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心、血、神三者间关系的理论探讨

 繁星1 2021-05-24



摘要:心主血、血舍神,是中医学气血理论与神志理论部分的研究内容,自《黄帝内经》起就有关于其理论的文字记载。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不调是神志疾病发生的重要病机,目前现代生物学对于这一机制的认识也有一些新的研究进展。在临床应用方面,古今医家认为调节气血在精神情志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拟从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方面,对心、血、神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精神与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导致人群中情志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伴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心身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人们对精神与躯体方面疾病的关注度亦随之增加,使得心身疾病成为目前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而中医学把这一部分内容列入到情志疾病的范畴。

情志在中医学中隶属于“神”,中医理论认为“心主神明”,又有心主血脉,血舍神之说,血是机体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所以在传统的中医理论中,心、血、神三者是相互关联的,并且这一关系在不断地指导着临床应用与治疗。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血、神三者间的关系也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与阐明,以适应现代的临床需求,因此,课题组对心、血、神的关系做了深一步的探讨。

1 理论认识

1. 1神的含义

神,是中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内经》中神的含义有很多,总体上可以分为自然之神和人身之神两大类。

自然之神,即自然界所固有的客观规律,也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原因,是天地间一切事物的主宰。

人身之神,即人体生命现象的总括,是对人体脏腑功能活动表现于外的高度概括,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之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神气”,有生命之意,包括人体的形象、面色、眼神、言语、应答以及肢体活动等,在整个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狭义之神,则是指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包括五神和七情等内容,相当于现代心理学中的认知、情感、意志、意识等精神活动,简称知、情、意。狭义之神虽藏于五脏,但主导于心。

1.2心主神

人体的精神情志活动虽为五脏所主,但与心的关系密切。《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说明心对五脏六腑和神志活动具有主导作用,而古人又认为,心居人体正中,故而形成了心为人身之主宰的说法。

心主神,是中医学中的重要观点,受中国传统社会制度中君臣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内经》中以君臣比论脏腑,其中,心为君主、主神明的思想。把心比作人身之君,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表明了心在五脏中的地位和其主宰神志的作用。

另外《内经》中认为心主血,掌握着五脏的整体活动。机体的正常运行都有赖于血液的滋润和濡养,故从心主血脉的角度而言,心亦为五脏之中心,主宰着人的神志活动。《灵枢·大惑论》曰“心者,神之舍也”,《素问·六节脏象论》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都在说心具有主神明、精神之功。是故异常的神志活动伤人而首伤于心,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愁忧恐惧则上心”;《灵枢·口问》曰“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所以说神志活动异常最易伤及心神,这也从从反方面说明了心为神志活动的主宰。

后世医家张介宾在《类经·藏象类》中也说到:“神藏于心,而凡情志之属,惟心所统,是为吾身之全神也。”说明心所藏之神,应当是对精神情志等心理活动的概括,心主神志的思想早已渗透于中医思想之中并占有重要地位,人身之神亦是由心所统领的。

1.3血与神

中医的气血理论认为,血是运行于脉中,环流全身而具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机体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对调控人体的精神情志活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作用是古人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与分析认识到的,多种原因形成的血虚或血液运行失常,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志方面的症状和表现。

“血舍神”这一思想早在《内经》中即有所论述,《灵枢·营卫生会》曰“血者,神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即血液供给充足,精神活动才能正常发挥,这是中医学中最早提出的有关于血液对于神志作用的理论依托。

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到“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即从病理角度论述了人体心虚血少可导致精神异常的情况闭。另外,清代医家沈金鳌在其著作《杂病源流犀烛》中也提到“血盛则神明湛一,血衰则神气昏蒙”,说明只有人体的血脉调和顺畅,精神才能易于安静专一,而神能够正常产生,又与血作为其物质基础是分不开的。

人的神志清晰,精力充沛,感觉灵敏等都有赖于血气的充盛调和与正常运行,才能发挥其正常的功用,正如《灵枢·平人绝谷》中所言“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反之若气血失和,则神无所依附,如《素问·汤液醪醴》中提到的“形弊血尽”会导致“神不使”。心血虚常会有惊悸、失眠多梦等神志不安的表现,失血还可出现烦躁、恍惚、癫狂、昏迷等精神失常的改变。

神是依赖血液来滋养的,因此血的盛衰就关系到神的盛衰。《灵枢·小针解论》中就说到“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即懂得修养身心的人养神的方法是使身体内的气血充足而不致流失。《灵枢·天年论》在讲解人形成的条件时也提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也,魂魄毕具,乃成为人”,意思是说气血的调和充足是神形成的关键因素。

2现代生物学研究

2. 1实验研究

近年来,在实验研究方面,研究者们对于血与精神情志的研究有一些新的进展。部分学者经研究发现,血红细胞及其相关指标与情绪调控之间有所关联。

在动物实验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对大鼠进。行心理应激后,其体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平均容积、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血清铁与骨髓细胞外铁含量均出现下降趋势,而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清铁调节蛋白、肝铁、脾铁、肝脏铁调素均出现升高的趋势。同时,一些研究者们在人体临床研究中也有类似的发现,如血浆红细胞中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的活性浓度与抑郁症的发病有关,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对预测女性抑郁症有一定意义,女性抑郁学生平均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等。这些都为我们日后探索血与神的关系提供了思路,但目前现代医学关于血液与情绪的研究尚少,还有待于进一步去阐述。

2. 2调查分析研究

为探讨血液发生变化时,人的情绪是否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一些学者对不同种类的贫血患者进行了相关的情绪调查研究。

于秋红在对49例老年慢性贫血患者与52例健康老年人的负性情绪调查对比中发现,老年慢性贫血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焦虑及抑郁情绪。苏尔云等在探讨抑郁情绪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疗效的影响时,在应用鸡血藤复方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瞻性研究对106例再障患者初诊、治疗1个月、治疗12个月的疗效评定对比中发现,抑郁情绪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不利,且治疗后较治疗前血红蛋白浓度显著增加。

王翠连等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时发现,通过抑郁自评量表及其他一些因素的调查显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产生抑郁的概率为42.5 %,远高于国内常模(15. 1 %-22.5%)。闻锦琼等在对重型地中海贫血的青少年的焦虑情绪进行分析时发现,重型地中海贫血青少年的焦虑情绪明显高于健康青少年,其中焦虑心境、害怕、紧张、抑郁、失眠等症状表现的汉密尔顿焦虑因子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以上这些研究,课题组发现当血液出现问题的时候,机体会伴随有情志方面的问题出现,这是现代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说明血与情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目前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十分零散,到底血与情志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其在生理状态下又是如何表现的还缺乏深入研究,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

3临床应用与探索

3.1古代临床应用

临床中常见的精神情志疾病包括心理疾病、精神疾病、心身疾病以及一切功能性疾病。如癫狂、脏躁、不寐、嗜睡、百合病、郁证等。作为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的《黄帝内经》一书,其中对于情志因素致病及情志病的预防、治疗、护理等方面都有较为详尽的表述,这也标志着中医的情志医学理论框架初步形成。《内经》中倡导“精神内首,病安从来”,又因心为君主之官,故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灵敏。若其功能异常,则会影响思维、意识、情志等功能的发挥,并迁及到其他脏腑的功能活动。

在治疗方法上注重清心火、养心血、散心疲、安心神等,常配以百合、桅子、玫瑰花、郁金等药物治疗。但情志疾病常十分复杂,故提出在治疗时应注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到东汉时期,著名医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与《金匮要略》中即有很多关于情志病的记载,如脏躁、百合病、虚劳虚烦不得眠、梅核气等,明确提出了情志病的治疗应针对病因进行辨证论治,并创立了滋阴清热、开郁降逆、养心安神的治疗方法。

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也多有自己的发挥与见解,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宋代医家许叔微在长期的行医实践中,对情志因素治病颇为重视,创立了治疗情志疾病的一系列方法,除语言劝说开导外,还结合补血养心、理气祛瘀等方法来达到安神的作用。

陈无择结合《内经》中的“五志太过致病”学说,提出了“七情”的概念,即喜、怒、忧、思、悲、恐、惊。金元时期是情志病学术思想的繁荣时期,金代著名医家刘完素倡导“火热论”,认为情志疾病除五志化火外,心理因素也是情志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他立论于心,注重五脏调节,治疗以清热安神为主。此外,明清时期的医家对情志病的认识内容更加丰富,涉猎也更加广泛,这些都为后世医家治疗情志病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3. 2现代临床应用

随着现代经济和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使得来自工作、生活以及社会环境中的压力不断增加,人群中精神情志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参考古代医家在治疗精神情志疾病时采用的养血安神之法,现代一些医家在治疗这类疾病时,也多从心、血、神三者间关系的角度来考虑。

颜德馨教授认为治疗情志疾病时,应以调气活血养神为主,强调“血为百病之始”,并有“百病必有瘀”的观点,同时认为五脏所伤都会影响到心的功能,因此在治法上注重活血祛瘀、养血安神。

张琪教授认为心主神明,“心为神明之宅”,故神志为病,应首责于心。又心主血脉,血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若心主血脉的功能异常就会出现神志方面的疾病,故多以活血开郁、养心柔肝、清心安神等方法治疗。

郭蓉娟等在探讨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时,应用临床试验,将气郁化火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具有疏肝泻火、养血安神作用的静心安神汤和西药黛力新治疗。4周后发现,两组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无差异(P>0.05),即两组药的临床疗效相似。可以证明疏肝泻火、养血安神法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符为民教授认为顽固性不寐的患者,因其长期不寐,暗耗精神气血而兼有痰瘀,以致心神失养从而表现为寤寐异常,治宜以天王补心丹为基础方,兼施以化痰祛瘀等药物,共凑养血安神之功。

另外,李德新教授在治疗失眠时认为,失眠的病位应责之于心,因神舍于心,故心神不安是失眠发生的关键因素。此外,由于劳倦过度,年迈或久病体虚等原因诱发的虚性不寐者,因其阴血不足,心神失养,治疗上常强调治病求本,以养血益气,安神宁心为主,选用酸枣仁汤合归脾汤为主方加减。方中人参安补五脏,有补气血,养心神的作用;当归养血补心;远志、茯神、龙眼肉、酸枣仁健脾宁心安神,诸药相合,共凑益气养血安神之功。若不寐较重者,可酌加养心安神的药物,如柏子仁、远志、首乌藤等;若心血不足较重者,可酌加熟地黄、白芍等以养心血而安心神。

综上所述,现代医家一般认为失眠与焦虑症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情志类疾病,临床上多采用养血活血、养心安神的药物来治疗,而这些安神的药物一般都入心经,这也就体现了理论中所说的心、血、神三者存在一定的关系,临床中多通过养血补心来安神。

现代医学研究中,在血液对于情绪的影响方面有一些新的发现,比如当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不同时,情绪反应有所不同,但也仅仅提及了血红蛋白与情绪间可能有所关联,并不深入,这些发现还十分零散,尚不成系统。另外,中医学中关于心、血、神间关系的实验研究较少,尤其是国内的相关研究十分匮乏,仅限于少量的临床观察,而没有系统的研究,函待深入探讨。

因此,应迅速开展有关于心、血、神三者间关系的实验研究,包括动物实验与临床试验研究,使中医学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得到发展。此外,将中医学与心理学等多学科联合模式对情志进行研究也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我们希望借助一些现代的研究方法,探讨血与人的情绪方面的机制研究,以期进一步揭示心、血、神间的关系及其生物学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4讨论与思考

中医学中自古即有心主血,血舍神的说法,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不调是神志疾病发生的重要病机,现有的中医理论与研究中对于血与情志的关系论述尚较浅显,仅对于情志病从血虚治疗有一些临床用药经验,如运用养血益气、宁心安神等方法治疗情志疾病,至于血虚状态下情志表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又是如何还尚不清楚。

现代医学研究中,在血液对于情绪的影响方面有一些新的发现,比如当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不同时,情绪反应有所不同,但也仅仅提及了血红蛋白与情绪间可能有所关联,并不深入,这些发现还十分零散,尚不成系统。

另外,中医学中关于心、血、神间关系的实验研究较少,尤其是国内的相关研究十分匮乏,仅限于少量的临床观察,而没有系统的研究,函待深入探讨。因此,应迅速开展有关于心、血、神三者间关系的实验研究,包括动物实验与临床试验研究,使中医学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得到发展。

此外,将中医学与心理学等多学科联合模式对情志进行研究也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我们希望借助一些现代的研究方法,探讨血与人的情绪方面的机制研究,以期进一步揭示心、血、神间的关系及其生物学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