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藏古代皇家钟表,原来是这样演变过来的

 清风322 2021-05-27

中国古代计时器

时间之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人很早就开始研究计时工具。
三千多年前,我国祖先最早发明了用土和石片刻制成的“土圭”与“日晷”两种计时器,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计时器的国家之一。中国最早的计时工具是日晷,目前发现最早的日晷是汉代石日晷,1897年在托克托城发现的,现在存放于国家历史博物馆。
图片
托克托日晷
托克托日晷盘面有69个刻度占244.8°,采用的是百刻制,刻度线覆盖白天有太阳的时段。
百刻制是中国使用最久的时间制度,一天有100刻,两刻之间的时间为14.4分钟。
太初历之后,因历算的需要,逐渐采用十二时辰制。因回归年为365.2422天,约365 ¹/₄天,十二等分为30 ⁷/₁₂天。日晷上增加十二时,以方便推算。
十二时的刻度加诸漏尺之上,因算法不同,会有不同的刻度数。十二时和一百刻均以半夜子时为起始。
子时为00:00、丑时为02:00、寅时为04:00、
卯时为06:00、辰时为08:00、巳时为10:00、
午时为12:00、未时为14:00、申时为16:00、
酉时为18:00、戌时为20:00、亥时为22:00。
以上时间为本地平太阳时。
其中子时刻度和总第0刻刻度重合,卯时刻度和总第25刻刻度重合、午时刻度和总第50刻刻度重合、酉时和总第75刻刻度重合。
因此,不算时刻度,一天有96刻;时刻度和刻刻度一起,一天有108刻;再加上两时中间线刻度,一天有120刻。
圭表等太阳钟在阴天或夜间就失去效用。为此人们又发明了漏壶和沙漏、油灯钟和蜡烛钟等计时仪器。
刻漏的最早记载见于《周礼》。已出土的文物中最古老的刻漏是西汉遗物,共3件,均为泄水型。其中以1976年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杭锦旗出土的青铜漏壶最为完整,并刻有明确纪年。比较完整的传世刻漏有两个,均为受水型:一个在国家博物馆,是元代延祐三年(1316)造;一个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清代制造。
图片
受水型刻漏
因刻漏冬天水易结冰,故有改用流沙驱动的。《明史·天文志》载明初詹希元创造了“五轮沙漏”。后来周述学加大了流沙孔,以防堵塞,改用六个轮子。
图片

五轮沙漏

浑天说认为地在天之中,天似蛋壳、地似蛋黄,日月星辰附着在天壳之上,随天周日旋转。为了演说浑象并观测天体方位,西汉耿寿昌发明了浑天仪。东汉元初四年张衡发明了世界第一架“水运浑象”,此后唐高僧一行等人又在此基础上借鉴改进发明了“水运浑天仪”。

图片
漏水转浑天仪复原
公元1088年,当时我国宋朝的科学家苏颂和韩工廉等人制造了水运仪象台,它是把浑仪、浑象和机械计时器组合起来的装置。它以水力作为动力来源,具有科学的擒纵机构,高约12米,七米见方,分三层:上层放浑仪,进行天文观测;中层放浑象,可以模拟天体作同步演示;下层是该仪器的心脏,计时、报时、动力源的形成与输出都在这一层中。虽然几十年后毁于战乱,但它在世界钟表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图片
水运仪象台复原图

至元明之时,计时器摆脱了天文仪器的结构形式,得到了突破性的新发展。元初郭守敬、明初詹希元创制了“大明灯漏”与“五轮沙漏”,采用机机械结构,并增添盘、针来指示时间,其机械的先进性便明显地显示出来,计时也日渐准确。

计时器的发展

人类历史上有关“时间”最重要的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400年。当时的美索不达米亚人想象出一种能够测量距离和时间的单位,就像我们现在用60进制的方式去衡量角度或是时间。当时的人类会根据阳光、水、火去判断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并会根据这些变化记录重要事情之间的间隔。在他们之后,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也在时间方面建立了自己的测量体系,为人类在了解时间的进程中做出了一定贡献。

古希腊人发明的天体观测仪,在当时算是最复杂最精准的时间计算工具。这种观测仪类似星盘,在古伊斯兰广为流传。它能够显示特定时刻的星空图案,并计算出某行星通过特定纬度所需要的时间。

图片

古希腊安提凯希拉天体仪
14世纪,“钟”出现了。在那个时候,任何一个镇子,人们都会花钱在他们的教堂或其他重要建筑上安装上一座钟。随着机械零件逐渐变小,那些巨大钟楼上的钟也在慢慢变小,大概到了1410年,一位名叫Filippo Brunelleschi的意大利建筑师将国内的一座墙钟在减少重量之后,又将发条运用其中,这座钟最终变得能够随时移动并可放置,而它便是“座钟”的雏形。
现在我们常说的“表”,最初只是用一条绳子或链子绕在人们的脖子上或者放入人们的怀中。1510年左右,这些早期的表都拥有非常富有想象力的外观,大多都会以动植物图案或其他几何图形作为主要元素展现在表的外壳上。除此以外,一些具有一根指针用以指示小时的“高级表”也随之出现,这些表都运用大量宝石去点缀,更多起到装饰的作用。而这种过度的点缀,其实都是为了掩盖当时制表技术上的各种不足。
1657年,钟表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历史性转折,当时荷兰人Christiaan Huygens继续了伽利略早期的工作,在钟表里发明了钟摆,大幅度地提高了钟表的准确性。在之后的1675年,惠更斯又发明了螺旋摆轮游丝,新的游丝从过去一天45分钟的误差减少到只有几分钟。这种算是钟表的基本功能上的进步,其实需要长期积累的知识与一些复杂工具才能得到的。也正是有了这些方面的发展,让钟表的精准性也得到迅速提高。之后,分针和秒针也相继出现在表盘上,而刻-问表的系统也在英国钟表匠的开发中得以实现。
就这样,钟表从最初的仅仅为了装饰,发展到了当时对精准度也有一定要求。但同时,对于钟表装饰方面的发展也从未停滞。1632年,珐琅工艺在钟表商的应用首次出现在日内瓦城,由法国人Jean Toutin发明。
图片世界上第一块腕表
上图就是世界上第一块腕表,是一个叫做阿伯拉罕·路易·宝玑的人献给拿破仑的妹妹卡洛琳·缪拉的礼物,至今已经200多岁了。

钟和表通常是以内机的大小来区别的。按国际惯例,机心直径超过50毫米、厚度超过12毫米的为钟;直径37~50毫米、厚度4~6毫米者,称为怀表;直径37毫米以下为手表;直径不大于20毫米或机心面积不大于314平方毫米的,称为女表。

明清皇家钟表简说


明朝中叶,随着欧洲传教士入华及广州贸易的开放,西洋钟表作为礼品和商品开始进入中国。

1581年,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将水钟和三棱镜等引入中国,作为打开中国官府大门的敲门砖。1601年,又一个意大利传教士来到中国,这个人读者很熟悉,他叫利玛窦,他将2件自鸣钟送给万历皇帝。从此,自鸣钟步入宫廷。

图片

在利玛窦将西洋钟表带入北京后,中国人就很快地掌握了自鸣钟的生产技术。据记载,在明清时期中国已出现国人学习钟表技术并仿制生产。曾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生活多年葡萄牙传教士曾德昭,在他1640年回欧洲后写的一本《旅游记》中记载:他们(中国人)最欣赏的工艺品是齿轮钟。他们现在已经造得很好了。可以摆在桌子上。如果出和我们一样的价格,他们可以造出最小的。

可见,明末国人钟表制作水平已经很高,并为国外所知悉。

图片

图片

钟表的快速发展还在于明清两代皇帝对钟表的喜爱和收藏。在故宫内的奉先殿南庑廊的钟表馆,陈列着皇宫收藏的各式各样精美的钟表,而这个地方原本是清朝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这里展出的钟表来自英国、法国、美国、瑞士、日本等多个国家,不过很多是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

图片

图片

相对明朝皇帝对钟表的钟爱,清朝皇帝对钟表的兴趣有增无减。

顺治非常喜爱新颖的钟表。他的儿子康熙皇帝更是对自鸣钟偏爱有加,曾经作有《咏自鸣钟》诗:

法自西洋始,巧心授受知。轮行随刻转,表指按分移。

绦帻休催晓,金钟预报时。清晨勤政务,数问奏章迟。

图片

图片

康熙还在北京宫廷“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建立了钟表局。钟表局内除钟表匠外还有很多太监制造钟表。有趣的是这些做钟太监也有品级,从低到高依次为学手太监、太监、首领太监等职司。在康熙时期,中国钟表制造工艺已经不逊于西方。到1691年,即康熙登基的第三十年,众多工匠从宫内迁出并建立了一个有150个房间的工厂。1693年之后工厂又被拆分为几个种类的车间,约12年后再一次扩建数个车间,制表厂颇具规模。

江西巡抚郎廷极曾向康熙进贡了一件“西洋大日表”。康熙朱批:“近来大内做的比西洋钟表强远了,已后不必进。”可以想见,当时中国钟表制造工艺水平还是很高的。

图片

图片

相对清朝的其他皇帝,乾隆对钟表的喜爱称之为“疯狂”!他不遗余力地收集各种奇钟异表,并多次下旨广东海关官员,不惜重金购买西洋钟表,并在宫中亲自指挥制作,使钟表的收藏和制作达到了有清一代的高潮。

据《乾隆朝贡档》记载,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粤海关总督李永标、广州将军李侍尧进贡“镶玻璃洋自鸣乐钟一座,镀金洋景表亭一座”。乾隆帝看过贡品,传谕:“此次所进镀金洋景表亭一座甚好,嗣似此样好的多觅几件,再有此大而好者亦觅几件,不必惜价。如觅得时,于端阳贡几样来。钦此。”

图片

图片

还有一份《造办处各作成做活清档》记录,充分说明了乾隆对钟表喜爱的程度:“李质颖办进年贡内洋水法自行人物四面乐钟一对,样款形式俱不好。兼之齿轮又兼四等,着传与粤海关监督,嗣后办进洋钟或大或小俱要好样款,似此等粗糙洋钟不必呈进。”

图片

图片

乾隆帝对钟表的喜爱已经超过了钟表的实用价值,把钟表视为艺术品。乾隆帝的关注和推崇,极大促进了钟表制作的发展,钟表匠挖空心思为钟表设计和改进了许多妙趣横生的功能,诸如变换文字、音乐鸟、活动人偶、水法、行船、转花、滚球等复杂的功能,令人眼花缭乱。

图片

图片

乾隆关注和推崇,自然促进了钟表制作的发展,钟表匠于是为钟表设计和改进了许多妙趣横生的功能, 诸如变换文字、音乐鸟、活动人偶、水法、行船、转花、滚球等复杂的功能,令人眼花缭乱。

而为满足乾隆皇帝的喜好, 沿海各地的官员也购进稀奇的高档西洋钟表,争相进贡给皇帝。这让乾隆很快就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钟表收藏者。

在清代,钟表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钟表场在北京、广州、福建、南京、苏州、扬州及其他主要城市开始迅速建立,形成三大钟表生产基地,分别制造苏钟、广钟、宫廷钟。经过仿制学习、积累了自己的经验,这些钟表制作中心都形成了地方特点。

图片

鸦片战争后,国外钟表不断涌入中国。国内出现了许多前店后工厂的钟表业店坊。1852年开张的上海张恒隆钟表店是其中较早的一家。该店工厂以手工制造插屏钟,年产100只,多数销往北方。此后,我国钟表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目前故宫博物院所藏古代宫廷皇家钟表约1500多件,目前在钟表馆展陈的不足100件,也会定期轮换,这些钟表大部分都是后来故宫的古钟表修复师不断修理复原的,这些修复的过程,都记录在了王津老师主笔的《我在故宫修钟表》系列图书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