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公敢 | 捐赠元、明刻本《资治通鉴纲目》

 馱夫 2021-05-24

古籍馆开馆揭牌

5月21日,浙江大学建校124周年校庆日,浙江大学图书馆古籍馆举行开馆仪式。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宣布古籍馆开馆,并与浙大城市学院校长罗卫东共同为古籍馆开馆揭牌。健洲控股董事长、普华资本投资合伙人周公敢现场捐赠元刻本《资治通鉴纲目》第三十一卷、明成化刻本《资治通鉴纲目》第三十二、三十三卷,以致开馆之庆。

对浙大怀有深厚情谊的周公敢先生,作为民间藏书家代表致辞,从祖父周颂棣先生对古籍的收藏与研究开始娓娓道来,历数家藏渊源,展现了一家三代人与古籍的紧密联系与奇妙缘分,以及一直以来对浙江大学图书馆建设发展的积极关注与支持。此次赠送家藏珍贵元刻本与明刻本《资治通鉴纲目》,已是他对浙江大学图书馆的第二次古籍捐赠,对丰富浙江大学图书馆已有的《资治通鉴纲目》版本系列,提升馆藏系统性与完整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周公敢先生就浙江大学图书馆藏宋刻本《资治通鉴纲目》,分享了个人的宝贵见解,表达了自己对古籍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对古籍馆今后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的深切期待。

健洲控股董事长、普华资本投资合伙人周公敢致辞

周公敢先生所赠元刻本、明刻本《资治通鉴纲目》

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此次古籍馆开馆,距馆藏宋本刊刻年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正届八百年。文传千载,汲古而新,兼总条贯,无吝于宗。从小浸润在浙江大学文化氛围中的周公敢先生,更以满腔求是情怀表示:今后愿以藏书家的身份,与大家做更多更加深入的关于古籍文化的分享与交流;并且也十分愿意让家藏宋刻本等珍贵古籍参与到浙江大学图书馆古籍馆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教学展览中,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更真切地亲眼、亲手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去激励大家研究、保护与传承古籍经典。

浙江大学图书馆古籍收藏始于1897年建立的求是书院藏书楼。国立浙江大学时期,浙江大学先后获得南浔刘氏嘉业堂和瑞安孙氏玉海楼部分藏书,又于院校调整时接受国立英士大学和之江大学藏书,奠定了古籍馆藏基础。古籍藏书除采购之外还走访名家,先后获赠或购得刘大白、章俊之、潘国纲、马叙伦、邵裴子、任铭善、张荫麟诸先生藏书。历经百廿余年,现藏古籍总量约十八万余册,其中善本两千种、两万余册。

馆藏古籍上起宋代,下迄民国;四部咸备,种类齐全,善本众多。

善本书主要来自于“嘉业堂”和“玉海楼”两大著名藏书楼及嵊州袁氏家族旧藏,以嘉业堂明版书和玉海楼孙氏稿抄本、批校本最具特色。

抗战胜利后,浙江大学首次以巨款购入了刘氏嘉业堂的部分藏书。解放前夕,又接受孙氏玉海楼的旧藏和英士大学馆藏,馆藏古籍已粗具规模。1985年袁涤庵后人又将宋元佳椠赠予浙江大学图书馆,浙大古籍可谓精品迭出,满目琳琅。


刘氏嘉业堂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私人藏书楼,由刘承干所建。刘为近代著名的藏书家与刻书家,被称为民国藏书第一人。辛亥革命后,先后收购了甬东卢氏“抱经楼”、独山莫氏“影山草堂”、仁和朱氏“结一庐”、丰顺丁氏“持静斋”太仓缪氏“东仓书库”等十数家的藏书。刘潜心于收集和整理古籍之际,又钟情于雕版印刷,大量刊刻书籍,很多都是当时罕见之本。
  

1942以后,刘氏家道中落,为维持生计,抛售古籍。其时张叔平获得嘉业堂之宋元刻本、明刻本、四库底本,名家钞本等楼藏精华,后陆续出售,如嘉业堂旧藏的明刻本四百种。浙大闻讯后,特请任铭善教授赴沪拟予收购。张其昀《国立浙江大学新收刘氏嘉业堂旧藏书目录》述其经过曰:“吴兴刘氏嘉业堂藏书之丰,驰誉海内外。遭时变故,颇多散出。其精华者,乃为长沙张氏圣泽园所有。今年春,本大学经蒋慰堂、徐森玉、郑振择三先生之洽介,从张氏获得明刻本五百余种,并圣泽堂自藏书籍,为数二万四千余册。此皆陈布雷先生之赞助与教育部之拨款,始克成斯美举。”另据《图书展望》杂志刊登的消息,浙江大学于1945年底又购得嘉业堂古籍22000册。嘉业堂藏书美不胜收,我馆所得古籍,对照嘉业堂《明刊本书目》,大约是原目的十之六、七。


浙江瑞安孙氏玉海楼是晚清著名的藏书楼。始建于光绪十四年(1888),历孙衣言、孙诒让、孙延钊祖孙三代。玉海楼的书藏为孙衣言所经始,至孙诒让而极盛。当年藏书达八九万卷,其中珍善本四千册,以富名家批校本、乡邦文献和珍善本闻名于世。
  

由于孙氏世代均为学人,故其书藏特多钞本和批校本,富于学术研究价值。1947年,延钊先生欲将楼藏捐赠,引起各方关注。后经夏承焘先生多方斡旋,最终商定:藏书一分为二,浙大得到孙诒让的全部遗著和批校本,以及部分善本;温州方面得到地方文献和全部通常本,以及部分善本。此事协商解决,两全其美,诚不失为文化界一件美事。
  

浙大玉海楼藏书,由任铭善教授整理,编成《孙氏玉海楼书目》(写本)共计四百七十种,二千九百余册。现存我馆孙诒让手稿本二十一种,为独家馆藏,在馆藏原玉海楼旧藏的多种书籍中,还留有不少孙诒让与其父孙衣言手书的题识、校记,蝇头工楷,朱墨如新,是不可多得之珍品。


袁涤庵,名翼,又字鸿缙,号剡溪老人,嵊县新市乡上碧溪人。藏书甚富,其中不乏宋元名椠,而以地方志最具特色,有民国时期“地方志第一收藏家”的称号。
  

1986年底,袁氏家族后人将文革中被抄没而后发还的一部分善本书,即22种229册宋元明清善本捐赠给浙江大学图书馆。1987年校庆期间,浙江大学举行了“袁氏家族赠书仪式”,袁涤庵四子袁绍良代表袁氏家族出席了仪式。为此,浙江大学图书馆专门设立了“袁氏工程图书馆”,专藏袁氏家族捐赠的古籍和其他书籍。在袁氏家族捐赠的这批古籍中,以宋刻本《资治通鉴纲目》和元刻本《史记》最为珍贵。著名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先生给予两书极高的赞誉,并欣然写下《袁氏赠书记》一文:“……其中最珍贵者,一为宋刻《资治通鉴纲目》,一为元中统刻《史记》。《纲目》虽属残本,而字大悦目,刻印精良,纸质亦莹洁,实为希世之珍……”

民国时称宋版书的价值为“一页宋版,一两黄金”,可知流传千年之古籍的珍贵。

浙江大学古籍馆年代最早者为嵊州袁氏家族所赠之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郑寅庐陵郡庠刻本《资治通鉴纲目》(存卷四十五),为镇馆之宝;另有宋元刻本(含递修)十余部、明刻本约八百部、清刻本七千余部、明清稿抄本四百余部、名家批校题跋本近三百部。

版本稀见者,除了时代较早的宋元刻本外,所藏写本如清乾隆间文澜阁写本《钦定四库全书》残本,稿本如清李象坤《雁山志稿》,抄本如清鲍氏知不足斋抄本《龙洲道人集》、清内府五色抄本《劝善金科》,活字本如明铜活字印本《唐人集》,刻本如明成化十九年(1483)刻本《畏庵集》,四库底本如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汪汝淳刻本《重刻徐幼文北郭集》,以及清人何焯、顾嗣立、何绍基等名家批校题跋本,皆属不可多得之珍品。孙诒让稿本21种及孙氏父子批校题跋本百余种,既是孙氏父子治学的成果,也是研究孙氏父子学术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

《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存卷四十五)

宋朱熹撰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郑寅庐陵郡庠刻本

《武经总要》前集二十卷后集二十卷(存二卷)宋曾公亮等撰清文澜阁四库全书本

《劝善金科》十本二十卷首一卷 清张照等撰清乾隆内府五色抄本

《唐人集》(存三十八种一百十七卷)明铜活字印本

《陔余丛考》四十三卷 [清] 赵翼撰 清乾隆五十五年湛贻堂刻本 刘大白先生旧藏

《淳化阁帖释文》一卷附《书法彀节钞》一卷《孙过庭书谱》一卷《解大绅春雨杂述》一卷《画筌》一卷 清抄本 潘国纲先生捐赠

广雅十卷 [魏]张揖撰明嘉靖隆庆间毕效钦刻本 刘氏嘉业堂旧藏

《袁中郎十集》十六卷 [明]袁宏道撰明刻本 刘氏嘉业堂旧藏


《苹华词》一卷  [清]朱镜清撰 清稿本 马叙伦先生捐赠

《游谱》一卷 [清]孙奇逢著 清顺治十二年至顺治末年刻本 任铭善先生捐赠

《皇明诗选》十三卷 [明]李雯陈子龙宋征舆撰 明末刻清初蒋复贞补刻本 邵裴子先生捐赠

《空山堂史记评注》十二卷[清]牛运震撰 清乾隆五十六年至五十八年张荫堂,张鲁文刻本 日伪时期“泽存书库”的旧藏

《绘图三公奇案》二十卷  [清]鸣松居士辑 清光绪十七年上洋正谊书局铅印本 胡士莹先生遗赠

《史记》一百三十卷 [汉]司马迁撰 元刻本 袁绍文先生捐赠

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统计,共有八百三十部馆藏善本被《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录,有近百种为全国独家收藏。2008年以来,又有一百七十五部善本陆续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一至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入选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二。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