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素之问 | 伤寒论六要素递归是对张仲景的礼赞

 风声之家 2021-05-24
原创 忆忘 腔调中医 今天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图片

少量的附子与其它补益的药同用,是不是也可以补虚寒?当一个人虚的时候,怎么分他的寒是虚寒还是实寒呢?
 
这是个习惯性问题,虚实与寒热的概念关系问题,习惯于把寒称为虚,把热称为实。比如热病误灸,称为“实以虚治”,而实际是热以寒治。根源为虚实补泻的概念。如果能够确定实热的存在,其对称概念并不是虚寒,而是实寒。也就是,清热是泻法,祛寒同样是泻法。“寒虚”“热实”的对称,其实是不成立的,是虚实概念的混乱,也是对经方与医经历史的无知。
 
虚而有寒邪并不是一概要用附子,比如当归四逆汤,再比如理中汤。因此,辨虚实是首要的,而辨虚实不是去确定寒热的虚实,而是津液胃气的虚实,正如不能说是邪气存在虚实一样,否则就成了可以泻正气,补邪气了。其实针灸理论也有同样问题。所以问题在于虚实补泻的定义,与寒热概念的关系问题。虚实概念导致寒热概念也出问题,最终成为“寒虚”“热实”。
 
根源是,往来出入,补虚其实是摄入,祛邪是排泄。补泻对应的虚实,实际不是完全对称,即所谓“不对称的对称”,对象不同,分别针对正气和邪气废物,不可以颠倒。因此,虚实概念与寒热概念不同级别,不可以随意组合。即不可以用虚去描述邪气。

图片


也就是说,并非邪气有虚实,而是有无邪气的存在。因此当一个人虚的时候,怎么分他的寒是虚寒还是实寒呢?——问题本身是错误的,即在有虚证的前提下,不是去鉴别“寒的虚实”。
 
实证是邪气、代谢废物的产生导致的寒热症状。虚证是正气虚,继而因为代谢功能性的不足,可以伴生邪气。因此实证的寒热表现是邪气废物。
 
虚证为主的表现,是温煦或濡润不足可以表现出寒热但非邪气、不为主证、需要补益而非攻邪;以及虚实夹杂而同时存在的寒热邪气。不是“寒”的虚实,而是正气即胃气津液的虚实,伴随着“寒”的不同性质。
 
也就是说,寒热、表里、虚实,不可以随意组合,而是有限组合。
 
比如一物甘草汤证,是有邪气的,可以出现咽痛或者肺痿、心中温液。但甘草单用,并不是祛邪,而是补虚药,通过补虚,恢复功能而加强排泄,可以达到祛邪效果。
 
虚证的定义是首要的,即脉微细、但欲寐。本身不涉及寒热问题。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60]

 
攻下与发汗都会导致津液损失,但有表里的倾向,或者表里相互影响。脉微细是虚证,振寒是表寒邪。
 
“阳虚生寒,阴虚生热;阳盛则热,阴盛则寒”之类的陈述会导致多方面问题。古医经在描述的时候,是加了内外的对应的,也就是阴阳实际指的是病位。
 
《素问·调经论》:“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所引更古老更权威的医经论述,也是有漏的。

图片

 
首先阴阳明确的分配“内外”,这是医经以经脉“阴阳表里”作为理论前提所主导的。阴阳明确的对应着阴阳经脉的表里内外而不是泛指一切阴阳。其中的问题在于:外(表)的寒热,只能由于“阳”的虚实,而内部(里)的寒热只能是“阴”的虚实。
 
因为阴阳明确的对应内外,进一步就会出现:里位的热只能是虚?里位实证的热也是虚吗?否则应如何表达?

这反应了一个根本的理论问题,医经的阴阳普遍基于经脉的表里,并且对于寒热虚实机制“对应”解释已经误入歧途,出现外寒、里热皆虚而无实证,而外热、内寒皆实而无虚证的论述,最终出现无法描述的虚实分类:外寒、里热的实证,外热、内寒的虚证,在这里应该如何使用阴阳表达?多重对称,三维性质的对称,使用阴阳不可达。
 
其次阴阳又可以泛指,又具有寒热属性,于是埋下概念混乱隐患。即阳又可以代表温煦功能,温煦不足而表现体温不足的寒,其伴生问题是,其实并没有“温煦过度”的功能问题,而是发热的病理。
 
当然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人体并没有“阴寒”的功能,而只是通过津液输布或排泄达成升温与降温,将这一过程称为“阴”或“阴气”,其实是不妥的,仿佛人体有个相对于“温煦”的“寒凉”功能,其实没有,只是通过损失津液来带走热量,比如汗、下法,都可以实现治疗不同的“发热”或“恶寒”的体温问题。


脉法中阴阳脉去解释人体发热恶寒机制,也是不妥的,因为明显将二者对称反向,而实际升温降温两种机制是“同向”的,即由内向外的输布与排泄,人体是半开放平衡系统,有摄入和排泄的代谢。另外还导致了小说中“寒冰掌”一类并不能实现的神功,这是文化臆测的副作用。
 
也就是说,阴阳概念在进一步细分描述寒热、表里、虚实概念的时候,是失败的冗余概念,最后只能不断增加“实体”,蒙混过关,如寒热又有了“真假”问题。
 
阳虚、阴盛都会“寒”,阴虚阳盛都会“热”,也就是实证有寒热,虚证也会出现寒热,但二种“寒热”的机制不同,其实质是虚实问题,而不是“阴阳”问题,更不是“寒热的虚实”问题,而是首辨虚实的纲领还在不在。
 
即六要素中,“虚证无表里”(无寒热邪气),意味着首先将恶寒发热对应的寒热邪气定义为实证,需要通过汗吐下温等祛邪。虚证的温煦不足、濡润不足,只能是虚,而不叫“寒热”,因为虚证补益不是攻邪。

 
这是基于“经方本草石寒温”的定义,即经方本于寒温而使用苦辛祛邪。而《伤寒论》的关键在于虚证定义: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这意味着《伤寒论》在唐宋以后被称为经方,是断层的误会,彼“经方”根本不是汉代的“经方”。关于这一点,除了六要素体系,其他流派不过是人云亦云。《六要素钤百病论》萌芽于2014,至2018理清递归,只会越来越清晰。
 
《伤寒论》不是要表达阴阳哲学。汉代经方与和剂的攻邪补虚理论的归一,是张仲景不为人知的荣耀。《伤寒论》的高明之处,是消灭经方阴阳水火之剂与和剂的理论分裂,根本不是什么“论广汤液”秘籍、“三阴三阳”六经统百病之类的降格臆想。
 
误会、曲解加创造,是中医理论从古至今的常态。六要素本质是生理病理的描述,是减法策略剔除冗余实体而剩下的等价内核,任何流派的内治法,都不可能忽略六要素证据去达成治疗的实现,并可以实现完全分类与可重复,乃至逻辑建模,这是阴阳理论无法实现的。
 
阴阳五行在中医内治法中,并没有起到提高理论效率的作用,反而引发更多的理论问题,在这里只适用减法策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