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心正举:孔子论孝

 云语禅心 2021-05-27

教育的教字就是一个孝、一个文,这说明教育是以孝道为根本内容和目标的。

孝在最原始的文字、在卜辞里的形状像一棵树。树上面枝繁叶茂,上面有枝叶,底下是根。不管你枝叶多么复杂,多么繁多,你都根源于一个根。

正心正举:孔子论孝

孔子认为,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应该说就是以孝治天下。

什么叫做“孝”呢?1、依礼行孝

论语中孟懿子问:“怎样才能算做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仪。”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当父母活着的时候,应按一定的礼节侍奉他们;他们去世了,应按一定的礼仪要求安葬他们、祭奠他们。”

2、老者安之

孔子的理想很简单,就三句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孔子的志向就是希望做到能够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孔子先不去谈要怎样建设家国社稷,怎样建立大功勋,而是说让我的老人都可以安顿了,让我的朋友对我可以信任、托付,让孩子们觉得我这个人是值得追慕、缅怀的,如果我的存在能够让这三种人心中有这样的寄托,也就够了。在这里面,摆在第一位的是“老者安之”。

正心正举:孔子论孝

3、敬爱之心

论语中还有这样一些记载给孝

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和马,也都能得到人的饲养;没有对父母的一片敬爱之心,那养活父母与饲养狗马还有什么区别呢?”孔子认为,孝不仅是肉体上对父母的养活,比如日用方面的奉养,更重要的是要在这种奉养中加进敬爱之情,使父母得到物质享受的同时,还能得到精神享受。

正心正举:孔子论孝

4、婉转相劝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婉转的劝说他们。如果父母不听取自己的意见,仍然应该恭敬的对待,不要触犯他们,虽然忧心操劳,但不要怨恨他们。”

5、及时止错

宋程朱理学以后,便出现了“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的古训。这句话有点唯心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尽孝道尤其注重理性,曾参的例子很能反映这点。

一天,曾参父子在锄草。地里面种的是瓜,曾参不小心,一下把瓜秧给锄断了。曾参的父亲脾气特别暴躁,当他看见曾参把这个瓜秧给弄断了以后,就大怒冲过来了,拿起棍子冲着曾参就是一棍子。曾参也不跑,就让父亲打。一棍子打上去,曾参应声而倒,一下就晕过去了。曾参醒过来,父亲还在那。他对父亲恭恭敬敬地说,儿子不孝,惹你生气了。邻居都说曾参是个大孝子。但这件事情传到孔子的耳朵里,孔子听了非常的生气。他跟其他学生说,你们去转告曾参,说他不孝,我不再认他这个学生了。曾参听到之后感到很奇怪。怎么说我不孝呢?他就来见孔子问错在哪?孔子说,你父亲下这个狠手打你,有可能会把你打死。如果把你打死的话,你父亲会被官府给抓起来,你父亲就等于犯罪了。所以你就让你父亲这么打你,让你父亲犯罪。造成这个后果,你这才是不孝。如果你孝顺父亲的话,你应该赶紧跑,别让你父亲犯这个错误。别让他因犯这个过错被官府抓起来,别让他承受丧子之痛,这才是真正的孝。实际上这个故事就表达这样一个信息:满足父母的合理要求,及时制止他那些不合理的东西,阻止他一些不好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孝。

6、谨慎的推己及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儒家的孝不是一种狭隘的道德。我只爱我的父母,我只尊重我的父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就是自己要立足,也让别人立足;自己要通达,也让别人通达。

能近取譬,能就自身打比方,也就是推己及人的意思。孔子认为仁主要是对自身的道德约束,推己及人是谨慎而行的。实施教化的根本在于奉行孝道,只有一个人先修身齐家之后,满足孝道要求后才有资格推行自己的品德,对别人实施教化。否则就会容易出现偏差,连自己的小家也侍奉不好,单凭自己的一厢情愿就要强加给别人不完全、不成熟的东西,那不是圣人行为,那样的博施济众只能是病态的想法和行为,不是说连尧舜都难以做到,而是说尧舜在这方面都是病态的。

还是在《论语》同样的章节,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日“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讲推己及人的语境是子贡问处世哲学,它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在于谨慎,它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在于一个“恕”字。人与人之间,能够做到仁,推广孝道,其实只有一个字“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正心正举:孔子论孝

7、始终忧虑

《论语》还讲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还在,你不要跑到很远的地方。你就是去远的地方,你得有一定的地方。有一定地方好告诉父母。让父母知道你在哪?别让父母内心着急。孔子还讲过“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年迈,身体可能一天不如一天了,各种各样的病也找来了,所以你对父母的身体要注意。

痴心父母古来多,父母的痴心在于对孩子始终忧虑,我们从呱呱坠地起,父母就开始了担忧的历程,小时候担忧千万别闹病,要健康成长,长大了担忧学业,怕学不好,考不上好的大学,毕业了,担忧找不到好的工作,工作了,担忧婚姻无着。成家生子了,担忧家庭负担。反之,我们为父母担忧了什么?所以孔子要我们深刻体会做父母的一片苦心,尽量减少父母的忧虑,这样就是孝了。

正心正举:孔子论孝

能体会这种苦心,也会自然为父母忧虑,这其中有着生动的人情味儿。比如孔子提出了对父母之年龄的担忧,认为随着父母寿数的增加,做子女的在为之欢喜的同时,也为之忧惧。这一观点颇有辩证的思考。孝子无不盼望双亲长寿,但是,越长寿就越接近衰老,这又会使孝子之心十分沉重。孔子用简单的一句话,生动刻画出了孝子复杂的心态,可谓闻之而令人动容。孔子本人父母早亡,痛失尽孝的机会,但这并不能减损他的孝论之中温馨的人情味。这份温馨与后儒不近人情的孝道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孔子深感自己生活在一个道德沦丧的时代。为此,他无情抨击当时的人们对孝道的浅薄看法。

在孔子看来,不孝是社会持续动荡和各种家庭社会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展开《左传》这部书可以发现,父子、兄弟之间的仇杀比比皆是。在权力和财富面前,孝道似乎不值一提。而那些号称奉行孝道的人,对孝的理解也大多是片面的。

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以孝治天下。对于当今社会来说,解决现实的一些问题,仍然在于教化,而这必须回归教育之根本——以孝化天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