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这个让鸽子信神的实验,让我明白了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肯定式教养 2021-05-26

本章是《用反馈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的第19章,本章揭示的是我们这个专栏的理论基础。

相信每个父母都关心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内驱力,让孩子积极主动的学习,但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显然都不知道如何具体地做,或者说尽管知道如何做,但是操作起来却很难。

在过去我也一直为这个问题头疼,直到我看到这个让鸽子信神的心理实验。对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内驱力,我突然有了新的领悟,发现了在我看来目前最靠谱、最具普适性和可行性的方法。

让鸽子信神的实验

你认为鸽子会信神吗?

你肯定会觉得不会,鸽子怎么可能会信神呢?这种精神活动应该只有人类有才对。

一直以来,无论你的智商多高,多么相信科学,但是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迷信行为。还记得前些年闹得风风火火的王林大师吗?连我们的马云同志都跟他有亲密的合照,就更不用说我们这些普通人了。

无论是谁,在求学、工作或者是结婚生子中,都会表现出一些迷信行为,比如说买房时讲风水、结婚时讲究时辰等等,相信冥冥之中有一股什么的力量会影响我们,简单的说就是有相信有神灵。

肯定很多人跟我一样,觉得这种迷信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其他的动物是不具备的,更不用说什么鸽子了。而有这么一位心理学家却靠一个实验推翻了人们原有的认知,这位心理学家就是斯金纳。

如果你认为这是人类特有的行为,那么我将给你一只迷信的鸽子——斯金纳

斯金纳是心理学史上一位非常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对行为心理学的发扬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什么?你不知道什么是行为主义心理学?那这位行为主义创始人的名言你肯定听说过: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华生

简单地说,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只是个体为适应环境而做出是适应性反应罢了。正因为这种观念,华生才猖狂地说出上面的言论。从理论上来说,他只要创造合适的环境,确实可以达到他的目的。

而斯金纳也是行为主义理论的坚定支持者,他要创造一个迷信的鸽子其实也是为了证明行为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那斯金纳是如何操作的呢?

斯金纳在此实验中借助了他设计的“斯金纳箱”,并且对斯金纳箱做了特别设计,使得箱中每隔15秒就落下食物。换句话说,不管鸽子做出何种行为,每隔15秒它都可以得到一份食物。

然后斯金纳找来8只鸽子放进斯金纳箱,每天让它们在里面呆几分钟。这放进斯金纳箱前,这8只鸽子都少量投喂食物,为的是增强它们实验时寻找食物的动机。几天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8只鸽子中有6只产生了非常明显的特异行为,而这些行为在实验之前是没有观察到的。

一只鸽子在箱中做逆时针旋转,每两次强化之间转动2 -3圈;

另一只鸽子不断地将头撞向箱子上方的一个角落;

第三只鸽子表现出一种类似上举的重复行为,似乎头上顶着一个看不见的杆子;

还有两只鸽子表现出类似钟摆的行为,它们头往前伸,并且从右向左来回大幅摆动

还有一只鸽子不断地向地面啄击,只不过不接触地面。

虽然食物的获得跟鸽子的行为之间没有联系,但是它们好像觉得自己这样做就可以得到食物。换句话说,它们变得迷信了,信神了。

就这样,斯金纳通过简单的控制,成功地培育出一批信神了的鸽子。

我们再联想培养孩子的学习,既然斯金纳利用行为主义理论都可以培养出信神的鸽子,那么借用此理论培养出主动学习的孩子不应该也可以吗?


利用行为主义培养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利用行为主义都可以让鸽子信神,就更不用说培养出孩子的学习内驱力了。而且这种方法是最靠谱、最具普适性和可行性的方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行为主义的控制方法是可复制的。

在行为主义看来,人的行为只是适应环境的产物罢了,因此我们只要构建合适的环境就可以促使孩子主动学习。这种方法是完全可以复制的,就像斯金纳让鸽子信神的实验一样,任何人按照他的步骤,几步操作下来,都可以培养出信神的鸽子。

换句话说,只要我们找到一种可以促使孩子主动学习的环境,那么这种方法就可以大范围地普及,人人都可以复制使用。你也不需要有多高的知识,也不需要懂什么理论,只需要照章操作就是。这就好比给你一个电饭煲说明说,只要你按照步骤一步步来,就可以操作电饭煲。所以我说这样的方法是最靠谱、最具普适性和可行性的。

这不像现在很多专家、大V说的培养孩子内驱力的方法,他们关注孩子的内在,主张从内在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比如说激发孩子的理想、给孩子设置恰当的目标、让孩子获得学习自主感、胜任感等等。

这样的方法不能说不对,用好了也确实可以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但是操作难度太高了,因为每个人的内在思想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父母根据孩子情况具体调整,因此也就注定了只有理论而没有具体的操作步骤,我们不可能复制别人的成功经验。这对父母的水平要求太高了,大部分人是无法做到的,因此这样的方法也就没有意义。

综合比较,你说哪种方法更具可行性和普适性?显然是利用行为主义理论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内驱力是最靠谱的。

那对于借助行为主义培养孩子学习内驱力来说,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环境,来促使孩子产生学习内驱力。这就像斯金纳让鸽子迷信一样,“斯金纳箱”这个环境设置才是关键。

那如何构建一个培养孩子学习内驱力的环境呢?有没有这样的方法呢?

有,而且我已经发现了,不然我也不会创建这个《用反馈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专栏了。具体的方法大家可以观看我专栏的第17章《这是培养孩子学习内驱力的最可行方法,只需要父母坚持3个月》。就像这篇文章说的,只要坚持3个月,就可以大概率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这个具体的理论和方法都是我提出的,整个全网你都找不出第二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