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一生被幽禁,脱困时却突兀去世,后人难以考究

 综合历史 2021-11-17

是人就会有犯错的时候,就算是皇帝也不例外,汉人最后一个皇朝,大明,在初期也发生过动摇国本的事,其实与皇帝朱元璋有很大关系。明太祖朱元璋,出身不好虽然很关心爱护百姓,在民生方面做得不错,但在很多方面是有欠缺的,尤其文化不高,处理事情上较为独断,因此明朝初期出现过许多问题。

比如历史上的“靖难之役”一事,如果朱元璋还在位,或者他还年轻,也许能把许多问题镇压下去,之后再慢慢解决。太子朱标是朱元璋的心头肉,却太过名薄在迁都一事中去世了,在某种望子成龙的心理下,朱元璋没有让他的儿子继位,而是让朱标的长皇孙朱允炆作为继承人子。

本来朱标作为长子,坐上太子的位子合理,能力上也过得去,作为兄长为人仁厚,虽然不一定能当好皇帝,但兄弟们也服气,但让朱标的长子朱允炆,再继位太子之位,就已经让很多人心里不满,这是一个导火线。

朱元璋曾经的想法是,把儿子们分封出去,也就是所谓的就藩,想他们为大明王朝守卫一方国土,这样的布置合适,朱标作为皇帝的情况下,因为朱标在兄弟们中威望颇高,每个人对他都很信服,但朱标去世得突然,而朱元璋自己封的藩王,也只有朱元璋这父亲能镇压住。

可惜,人总有老去的一天,皇帝也不例外,在朱元璋意识到藩王的危害时,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而当时给予希望的朱标去世太早。如果朱标顺利继位,一切顺理成章的情况下,用两三代人的时间,这个问题未必不能解决。

人生之事十有八九并不如意,在朱标的长子继位登基后,也许是大臣们的提议,也许是在父亲朱标的耳濡目染下,自己意识到的原因,但是朱允炆还是太年轻了。在皇位都还没坐热乎的情况下,他急匆匆宣布削藩,等于亲手把导火线点燃,终于引发了燕王朱棣的叛乱,史称靖难之役。

但是朱允炆太过心急,反而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其实朱元璋已经给孙子铺好了路,但是朱允炆登基后,便开始削藩王,已经废了几个王叔,在朱棣用儿子作为质子的情况下,还不愿意放手。藩王中有几个在朝中的威望不敌,对朝廷也有功勋的,朱棣便是其中之一。朱允炆见剩下几个藩王一时间拿不下,便转头打压功勋武将们,这一手更是刺激到许多人的底线,因此朱棣的造反才如此顺利。

朱棣的造反,其实造成的伤亡并不大,更多的是与拥护他的武将权臣里应外合,用了很短的时间便夺帝成功,在朱棣攻入皇宫后,按历史记载,朱元璋居住地一带起了大火,朱允炆与长子下落不明,独独留下次子朱文圭,这里面的道理懂得都都懂,小编就不解析了。

朱棣也许不杀朱文圭,其一是因为名声的问题,因为这会显得自己太过狠辣。其二也许是朱文圭太过年幼,仅仅两岁还是个孩子,并且再怎么说也是朱家的后裔,因此放了他一马,一直幽禁在广安宫,这一禁便是五十余年。

期间发生过很多事情,大明的皇帝也换了几任,直到明英宗朱祁镇夺回皇位期间,几乎被囚禁一生的朱文圭,成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头子,朱祁镇有过此类经历,感同身受之下非常可怜朱文圭,并命人释放朱文圭,还对其大加赏赐。

但是朱文圭过了五十余年的囚禁生活,从未与外面的世界有过接触,脱困后还未来得及享受生活便去世了,他死的突围,让人难以揣摩。

朱文圭与社会脱节太长时间,对很多东西都不懂,连牛马都不认识,一生没有婚配,也没留下子嗣后裔,在史料上也无记载,因此除了当事人,虽觉得可疑,但对他的突兀去世难以考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