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有上品 适口为珍

 道就是爱 2021-05-25

1950年统计,有970多个茶类品种。

白茶

福鼎白茶:

属微发酵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而得名。白茶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特点。主要产区在福建的福鼎、政和、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以及武汉新洲旧街、云南景谷等地。

安吉白茶(是绿茶并非白茶):

安吉白茶是绿茶并非白茶。安吉白茶属于半烘炒型绿茶类,鲜叶经摊放后则要经过杀青等过程。浙江省安吉县,白茶种植面积17万亩,核心原产地为溪龙乡。为确保品质,其采摘只有春茶一季,使用白叶茶树品种原料制作,经过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保存,氨基酸含量是一般绿茶的2-4倍。

红茶

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茶是世界红茶的鼻祖。“正山”,表明是真正的“高山地区所产”之意,凡是武夷山所产的茶,均称作正山。

原产五夷山桐木村,100度10秒冲泡,琥珀色、松烟香、桂圆味。茶农陈必芳:“做茶要有悟性,要专心专一对茶,高高兴兴对茶。”

金骏眉红茶:

属于红茶中正山小种的分支,原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村。由正山小种红茶第二十四代传承人江元勋带领团队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融合于2005年研制出的新品种红茶。

宜红工夫茶:

问世于19世纪中叶,至今有百余年历史。清道光年间,先由广东商人钧大福在五峰渔洋关传授红茶采制技术,运往广州出口,“洋人称为高品”。1840年年制红茶达5万余担。1850年,俄商开始在汉口购茶。1861年,英国设洋行大量收购红茶,取名“宜昌红茶”,宜红因此而得名。1886年前后系宜红出口的最盛期,输出量达15万担左右。宜红工夫主销英国、俄国及西欧等国家和地区,品质稳定,声誉极高。

云南滇红:

云南红茶简称滇红,属红茶类。由汉族茶农创制于民国年间。产于云南省南部与西南部的临沧、保山、凤庆、西双版纳、德宏等地。以大叶种红碎茶拼配形成,定型产品有叶茶、碎茶、片茶、末茶4类11个花色。其外形各有特定规格,身骨重实,色泽调匀,冲泡后汤色红鲜明亮,金圈突出,香气鲜爽,滋味浓强,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鲜亮,加牛奶仍有较强茶味,呈棕色、粉红或姜黄鲜亮,以浓、强、鲜为其特色。制作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先经萎凋、揉捻或揉切、发酵、烘烤等工序制成成品茶。1937年秋,冯绍裘和郑鹤春两位到云南实地观察并调查茶叶产销情况,觉得凤庆县的凤山有着很适合茶叶的生长自然条件,于是开始试制红茶;1939年,第一批滇红500担终于试制成功了,先用竹编茶笼装运到香港,再改用木箱铝罐包装投入市场。

祈门红茶: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茶叶原料选用当地的中叶、中生种茶树“槠叶种”(又名祁门种)制作,是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精品。由安徽茶农创制于光绪年间,但史籍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陆羽的茶经。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

绿茶

碧螺春(绿茶):

有浓郁的果香味,这是它在绿茶中标签式的特征,因为碧螺春茶的种植是茶树和果树间种。其原产地在苏州昊中洞庭山,色艳,银绿,香浓,味醇,入口宛若鲜果。明前碧螺春:一牙一叶,满身毛,蜜蜂腿,铜丝条。

竹叶青(绿茶):

竹叶青茶,峨眉高山绿茶,归属于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竹叶青茶只在清明节前采摘,只选茶芽,采摘的新叶经过杀青,揉捻,烘焙等工艺制作而成。分为品味、静心和论道三个等级。

太平猴魁(绿茶):

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尖茶,产于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为尖茶之极品。其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清咸丰(1859),猴魁先祖郑守庆在麻川河畔的山中开出一块茶园,生产出扁平挺直、鲜爽味醇且散发出阵阵兰花香味的“尖茶”,冠名“太平尖茶”。猴魁茶界普遍认为“太平尖茶”是太平猴魁的前身。2004年,在国际茶博会上获得“绿茶茶王”称号。

日照绿茶:

中国茶叶最北方的茶场,由浙闽引种而来,被称为“北方第一茶”。板栗香,耐冲泡,叶底肥厚,回味甘醇,犹如北方人质埔坚实的本性。

四川蒙顶山绿茶:

两千年前的西汉,吴理真,这个被认为是中国有明确文字记载最早的种茶人,在此种下了七株茶树。

恩施玉露(绿茶):

核心产地为恩施市巴蕉乡。源自唐代的蒸青绿茶。茶师张文旗:蒸汽杀青,带来绿茶最为自然的颜色和最为纯粹的鲜美口感。茶叶吐露清香,化为松针的形状,是其最为标志的特点。日本鉴品师尾上祥太说:“与日本宇治玉露的海苔香气相比,恩施玉露变化更多,味道更加有层次感,第二、第三层的味道也很丰富。”

信阳毛尖(绿茶):

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其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

黄山毛峰(绿茶):

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每年清明谷雨,选摘良种茶树“黄山种”、“黄山大叶种”等的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

巴山雀舌(绿茶):

巴山雀舌是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主产名茶,属绿茶,外形扁平匀直,色泽翠绿,汤色黄绿明亮,香气鲜嫩,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绿鲜活,形似山雀之舌,尤以“色绿、香高、回甘、形美”四绝著称,先后荣获“中国文化名茶”、“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十大名茶”、“第六届茶博会金奖”等荣誉称号。

采花毛尖(绿茶):

属于绿茶类。产于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西部的采花乡。该县地处江汉平原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具有奇、险、美、全四大特色的国家森林公园“柴埠溪”,就坐落在五峰奇山河谷之中,距宜昌市90公里,是长江三峡旅游带的重点景观之一

乌龙茶

五夷岩茶:

是乌龙茶类中闽北地区的代表。三坑两涧,是五夷山神奇地貌中顶级原产地的标志。茶师范辉:原产地在五夷山风景区每,高山茶树被称为“正岩茶”,周边茶树被称为“半岩茶”。鲜叶“五不采”:老了不采,嫩了不采,下雨天不采,露水天不采,太阳太大了不采。顶级好茶基本上都在午后2-5点采摘。

肉桂(乌龙茶):

亦称玉桂,五夷岩茶的当家代表之一,外观小巧,叶片呈椭圆形,叶缘齿密而尖,香气霸道高扬,入口呈现刺激的撕裂感,带着桂皮的辛辣,回甘迅猛。此种独特口感被称作“岩韵”。

水仙(乌龙茶):

是五夷岩茶另一位当家,条索壮实扭曲,呈现出油亮的蛙皮状,色青或乌褐,香气青幽韵长,沉稳内敛,入口滋味绵柔,水感顺滑,兰花香浓郁,茶汤透出粽叶味道,醇厚显爽,回甘明显,女士喜饮。百年左右树龄为“老丛”,素有“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之说。

大红袍(乌龙茶):

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注重活、甘、清、香。

安溪铁观音(乌龙茶):

福建安溪,被称为茶都。西坪镇松岩村,乌龙茶制作技艺的发祥地。这处原产地,因铁观音闻名天下。乌龙茶(铁观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文礼讲究工艺的标准化和规模化;魏月德拥有传承百年的魏氏祖宅和三百年的母树,他坚守传统工艺,每天都会敬香,用灵魂去迎接茶,采用18道工序手工制作的传统铁观音,曾卖到18万元一斤。清香型铁观音,其形如螺髻蜻首,似蝉鬓云鬟;其色,青蒂绿腹,镶红衬肤;其香,馥郁芳馨,七泡过后,味如兰花,飘逸不绝,鲜爽,淡雅,细腻且丰富,醇厚也悠邈。独特的观音韵,抽象的口感定义。

罗汉沉香

产于四川蒙顶山。罗汉沉香兼有红茶和白茶的优点,独特的“果香樟韵”,滋味鲜醇高爽,果香清甜,樟香幽长浓郁,香气高雅持久。

黑茶

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得名。黑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属后发酵茶,主产区为广西、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等地。

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类:

湖南黑茶(茯茶、千两茶、黑砖茶、三尖等):

湖南黑茶原产于安化,最早产于资江边上的苞芷园,后转至资江沿岸的雅雀坪、黄沙坪、硒州、江南、小淹等地,以江南为集中地,品质则以高家溪和马家溪为最著名。过去湖南黑茶集中在安化生产,产区已扩大到桃江、沅江、汉寿、宁乡、益阳和临湘等地。湖南黑毛茶经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等五道工序而制造成。黑毛茶分为4个级,高档茶较细嫩,低档茶较粗老。一级茶条索紧卷、圆直、叶质较嫩,色泽黑润。二级茶条索尚紧,色泽黑褐尚润。三级茶条索欠紧,呈泥鳅条,色泽纯净呈竹叶青带紫油色或柳青色。四级茶叶张宽大粗老,条松扁皱折,色黄褐。湖南黑毛茶内质要求香味醇厚,带松烟香,无粗涩味,汤色橙黄,叶底黄褐。

湖北青砖茶:

青砖茶主要产于湖北的长江流域鄂南和鄂西南地区。已有六百多年的生产历史。它以海拔600-1200米高山茶树鲜叶为原料,经压制而成。

青砖茶主要产于湖北的长江流域鄂南和鄂西南地区,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以海拔600-1200米高山茶树鲜叶为原料,经压制而成。青砖的外形为长方形,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汤色红黄,滋味香浓。饮用青砖茶,除生津解渴外,还具有清新提神,帮助消化,杀菌止泻等功效。主要销往内蒙古等西北地区。以中华老字号“川”牌青砖茶为代表的湖北青砖茶在两百多年的俄蒙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俄万里茶道上的瑰宝。

四川藏茶(边茶)

藏茶是少数民族中近六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从古到今,按历史时期和各地风俗不同又称为大茶、马茶、乌茶、黑茶、粗茶、南路边茶、砖茶、条茶、紧压茶、团茶、边茶等。中国藏茶自唐朝有记录以来,已是千年古茶。是采摘于海拔在1000米以上高山,当年生成熟茶叶和红苔,经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后发酵茶。藏茶属于最典型的黑茶,它的颜色呈深褐色,又是后发酵茶。

我国黑茶始制于四川。雅安藏茶历史悠久,因产于雅安,唐宋以来畅销藏茶而得名,自古以来与藏民族以及我国西北部蒙、维、回、羌等民族同胞日常生活紧密相关。雅安为西藏及周边藏民聚居区生产小叶种全发酵砖茶,雅安藏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称黑茶、乌茶、边茶、边销茶、四川南边茶、四川南路边茶、大茶、雅茶等,民族同胞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深切感悟和体会。

《史记·周本纪》载,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南(四川)八部族贡武王荼(茶)”。《明史·茶法》:太祖朱元璋“诏天全六番司民,免其徭役,专令蒸乌茶易马。”乌茶即藏茶、边茶,天全即今雅安市天全县。 《西藏政教鉴附录》:“茶叶自文成公主入藏地”,即雅安所产龙团、凤饼茶,贡奉朝廷后作和蕃礼品带进西藏。之后,雅安藏茶源源不断输入西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唐、宋以来,朝廷先后行“茶马互市”、“榷茶制”、“引岸制”等策“以茶治边”,雅安藏茶迅速发展。《明史·茶法》:宋太祖“设茶马司于秦、洮、河、雅诸州,自碉门(今天全)、黎(今汉源)、雅(今雨城)抵朵甘、乌思藏(康、藏都司),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宋熙宁七年在雅设茶马司,位于今名山新店。世界屋脊高寒缺氧,强辐射,居民生活必须摄入高脂肪、高糖类食物以适应自然环境,藏茶成为调和和分解油腻、补充维生素的必需品。高海拔地区不产茶,所以要从汉区贩茶到高原,就形成了藏族生存的补给线(茶马古道、南路边茶),藏茶也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历代历朝都将藏茶作为替换战马和节制藏族同胞的锐器,曾一度使茶成为政治需要的砝码,到明代洪武年间最为严厉;新中国成立之后,少数民族地位提高,藏茶又成为连接民族友谊的桥梁;

因为西藏在历史上货币杂乱,加之社会形态处于农奴节段,以物易物是交易主流,藏茶按条(竹篾长条,有10kg/条、5kg/条)比值论价交易,又因为藏茶贮存越久,价值越高,藏族同胞把条茶囤积起来,成为西藏的时尚,往往在物质馈乏、经济萧条年代将条茶当货币使用;藏茶是各种制茶中最为耗时、最为复杂的流程茶类,一般要经过和茶、顺茶、调茶、团茶、陈茶等五大工序和三十二道工艺,约六个月左右,依古法炮制出品,标准藏茶褐黑有光,具有红、浓、醇、陈四绝特色。外形呈圆角长方形,表面平整、紧实,洒面明显,色泽棕褐。内质香气纯正,汤色红褐、尚明,滋味纯尚浓,叶底棕褐较老。

安徽古黟yī黑茶(安茶):

古黟黑茶产自黟县。黟县隶属于安徽黄山市,是古徽州六县之一,故也称“古黟”。黟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黟县是“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安徽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这两个非常著名的古村落就属于黟县。黟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生态产茶县。

云南黑茶(普洱熟茶)

广西六堡茶

陕西黑茶(茯茶)

酥油茶

林芝易贡茶场,海拔2200米,西藏唯一的高原茶场,中国茶叶最西部的原产地。

那蕉寨古树茶

邦马大雪山野生古茶园,是世界上海拔最高(3000米),面积最广,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原产地。那蕉寨族长传承人小龙女:“这里闭关修行着三位绝世茶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