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诊之问口味 传统中医 问口味是指询问患者口中有无异常的味觉。脾开窍于口,五味与五脏相应,故味觉的变化可反映脾胃和其他脏腑的功能盛衰。在《证治汇补·上窍门》中说:“肝热则口酸,心热则口苦,脾热则口甜,肺热则口辛,肾热则口咸。”其中的热有不同的含义。 问口味 中医问诊 一、口淡 指患者味觉减退,口中乏味,常伴食欲减退,属脾胃虚弱,或寒湿内阻。困脾胃阳气亏虚,运化腐熟功能低下,或寒湿内停,阴不耗液,故口淡不渴。 二、口苦 指患者自觉口中有苦味,见于实热证,尤以心、肝、胆火旺者多见。心烦失眠者,常有口苦,乃心火上炎;胆汁味苦,故肝火上炎或胆气上炎,皆可致口苦. 三、口甜 指患者口中有甜味,多与脾胃病有关。若口中甜而黏腻,脘闷不舒,舌苔黄腻者,为脾胃湿热。因湿热内阻,脾胃升降失职,浊气上蒸,故见口甜。若口甜而食少,神疲乏力者,为脾虚,因甘味入脾,脾气虚则甘味上泛之故。 四、口酸 指患者口中泛酸或有酸馊味,属肝胃郁热,或伤食证。若患者口中泛吐酸水,嗳气不适,脘腹疼痛者,多因肝火横逆犯胃,木郁作酸,故见泛吐酸水。若患者口中有酸馊味,口气酸臭者,多因暴饮暴食,损伤胃肠,食积不化,胃中浊气上泛所致。 五、口咸 指患者自觉口中有咸味,见于肾虚或寒证。因咸入肾,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又或肾阳亏虚,寒水上泛,皆可令口中有咸味。 六、口涩 指患者自觉口中有涩味,如食生柿,燥涩不适,属燥热伤津,或脏腑热盛。因燥热伤津,不能濡润口舌。 七、口黏腻 指患者自觉口中黏腻不适,多由湿浊困阻中焦所致。如脾胃湿热、食积化热、痰湿内盛等,皆可见口中黏腻不适。 ![]() 问口味 中医问诊 ![]() 可以看出,酸为肝胃郁热和食积,苦为心热和肝胆热,甘为脾胃湿热和脾虚,涩为燥热和脏腑热盛,咸为肾阴或肾阳不足。 ![]() SHUYAN 文字来源 蜀研组织部 图文编辑 蜀研宣传部 何相池 责任编排 蜀研宣传部 李雪柯 熊怡伶 图文发布 蜀研宣传部 何相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