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有钟南山,女有李兰娟。73岁的她,再度出征,驰援武汉!

 运营商段子手 2021-05-25

武汉疫情,牵动国人的心

一批又一批的援助队伍,开赴武汉

所有人当中,她最“特殊”

她年龄最长,73岁高龄

她学术最精,两院院士

她当过厅长,能打硬仗

她是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

她是奔着危重症患者而来

她要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

01

院士亲征  驰援武汉

2月1日晚,7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带领团队再度出征,驰援武汉。

武汉疫情爆发后,李兰娟在疫情一线不停奔波。这也是继2003年非典、2013年H7N9后,她再战防疫最前线。

说到疫情,很多人都已经能一眼认出来钟南山。

如果大家有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与钟南山一行的6人中,还有一位精神矍铄的女院士,她就是来自浙江大学的李兰娟院士,在2003年的抗击“非典”工作中,李兰娟教授就已经在参与,并且针对浙江省“非典”防治,提出并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措施,做出了重大贡献。

李兰娟,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目前国内感染病学科唯一的女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20年1月18日,受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委托,她与钟南山院士等一行6人去了武汉,并且听取了武汉的有关情况汇报,同时也查看了有关现场。

在武汉,李兰娟作为国家级专家,提出了对疫情的预判,尤其是武汉要采取“不进不出”措施、冠状病毒感染要作为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等重要建议。

1月20日上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李兰娟和钟南山参加了会议。会上,李兰娟就加强疫情防控与救治等提出具体建议。

1月22日,她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严格地“封城”。次日,国家就采取了这一措施。

1月24日,也就是除夕当天,73岁的李兰娟院士,在阖家团圆之日,匆忙奔赴北京,参加科技部紧急召开的关于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情况相关的科学研究部署会议, 

 

除夕当晚9点多,李兰娟才从北京返回杭州,晚饭来不及回家,就在首都机场吃了一份饺子。

据介绍,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院士,看到武汉确诊人数增加,2月1日主动向国家卫健委请示,决定带团队驰援武汉。

“我刚刚从北京回来,我个人已经向国家提出来了,我可以带队去支援武汉。”

——李兰娟

李兰娟院士,在国家最需要她的时候,在人民最需要她的时候,勇敢地站了出来,不顾自身安危,奔赴防疫第一线。

网友评论截图

很多网友,都纷纷受到感动,为他们点赞!

正如有网友所说:“疾病危害,关键时刻,生死度外,主动请战,向李兰娟院士致敬!”。

这一次,73岁的她,再度亲征武汉。

李兰娟说:“当前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进入关键期,武汉的医院里危重症患者比较多,病情严重,需要人工肝等支持治疗。浙江在抗击H7N9时,总结了一套经验。这次,浙江的危重症病人救治时,也用上了人工肝技术。浙江的经验应该应用到全国。这次去武汉,我们会把四抗二平衡这一套浙江经验带过去,希望武汉的危重症病人得到救治。”

这次紧急出征的医护人员一行一共9人,他们大多于当天中午十二点多才接到通知,紧急集结了感染科、重症监护室、人工肝等科室的精兵强将,都是重量级人物,都是奔着危重症患者而去的,就是为了抢救生命。

有浙江网友要夸一夸李兰娟院士和她的团队,目前浙江省疫情除湖北省外最严重,但没有一例死亡病例,因为全省的重症和危重症病人转到了她和她的团队所在的医院。

中午12时多,决定驰援武汉后,李兰娟院士马上匆忙回了趟家,简单收拾了一些随身行李。于下午2时15分赶回医院,和团队成员们汇合,准备出发。医院为他们准备的随行物资,包括一些日用品、食品以及医用外科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防护用品。

02

男有钟南山,女有李兰娟

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是中国的脊梁,倘若鲁迅先生在世也必将赞赏新时代的民族脊梁,李奶奶,钟爷爷就是这样的人。

这是一场关系国运兴衰特殊疫情战斗,涌现出以钟南山、李兰娟等为代表的脊梁式人物以疫情为重,带领专业团队与广大群众抗击病毒。

也有网友说,左院士钟南山,右院士李兰娟,与其称之谓院士,不如誉之为国士,敢于发大医国士之良知灼见,一能断论2019-nCoV人传人,二敢为天下先赴第一线救死扶伤。

她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人工肝的开拓者、感染微生态学领域的开辟者、传染病学的领军人物——李兰娟。在患者眼中,她是动人的天使;在同行眼中,她是令人敬佩的女中豪杰;在学生眼中,她是人生道路的引领者。

据公开资料,李兰娟,女,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绍兴,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

李兰娟院士承担了国家“863”、“973”、“十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20余项,获发明专利29项,软件著作权3项。主编出版了我国首部《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学》和教育部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著36部。

李兰娟院士是我国人工肝的开拓者,开辟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疗新途径。她深入临床一线,在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7N9流感等多次重大疫情的防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她首次提出感染微生态学理论,为感染防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她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近半个世纪,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为我国传染病诊治作出了重大贡献。她用挺拔又柔弱的身躯与死神对抗,抢回了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有人说她,其心若兰,心系苍生。

她以治病救人为自己的天职,无论非典还是禽流感,始终坚守在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线;她潜心国际前沿课题,从人工肝到微生态平衡、再到H7N9等重大传染病疫情研究,开拓了一片又一片的未知领域;她热心公益,无偿推广自己的科研成果,自掏腰包设立人才基金……

03

从代课老师 到赤脚医生

1947年9月13日,李兰娟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

绍兴人杰地灵,旧时出过鲁迅、蔡元培、钱三强等许多名人,但这和李家无关。

李兰娟的父亲很早就得了眼疾,没办法像正常人一样赚钱养家,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妻子身上。

李兰娟从小聪慧,十分喜爱读书。

1960年7月,13岁的李兰娟,从绍兴夏履中心小学毕业后,因为成绩优异,被保送到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

然而读到初二,著名的“三年自然灾害”愈演愈烈。

国家困难,李家更困难。全家人的生计,都靠李母一人卖山货维持,贫寒的家境,食不果腹的时代,使得李兰娟痛下决心,决定辍学。

中途退学,这对一个喜欢读书的孩子来说,是多么残忍的事。但无可奈何,她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地作别老师,离开校园。

班主任老师于心不忍,就出主意,让她先别退学,请一个月假,行李还留在学校,回家想想办法,实在想不出再说。

回到家中的一个月里,14岁的李兰娟,一边帮母亲干活,一边坚持自学。

后来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她终于得到了重返校园的机会,成绩出来后,她考得非常好。

从此,李兰娟省吃俭用,硬是靠着助学金,坚持读完初中。

参加全省统一中考时,李兰娟第一、第二志愿都填了中专。这是因为,懂事的她想尽早参加工作,这样就能帮妈妈分担生活的压力。

然而成绩揭晓,李兰娟考得非常好,直接被省重点中学——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中学(现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录取了。

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但考虑到家庭困难,李兰娟并不想去。

得知这一消息,教过李兰娟的绍兴一中班主任老师,怜才惜才,专程从绍兴城赶到夏履桥山沟,推心置腹,努力劝说她一定要去读高中。

李兰娟和她的家人,被老师的话说动了,于是她怀揣母亲给的5块钱,踏上了赴省城求学的道路。

没想到,省城消费高,李兰娟还未来得及完全熟悉杭州一中的校园,她带的5块钱就花完了,马上,如何填饱肚子,都成了大问题。

然而学校的大喇叭里,又一遍遍催促交学费,举目无亲的她,简直感觉走投无路。

幸运的是,天无绝人之路。

老师很快知道了李兰娟的实际困难,立即绐予解决,不但让她先领课本,减免学费,还发了助学金,让她不用为每天的伙食问题担忧。

就这样,李兰娟在学校关怀下,坚持读完高中。

学习成绩优异的她,高中期间,一直担任班长、团支书。如果没什么意外,她上大学那是板上钉钉的事。

可惜,意外还是来了。

那一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爆发,李兰娟还未参加高考,就被号召上山下乡。

作为曾经的班长、团支书,李兰娟虽年少,但觉悟很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去黑龙江接受“再教育”,但是,没被批准。

别无他途,她回了老家夏履桥村。

那个年代的高中生,已经算是知识分子,乡里就安排她到夏履中学做代课老师。

特殊的年代,阶级斗争为纲,每天起来搞运动,教学任务反而并不繁重。

李兰娟教学之余,注意到许多父老乡亲,因为长年从事体力劳动,患上了腰背疼痛之类的疾病,她便联系浙江省中医院学起了针灸。

短短数月,李兰娟将整本经络书背得滚瓜烂熟,并跟中医院老师学习了临床实践。然后利用业余时间,用针灸之术,为不少父老乡亲治疗了腰背疼痛。

教书三个月后,村里组建农村合作医疗,因为李兰娟会针灸,村民都推荐她做合作医疗的“赤脚医生”。

那个时候,代课老师每月工资24元,算下来,一天能赚8毛钱。而“赤脚医生”每天只有5工分,相当于一天能赚1毛钱。收入悬殊,家里又困难,怎么选?

思来想去,李兰娟发现自己还是更喜欢医学,于是选了“赤脚医生”。

虽然是医生,但因为加了“赤脚”两个字,地位就大不相同。农村的“赤脚医生”很不好当,不但资金有限,而且设备十分简陋。

为了以最少成本给群众治病,李兰娟急中生智,和几位懂草药的乡亲,亲自跑山上采药。半年多时间里,认识了几十种药材,哪些能治什么病,都烂熟于心。

做“赤脚医生”的日子里,全村400多户,无论哪家有人生病,李兰娟都会风雨无阻、披星戴月地上门诊治。

曾经有一次,村里年轻媳妇忽然要分娩,尚未结婚的李兰娟,还硬着头皮当起了临时“产科医生”。

很多群众喝了李兰娟“零成本”煎服的草药,都反映效果很好,对她十分感激,由衷表示祝福:李医生,好人呐,好人有好报!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祝福也是很准的。

1970年,因为“赤脚医生”干得很好,深受群众爱戴,23岁的李兰娟,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深造。

临行前一天,淳朴的乡亲们为了表达对李兰娟的感激之情,自发组织前来给她送行,而李兰娟却热情地邀请乡亲们再去山上和李兰娟采一天草药,作为临行的送别礼。

04

潜心钻研 攻克难关 

她终于踏入了医科大学的大门,在这里她如饥似渴地学习,努力地充实自己。

 

1972年4月,李兰娟25岁时,在学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3年6月,26岁的李兰娟,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因为成绩优异留校,被分配到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

在浙大一院,她被分配到感染科工作,这里终日和重症病人打交道。上世纪80年代,全国重型肝炎病死率高达80%,目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相继离世,刚刚开始行医生涯的李兰娟再度体会到医者面对病魔的无力。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兰娟仿佛看到了打破“死亡魔咒”的希望:一位患有重症肝衰竭、昏迷不醒的病人被送到病房,在经过血液过滤透析等一系列“死马当活马医”的治疗后,患者奇迹般地苏醒,并逐渐康复。“血液净化技术会不会对治疗重型肝炎有帮助呢?”初生牛犊不怕虎,从这里起步,李兰娟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肝炎治疗的难题之中。

研制设备换了一茬又一茬,共同创业的同事们离开了一批又一批。在一些人“异想天开”的冷嘲热讽和好心人的规劝之后,李兰娟和她的团队依旧努力钻研了10多年,终于创立一套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这套完整的技术规范和治疗方法,使急性、亚急性重症肝炎治愈好转率从过去的11.9%一举提高到78.9%,慢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从15.4%提高到43.4%。

如今,以她名字命名的“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已经成为全世界医治人数最多、治疗技术最为成熟的人工肝系统,2005年,李兰娟成为国际上最大的人工肝科研联盟的主席。2013年,以她为第一完成人的“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作为我国人工肝的开拓者,传染病学领域的领军人物,2005年11月,58岁的李兰娟以中国传染病学第一人的身份,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05

担任厅官 抗击非典

1998年3月,51岁的李兰娟出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党组书记,一干10年。

2003年时,声势汹涌的“非典”(SARS)爆发,56岁的李兰娟,作为卫生厅厅长,对浙江省“非典”防治应对十分给力。

浙江出现SARS病例的当天早上5点,浙江省卫生厅便向社会及时公布。而在当晚,杭州就对密切接触病人的1000多人,进行了就地隔离。

当时,人们对这种新型传染病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社会上一度有不同看法,质疑一时间隔离这么多人,是不是小题大做。

事后证明,这方法行之有效,且是必须做的。

由于早期传染源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浙江没有发生医务人员感染事件,也没有出现“二代感染”的病例。这一经验,被央视等媒体进行了专门报道。

更厉害的是,在浙江发现首名SARS病例的48小时内,李兰娟率攻关小组检获了病人的病毒特异性核酸,成为最早分离到SARS病毒的单位。

后来在对SARS病人的治疗过程中,李兰娟竭力倡导,对激素、抗生素的使用要克制谨慎,只在关键时刻进行合理应用。

SARS十周年纪念时,医学跟踪发现,曾在浙江治疗的SARS病人,没有一人出现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后遗症。

此外,李兰娟还承担了手足口病、地震灾后防疫、甲型H1N1等传染病诊治研究任务。

尤其在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救治研究中,首创“四抗二平衡”疗法,为中国传染病诊治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国内外高度评价。

2006年11月,59岁的李兰娟,担任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主席。

2007年开始,李兰娟又担任中国卫生信息学会第六、七届副会长。

在浙江省卫生厅厅长任内,李兰娟非常重视农民健康,有这样三件创举,值得全国推广:

一,每两年为农民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

让医院闲置的X光机、B超机等运转起来,这样,病人病情可以及早发现,群众和国家所花的医疗费用,也就在无形中降低了。

二,全面推进浙江的合作医疗。

每人每年支出40元,生病时选择在社区看病,可以报销50%。这样一来,社区医生接触到更多病人,医疗技术得到提升,农民健康也有了保障,一举两得。

三,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当时村民每人每年支出15元,就可以享受责任医生免费上门服务4次。包括三大方面12项公共卫生服务。


06

培育希望 激励新人

除了“农民健康工程”,李兰娟团队还推进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程”“社区健康促进工程”“科教兴卫工程”“强院工程”和“中医药攀登工程”,等等。

为了响应国家“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号召,李兰娟和丈夫郑树森还从两人名字中各取一字,成立了树兰医疗集团,探索医改新模式。

并创立了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理事会,设立了树兰医学奖,每年对在医学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中国国籍(含港、澳、台地区)杰出科技人才进行奖励,以此培育国际一流的医学科学家。

2014年至2019年11月,树兰医学奖共组织6届评奖,共有70人获得该奖,其中杰出贡献奖1人、医学奖12人、青年奖57人。

值得称道的是,这个奖不仅仅是荣誉,获奖者还能获得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以第6届树兰医学奖为例。

2019年11月16日,颁奖典礼在杭州举行,柏林Charité医科大学保罗·乌利齐·文树德教授荣获“树兰医学杰出贡献奖”,获奖金100万元人民币。

张伯礼院士、尚永丰院士荣获 “树兰医学奖”,每人获奖金50万元人民币。

董海龙、任善成、郭国骥、杨海涛、郑元义、张英梅、张永辉、雷晓光、袁泉、王大燕等10位青年才俊摘取“树兰医学青年奖”,每人获奖金5万元人民币。


这对我国的医疗事业来说,对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来说,显然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次武汉“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大家都很感叹,说钟南山院士都84了,李兰娟院士都73了,如果再过几十年,再有大疫情,他们还能再战吗?

不用怕!

我们担心的,院士们都想到了,希望就在“树兰医学奖”培育的,这几十位“国际一流的医学科学家”当中!

07

模范夫妻 院士伉俪

刚才提到李兰娟的丈夫叫郑树森,这也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郑树森,肝胆胰外科、肝移植学家。我国器官移植以及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包含肿瘤生物学特性的肝癌肝移植受体选择标准——“杭州标准”、创建了成人活体肝移植技术体系和低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核苷类似物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方案。

1950年,郑树森出生在模环乡上向塘村西山岗自然村。小时候家境贫寒,全家人住的是三间茅草屋,但父亲千方百计让他读书。

1968年高中毕业,郑树森回乡当了赤脚医生,与乡亲结下了很深的情谊。1973年,他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1986年获外科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华西医科大学博士学位。他刻苦钻研生命领域里的难点,不懈的追求与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他实施了亚洲最小的肝移植患儿活体移植手术,刷新了肝肾联合移植中国纪录……

一位是传染病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一位是多器官联合移植事业的开拓者。李兰娟和丈夫郑树森,一家双院士,是我国科学界少数的几对院士夫妻中的一对。


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专访

说起院士伉俪,李兰娟曾经的学生王保红用四个字评价:“医学狂人”。有多狂,用李兰娟自己的话为证:“经常是他在台上做手术,我在实验室讨论问题,弄到半夜一两点是常事。”

每天上午8点准时到达医院,深夜一两点钟回家,这就是这对院士夫妇的常态。虽然在同一家医院工作,但两人一天中唯一的交流时间就是起床后到抵达医院前的这一点点时间。“早餐是我们俩一天中唯一在一起吃的一顿饭”,李兰娟说,即便这样,他们也很少讨论家庭琐事,更多的话题是围绕类似“有个病人病情危重,我今天要给他做器官移植”“下午有个学术报告要发言,我中午飞机去北京”的内容展开。

因为研究主业上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医院,夫妻俩有时也通过电话联系。遇到人工肝技术仍然无法治疗的肝衰竭患者,她会把病人转给郑树森,请他考虑肝移植;而郑树森在收治一些重症肝病患者时,也会根据病情推荐他们先去尝试人工肝治疗,“肝移植毕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夫妻间的转诊常常让病人觉得很幸运,因为“一下子有两位院士给自己看病”,而更加合理对症的治疗方案,也使得不少患者得以奇迹般地康复。

对医学临床和科研的全身心投入,造就了这个院士家庭不同于其他普通家庭的生活模式。家里的琐事全部由李兰娟高龄的母亲一手操持;两个儿子从小学会独立,大儿子更是扮演起家长的角色。“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骑着自行车,后座上坐着弟弟,每天接送上学,风雨无阻。这在当时成为学校的一道风景线。”李兰娟既为孩子骄傲,又为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而惭愧。

除了狂热的工作,这对院士伉俪也有着不为人知的温情和浪漫。2015年5月1日,是他俩结婚40周年的纪念日,夫妻俩约了三五亲友简单地吃了一顿饭。“你们可能想不到,我们的新婚第一夜是怎么过的。”李兰娟笑着向大家抖包袱。

1975年5月1日,李兰娟和郑树森正式结为夫妻。他们在家中举办了简单的仪式,就在此时,突然接到电话,说郑树森父亲的身体状况不好,夫妻俩连夜往回赶。由于当时没有直达老家龙游的火车,他们就在金华火车站中转过夜。“我们把铺盖往地上一铺,就这样在火车站度过了新婚第一夜。”回想起来,李兰娟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条件虽然艰苦,内心却很甜蜜。”

虽然工作忙,他们却从未忘记孝顺对方的父母。郑树森在香港读博的时候,恰巧碰上公公重病,李兰娟怕丈夫分心没敢告诉,自己悄悄跑回去,整整一周时间陪侍身边,亲自为公公打针挂水、诊治病情,一口一口地喂公公吃自己精心熬制的稀饭,直到全部康复才放心离开。而李兰娟的母亲在90高龄时两次骨折,则是郑树森亲自拍板实施的手术。

工作之余,李兰娟的最大爱好是看电影,看越剧,可结婚40年,她却从未去电影院看过一场电影。先生喜欢婺剧,于是,婺剧就成了她最大的爱好。“只要有时间,我都尽可能陪他去看,虽然几乎每次都会迟到。”李兰娟笑着说。

对于丈夫郑树森,李兰娟不吝赞美之词。“他的手很巧,技术精湛,是外科的一把刀;关键时刻比较有思路,对医院的管理也很放手;他还很有爱心,因为自己出生清寒,遇到家境贫困的重病患者,他常常自掏腰包,还想尽办法为患者减免医药费……”

当然,在李兰娟看来,先生也有缺点:常常找不到家中的东西,炒青菜不放油只放水、下锅的时候也不等水开……虽然有时也拿这些开玩笑,但她从不真的介意。

对于妻子李兰娟,郑树森也满是赞誉:虽然称不上贤妻良母,一年只在大年三十做一顿饭,家里什么家务也不做,整天把心思扑在工作上,他却从来没有怪罪过。“我们几乎从不吵架”,郑树森说,晚上工作到再晚,他也会等妻子一起回家。“或许只有这样无数次的风雨同舟,才会有今天的相濡以沫。”

当被问到夫妻之间最理想的状态是什么时,李兰娟不假思索地回答:“志同道合、互相关心;彼此支持、相互理解。”

在人生道路上互相扶持,彼此温暖。他们,还将继续这样走下去。

08

生命不息 创新不止

在研究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过程中,李兰娟和她的团队发现,肝病的发生和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正常人肠道内的有益菌数量超过有害菌,而重症肝炎病人则相反,也就是说,如果肠道内的“坏细菌”大大超过“好细菌”,则可能对肝脏产生致命性危害。

“在我们每个人的肠道中,有重达一公斤的细菌。细菌的数量是人体细胞数量的10倍,总的基因数是人体基因数的100倍。如果能彻底搞清楚这些肠道细菌的奥秘,或许就能解开重症肝病的发病机理。”李兰娟说。

今天,微生态学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热点。但20年前,当李兰娟决定投身微生态学研究时,没有人看好她,甚至有人私下认为“这样的研究看不到希望”。李兰娟在微生态领域的第一个博士生吴仲文清晰地记得,在微生态研究的初始阶段,仅厌氧菌的培养就难倒了大家。吴仲文回忆说,他的境遇甚至被许多同学所同情,因为投入这样一项“没有希望的研究”,他的博士毕业论文都可能成为难题。

然而,正是在无数次的失败中,李兰娟带领学生摸索出了门道。最近,她又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通过宏基因组的全基因测序,进一步探索肝病微生态的规律。

短短20年,从研究空白到领跑全球,李兰娟团队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微生态领域研究的国际地位。今年3月,在卢森堡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微生态联盟大会上,李兰娟出任大会主席,这也是中国人乃至亚洲人第一次当选这一领域的主席。

和一些从事科研的人不同,她的工作区域布局独特,楼下是病房,楼上就是实验室。将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有机结合,凭借着这一法宝,李兰娟在科学探究之路上屡创奇迹。

她通过对H7N9病人体内病毒和活禽市场禽类粪便中病毒的比对研究和基因测序,得出基因吻合率高达99.4%的结论,在全世界首次证实人感染的H7N9病毒来源于活禽。她据此向国家提出关闭活禽市场的建议,使得禽流感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她将此前的人工肝技术和微生态平衡原理用于H7N9病人的治疗,创建“四抗二平衡”的治疗方法,一次又一次地将危重病人从死亡线上救回,使浙江重症患者的病死率比全国低40%。她通过机理研究,快速研发出H7N9的诊断试剂和疫苗,结束了我国禽流感疫苗依靠国外进口的历史。

“目标坚定,行事如风。”李兰娟的同事和学生这样评价她。在位于16楼的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挂着一幅摄于2014年元旦零时的照片。虽然已是深夜,但照片里的李兰娟和她的学生们却面无倦意、斗志昂扬。“我们在实验室迎来2013年的新年钟声,2014年依然如此。受李老师工作精神的感染,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敢懈怠。”实验室副主任李君说,他们挂起这幅照片的寓意是,“学习李老师的执着精神,一生一世(谐音1314)呆在实验室”!

“创新,永远在路上。”2015年,李兰娟的科学探索之路仍然没有丝毫停歇。由她所在的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领衔,协同清华大学生物芯片国家工程中心、香港大学新发突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CDC传染病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共同组建的浙大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申报成功。作为我国所有科学前沿中,唯一的医学类协同创新中心,这里汇聚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6位国际学术大师和16个院士。“在传染病防控领域,我们还大有可为”。李兰娟摩拳擦掌、踌躇满志。

09

2月2日凌晨4:40,李兰娟带领团队一行5人先行抵达武汉。稍作休息后,立即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展开工作。

李兰娟院士表示,这次去打算长期奋斗,自己也没有考虑什么时候回来。

让我们祝愿这场武汉战役

取得辉煌战绩!

武汉加油!中国必胜!

坚持推文不易

您的赞赏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赞 赏


小手一抖,立马转走!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