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偏 爱

 东营微文化_ 2021-05-25

偏   爱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的农村,姊妹六个,五个女孩一个男孩,我排行老五,所以从小都叫我“小五”。那个时代重男轻女的现象严重,农村更甚。对我们家来说迫切需要一个男孩的心可想而知。而我的到来让这份渴望化为泡影。我一度成为最不受待见、不被喜欢的孩子。娘说我出生那天奶奶听到又是个女孩,立马摔门而去。那时计划生育正在盛行,为了达到生男孩的目的,经老人们商议决定把我送给我二姨(因二姨家三个男孩),可送去半个月后父亲又把我抱回来了,父亲实在舍不得我。

我的乳名叫云婷,谐音就是匀停、匀停,其意是女孩从我这儿停止,期盼再有个男孩。这个名字是我姥娘绞尽脑汁想出来的,而这个名字歪打正着成了那个年代非常时髦的名字。

后来有了弟弟,对于我们家来说真是上天的恩赐,天上掉下的宝贝疙瘩,所有人的关爱和注意力都落到了弟弟身上。此时的我真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一个,而娘的表现尤为明显。娘期盼男孩的想法最为强烈,对弟弟的偏爱也由此开始。而我极度不安的生活因弟弟的到来也开始了……我和弟弟相差一岁零九个月,我俩在一起玩得多,掐架也多。经常是我被弟弟打哭再被娘一顿训斥。日复一日我便成了一个爱哭的孩子。
记得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弟弟早上不起床,要趴被窝里吃早饭,让我帮他盛一碗粥。我边盛边顺口说一句“你不会自己盛吗?”结果被娘呲嗒的我饭都没吃,哭着跑出去了。小时候一到吃饭我俩就干架撕扯起来,不论对错娘都是偏袒弟弟。后来为了避免和弟弟打架,每天像个“疯丫头”一样和小伙伴玩得不着家,饭点过后顺着墙根偷摸回家,随便吃几口便又跑出去。

那时我们村后面有个氨水池,每次受委屈后此地便成了我的“避难所”,躺在水泥面上哭着哭着就睡着了,冬天在寒风中冻醒,夏天的时候脸被烫得通红。童年的种种委屈慢慢养成了我自卑的性格。

父亲是疼爱我的。记得那是七八岁的时候,我和弟弟前后排坐在高脚凳上看电视,父亲坐我们旁边。看着看着不记得因为啥事俩人又吵起来了,弟弟回头推了我一下,毫不设防的我四脚朝天跌倒在地,头磕在灶台上。当时我磕蒙了还没反应过来,却听啪的一声,父亲情急之下打了弟弟一巴掌。我吓坏了,哭着不让父亲再打弟弟,竟然有点心疼到弟弟了。父亲平时不善言辞,对我们也很严厉,却从未打过孩子,那次因为我打了弟弟,虽躲不过娘的埋怨,但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父亲的疼爱,瞬间觉得之前的委屈都是浮云。         

我俩是一起上学的,为了上学期间我能照顾弟弟。可由于我的胆子小还自卑,反而被弟弟保护了。别说有人欺负我,就是对我嚷嚷,弟弟也会冲上去,让其对我客气点。真是在家是一对欢喜冤家,在外却是手足情深了。
转眼上了初中,那个时候家境贫寒,一下子要供养三个孩子上学,很难。四姐准备考技校,弟弟聪明,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我学习成绩不好。初二时仨人同时交学杂费,我知道家里难,没开口要学费,想着辍学去打工赚钱,减轻家庭负担。也因此没躲过娘的一顿毒打,打坏了一个笤箸疙瘩。父母坚持让我继续上学,而我毅然决然地背着书包回了家。
那年我十五岁,辍学回家后就借婶子家的冰糕箱子,跟着同村大一点的姐姐走街串巷,卖起了冰糕。天凉近秋时,到孤岛桃园采购桃子到集市上贩卖。还跟着村里的乡亲们去渤海湾扒蛤喇,那冰冷的海水没过我的大半个身躯,让我不寒而栗。小小年纪的我,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努力奋斗着……
两年后弟弟以统招生的身份考入中专,这让我欣喜万分。这时我在东城有了一份临时工作,四姐给介绍的,每月工资一百五十元。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我用一双颤抖的手,平均分成了三份,自己留一份,上交一份,余下一份寄给在外求学的弟弟。而后习惯性地每月都给弟弟寄一点,每次寄钱我心里都暗暗高兴半天。
199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招工进了东营市纺织厂,成了一名光荣的纺织女工。弟弟毕业那年取消分配,也分到了纺织厂,我俩又成了同事。我那时工作很努力收入也稳定,不由自主地对弟弟多一些照顾。时不时地给他买好吃的、买衣服,有余力时还帮他交房租。通过桩桩件件的事感觉自己越来越像个小姐姐的样子了。只要弟弟遇到事情需要帮助,我便义不容辞舍己顾他。
2015年弟弟想辞职下海,自己做生意。可他从小没受过什么累,就怕他单打独斗不适应,于是就动员老公给他做思想工作,让他请假一个月专门帮衬弟弟直至他门店步入正轨。慢慢地,弟弟生意越来越好,可因门店太忙又离家远,我又自告奋勇承担起接送侄女的任务,这一接就是两年半。
小时候弟弟很少叫我姐姐,长大后每次叫姐姐我都会满心欢喜。小时候娘经常叮嘱我要帮衬弟弟,现在娘年纪大了,有时唠叨弟弟几句不是,我都替弟弟说话,开导娘,每每此时娘总嗔怪一句,你比我当年还偏向他。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当年的“委屈”慢慢转换成了疼爱。如今我们都已经步入中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和弟弟的感情越来越亲密,我们对亲情有了更深的理解。

(摄影  旅途)

作者简介:刘秀云,1976年生于山东省利津县。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一个中年妇女的呐喊

滑动查看投稿要求及其他信息

东微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晓娣   娟娟   茶醉   文姐

投稿要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