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刘洋的随笔《耕耘者的足迹》

 黄石新东西 2021-05-28

耕耘者的足迹  

2021年5月26日,恩师龚去浮先生因病仙逝!回忆与先生近半个世纪亦师亦友的真情,甚为悲痛!现将旧作重发,以慰先生在天之灵!  

龚去浮与中国著名词作家阎肃合影

在黄石文坛,龚去浮先生堪称是一位多产作家。三十多年来,他笔耕不輟,作品迭出,从而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初夏的一天傍晚,在市文化宫住宅小区内,笔者慕名拜访了龚去浮先生。他长得敦厚福态、待人温和,俨然象一位慈祥的长者。随着话题的展开,龚去浮先生略有沉思,表情显得有些凝重:“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说得十分虔诚。在那祖国苦难深重,抗日烽火燃烧的年代里,他出生在蕲春县大公乡一个偏僻山村的贫苦农家里。他的童年,是在饥荒凄凉中度过的。父母亲为了后代再不受压迫,硬是靠纺线、卖鸡蛋挣点钱,送他进了乡村私塾里读书。解放后,他凭着一股穷苦家孩子特有的倔犟性格,只读了几年私塾就考取了蕲春县二中,学校以甲等助学金供他生活。他当上了学生会主席,并以品学兼优的成绩,被学校保送到湖北省重点中学黄冈高中。皆因家庭实在困难,被临时转到当时的名府大冶师范就读。在工作之余,他又勤奋苦读,拿到了大专毕业文凭。  
龚去浮先生真正走上文学创作之路,那还得追溯到建国初期的五十年代。当时,只有十几岁的他,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消灭钉螺的劳动中,他诗兴萌发、不吐不快,尔后整理成章,他便悄悄地将诗稿寄往省城的《湖北日报》。或许是缪斯女神的格外青睐,处女作很快在该报副刊登了出来。看到自己的诗作第一次变成了一行行铅字,他读了一遍又一遍。手捧样报,他竟彻夜未眠,泪湿襟衫。从此,一股强烈的创作欲望在他的胸中排山倒海般地激荡。接着,他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功课,课余时间如饥似渴地广泛阅读各种文艺书刊。他曾发愤背过一百余首唐诗、宋词,以加厚自己的创作功底。对生活,他观察得更加仔细;对人生,他思索得更为深沉。他变得更加发奋、刻苦,其作品也一发不可收拾。由此,笔者不觉笑着谈起黄石民间的一个叫做“宝石一哐,蕲州出榜”的传说来。意思是说地处黄思湾的板岩岭上,间隔许多年就要发生一次岩崩。而每次岩崩时,隔江相望的蕲州城里便总要出一名状元而金榜题名!意指人才要脱颖而出,岩石是压不住的。龚去浮先生听后璨然一笑,谦逊地摆着头说:“我可算不上什么状元罗。”然而,传说的真实性大可不必去考究。可蕲州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史上确也出过众多的圣人豪杰、骚人墨客。当代可还真有一个博士街哩!  

翻看着他那厚厚实实的六大本已发表的作品剪贴,计有千余篇(首)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一本河南海燕出版社出版的《刺猬称王》寓言集,一套由他主编的《黄石民间机智人物故事选》也公开出版了,崇敬之情令人油然而生。据了解,他的一本由我国当代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题词,著名词作家陈克正先生作序的歌词专著《春天的声音》即将在广西出版。另一本寓言集《驴子作诗》和与他人合作的《经商谚语》书稿,都正在出版社待审。龚去浮先生的创作思路开阔,题材广泛,他发表过诗歌、小小说、散文、论文、鼓词等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但就其主要创作路程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一九六六年前,主要是写诗歌。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间,偏重寓言创作。一九七六年后,歌词产量颇丰,几乎全国所有正规的词刊杂志,都可以看见他的大名。仅一九八四年一年间,他就发表了五十余首歌词作品。从风格上来开,他很注重作品的民族精神,讲究意境;力求语言朴实,文字精练,使人民大众喜闻乐见。  
为了贴近生活,加深感受,写出能够真正反映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劳动面貌,他到过工矿,下过农村和去过部队生活。他曾穿上矿工装,头戴矿工帽,深入到煤矿井下和矿工们干在一块,吃在一块。有一次为了收集到几首很有价值的矿工歌谣,他辗转九次说服动员一名老矿工开口吟唱才如愿以偿。在西塞郊区一位年已古稀的老农家,他甚至为其端茶倒尿,竟感动得这位老人在临终前才给他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古老传说。正因为龚去浮先生对文学的一片痴情,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他的作品才日益熠熠生辉。《湖北新时期儿童文学优秀作品选》、陕西《百家寓言选》、《中国当代歌词选》、《中国词家代表词作选》、《中国歌谣·湖北卷》等多种专集均选入了他的作品。《马铃儿响叮当》、《白云》等三十多首歌词在省级以上征歌中获奖。其中《朋友,请喝这杯喜庆酒》、《磁湖水上荡小舟》、《一弯弯清水绕村流》等歌词谱曲后在中央电台、电视台播放。《月下的海滨》等词谱曲后由著名青年歌星苏红演唱,并被灌制盒带出版发行。《小港》等词作,国家级《词刊》还发表了专文评论。省音协和南京市音协对他的创作也都相应地撰文介绍过。他还多次应邀去苏州、株洲、徐州等地参加国家级的词作家专题会议。在他家里,笔者还见到了一幅墨宝。那是一九九零年龚去浮先生在北京开会时,文学巨匠郭沫若的女婿、一位北大毕业的高才生,现为某部师长的张澄寰同志写给他的挂联。词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龚去浮先生的词作影响之大,略可窥见一斑。  
龚去浮先生长期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现为黄石市群艺馆业务副馆长。同时身兼十多个协会耀眼的头衔。他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歌谣学会、湖北省作家协会的会员。他还担任湖北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黄石市音乐文学学会会长兼《黄石词苑》的主编等。他作为知名人士当选为黄石市政协委员。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为我市还培养了一大批的文学艺术创作骨干。他们中有的已考入名牌大学,有的已当上了报刊的文艺编辑,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后还坚持创作。龚去浮先生目前正在应约创作另一部书,最近他的一首诗词新作又获全省评比一等奖。他不愧为是一个农民的好儿子,他不愧为是一个人民的好作家。在人生的旅途上,他在编写着更加辉煌的篇章。  

(此文原编于1992年广电局《黄石文学》年刊,主编胡泊)  


刘洋,笔名洋子,风吹草低等。大专毕业。1976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1994年元月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熊猫大夫开处方》寓言集一部。2001年元月在作家出版社出版《都市闲人》长篇小说一部。为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黄石市作协会员,黄石市收藏家协会理事。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