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种眩晕病真叫人苦恼,反复发作且“来无影去无踪”

 rwm1110 2021-05-25

转头、扭身本是简单的动作,可对65岁的朱叔叔来说却是一种奢求。两年前,他开始莫名其妙感到眩晕,在站立左、右转头时或跑步运动气促时尤其容易出现。一开始不多发,三五天晕一回,每回几秒钟就过去了,之后也没有哪里不舒服。

图片

近两月来,朱叔叔的眩晕病越来越频繁了,虽然每次发作只有几秒钟,但是频率比以前明显增高,有时还有耳鸣的感觉。每天发作几十次,有好几次差一点摔倒,发作前无征兆,发作后也没有哪里不舒服。辗转了几家医院,朱叔叔的眩晕病都没有确诊。于是,他来到长沙市第一医院眩晕专科门诊找到了眩晕专家余孝君。

图片

经过详细检查,余医生发现折磨朱叔叔的眩晕症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它的名字叫前庭阵发症。确诊后,朱叔叔通过规律服用得理多(卡马西平)药物后,眩晕发作的频率明显减少,程度也明显减轻。1个月后来复诊,朱叔叔的眩晕就再也没有发作了。“终于可以自由转头、扭身了,也不必担心摔跤了!”朱叔叔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余孝君提醒,当遇到反复发作性、短暂性、刻板性眩晕,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且病情反复又排除其他相关疾病时,应考虑前庭阵发症的可能。

什么是前庭阵发症?

前庭阵发症曾称失能性位置性眩晕,该病以短暂发作的旋转性或非旋转性眩晕,发作时常伴姿势步态不稳、耳鸣及其他前庭蜗神功能受损症状,普遍的说法是第八对颅神经与小脑前下动脉交互压迫引起前庭神经和蜗神经阵发性异常放电,从而出现功能障碍,造成听力减退、耳鸣、眩晕等,其它也有说法认为它是中枢性病变,其症状由脑神经核及其以上部位病变并引发神经兴奋性增高,或由于丘脑-皮质投射水平或皮质水平功能失调造成传出抑制减弱引起。

图片

前庭阵发症的临床表现

前庭阵发症的临床表现因受累的神经不同而表现不一。当病变位于前庭神经时引起眩晕发作;耳蜗神经受损时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听觉过敏等;前庭和耳蜗神经同时受累时,前庭和耳蜗症状同时出现;压迫面神经时,可伴有同侧面肌抽搐。

多数患者发作时仅有单一症状,即眩晕或眩晕伴不稳感。发作时以旋转性眩晕或位置性眩晕短暂发作为主,一般来说发作持续时间非常短暂,很刻板,可以数秒,发作频率差异很大,从每月数次、每天数次,最多甚至达到每天数百次,多数情况下休息后自行缓解。

如何诊断前庭阵发症?

目前,前庭阵发症的诊断过程中并无特异性检查方法,且发作间期的神经系统检查和前庭功能检查也多数正常,其诊断主要以依靠病史及排除诊断为主,当眩晕具有以下特点时,需考虑前庭阵发症的可能:

图片

1

至少有5次以上自发的旋转或非旋转性眩晕发作;

2

发作持续时间<1分钟;

3

症状刻板;

4

眩晕发作为自发性或由一定头位诱发,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有效;

5

不能用其他诊断更好地解释。

需要指出的是,眩晕发作次数越多,以及发作持续时间越短时,前庭阵发症的可能性也越大。

如何治疗前庭阵发症?

应用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等抗癫痫药物可治疗前庭阵发症,且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突触传递减少有关,此类药物可降低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减少神经冲动的发放,产生抗癫痫、减少眩晕发作的效果。

对于抗癫痫药无效或不能耐受手术药物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微血管减压术缓解眩晕,手术效果成功率较高。需要指出的是,患者的眩晕史和听力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受累程度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一旦患者听力受累,即便再行微血管减压术也难以有效改善听觉。因此,当发现前庭蜗神经与血管交互压迫时,建议及早行微血管减压术,以防止患者出现前庭功能及听觉的永久性损害。

图片

 余孝君提醒   

极少部分患者服用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后可能会出现粒细胞减少、骨髓抑制、肝功能不全、剥脱性皮炎等严重不良反应,因此服用该药之前,建议完善相关基因测序检查。

眩晕诊疗中心介绍

长沙市第一医院眩晕诊疗中心由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影像科、脊柱科、康复科、精神心理等多学科团队组成。拥有国际上先进的眩晕诊疗设备(眼震视图、甩头仪、电测听等)。在神经医学中心王爱民主任、谭红主任及神经内科二病区柳四新主任的指导下,由余孝君副主任医师牵头的团队,率先在省内开设了眩晕专病门诊与病房,科学评估、精准治疗眩晕,已与国内知名眩晕诊疗中心建立交流合作平台,开展眩晕症相关研究,是集临床诊治和科研为一体的眩晕诊疗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