眼光。

腾讯、阿里等均是占了时代初期的便宜,那么在未来会不会出现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科技手段呢?答案是肯定的。没有永恒的企业,唯有时代的企业。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去发现、去思考,去改正我们旧时代遗存的缺点,用全新的战略眼光来寻找未来可能会成功的商业新模式,即使我们成为不了下一个马化腾和马云,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便足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