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寻找杨荣环 之 组班

 戏迷知音 2021-05-28
历史文献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公布于世的文献平台,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历史的素材,就戏曲来说,我觉得开放的文献平台,最大好处就是揭穿了一些人的谎言,纠正了很多历史的错误,谁都一样,口述自传等等,历史粉饰的太多,当触及到一些人的利益时,他们会站在道德的角度去指责你,专查负面报道也是一种偏颇,劝你口下留德,注意保护他们的隐私。而那些过度吹捧就不是一种偏颇吗?
他们很喜欢将所有他们认为错误的真实历史,都归于小报的造谣,可是想想,文献平台的公开,是传播小报消息吗?
 
针对杨荣环的几篇具有知识性,探讨性的文章发出之后,我也仔细地阅读了,真的是“对杨荣环口诛笔伐了吗”?我没有看到,看到的只是以史实反驳那些胡说的人,一句“做人还是留三分口德给子孙”和“善有善报”的话,是很有道理的,那些造谣者,极力回避历史者,颠倒黑白者是不是更应该留点口德给子孙呢?
 
在大量史料证据前,散布杨荣环一辈子没给人跨刀的言论发表者,也由“杨先生曾亲口说过:他这辈子从未有为别人挎刀的历史。”改口为“从与杨荣环合作过的艺术家处听来的,并非杨亲口对我说”。不知道这是哪位艺术家胡说八道,远的不说,就说有影像资料的《四郎探母》,他哪次不是跨刀呢?更别说解放前了。
那位与杨建关系密切的追随者,发言中引用了一句杨健的话说:若提供不出文章所指这出戏的老广告,并证明杨是二牌,就必须删除有关(杨荣环跨刀的)文字,那就说明杨建也承认当年的报纸报刊,这不应该只是广告吧,报道中也明确使用了提携二牌旦角等等词汇,从某种意义上讲,报道比广告更严谨,总不能厚此薄彼,报道更有说服力吧,咱不妨继续翻翻这些故纸,重大发现还是不少的。
1947年1月5日,李世芳因飞机失事而遇难,约定俗成的四小名旦少了一位,看到时机的杨荣环,开始改学梅派,先是托人接近齐如山,想淘换梅派的本戏,又请徐兰沅给他改梅派的腔调,同时拉拢那些傍过李世芳的人,比如迟世恭,原来是李世芳承芳社的当家老生,杨荣环跟迟世恭来往的,比李世芳生前还近乎,又听说张盛利是李世芳的左膀右臂,李世芳的戏全在张盛利的肚子里装着,所以就总惦记着跟张盛利见一面,听说张盛利从上海回到了北京,就赶紧在江世玉、李世霖陪同下,到张盛利家里拜访,希望他能出山帮助。

1947年 第25期 《中外春秋》


功夫不负有心人,杨荣环总算实现了他想象的第一步,张盛利被招来,组团的事由他全权负责,于是当初傍李世芳的那些人,看在张盛利的面子上,开始傍杨荣环了,只有袁世海犹豫不决。据说杨荣环宴请了袁世海,席间并没敢跟袁世海说什么,他只是捧着袁世海说“就凭我,那敢和袁老板一块唱呀,这还不是帮忙吗...”,一通的足刷,把袁世海哄的不知怎么好,再经张盛利一番努力,袁世海也搭上了杨荣环的班。(见1947年第289期《戏世界》)
杨荣环一边着手组班,一边也没闲着,他每天早晨喊嗓练功,午后去齐如山寓所研究梅派名剧,《霸王别姬》经齐如山加工,也能演唱了。(见1947年 第44期  北戴河》

杨荣环组班的事,从传说到实现,不到半年就成功了,本打算先演《西施》,因行头问题没有解决,也为增强实力起见,于5月14日在三庆戏院,与袁世海合演《霸王别姬》。其实袁世海本不愿再演别姬,后来经张盛利奔走,才盛情难却。当年李世芳组班演出首日在三庆戏院,所以杨荣环组班首演也定在了三庆戏院,但是杨荣环却没有李世芳幸运。

虽然杨荣环学了几出戏,实际上并不具备演戏条件,比如花衫戏的行头,有时还要外借,本来宣传很久的《西施》,一直是嚷嚷着唱却没能唱起来,主要也是行头问题。少砌末,缺行头的状况一直存在,这无形中也限制了杨荣环的发展。
1947年11月4日晚,杨荣环与金少山合演《霸王别姬》,发现朱红娟制宫灯没有,急的管事的赶紧跑到附近的杠房去借,恰巧桌子上有一个,管事的拿起就走,因为杠房也有用,当即被拦下,结果赶到三义永才算借来一盏,否则探营一场戏,虞姬连个宫灯都没有,这霸王也太寒酸了,真是穷的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了。对此,有人戏谑说,这倒不错,看出别姬,还饶了出送红灯。(1947119日《报》)

袁世海和杨荣环唱了《霸王别姬》以后,杨荣环私下便俨然以李世芳自居,谁想到好景不长,袁世海也看出来杨荣环没多大希望,而又不听话,傍他感觉有点吃亏,于是两人分道扬镳了。


虽然傍着李世芳的那些人,改傍杨荣环以后,吃喝不愁了,可是对杨荣环有帮助的却不多,反而把李世芳所有“砸词儿”的毛病全学上了,听到杜寿义演的消息,就嚷嚷着要自备资金南下,后来又嚷嚷王少卿在上海给他运作拜梅兰芳,1947年第324期的《戏世界》这样写到:不如追求一点能耐,玩意不入流,参加杜寿义演,拜过梅兰芳,有怎样呢?
其实早在王少卿还没赴沪前,杨荣环就请他为自己说合,王少卿也答应了将他推荐给梅兰芳,王少卿由沪归来后,杨荣环赶紧拜访,不为别的,主要是打听一下拜梅的事如何,原来是但是传来消息不是很好,1947年12月17日的《中南报》这么说或须与谭金合作一局,在天蟾实现时,可能由王(少卿)代为介绍入梅家习艺,小杨子闻讯后,颇觉怅然异常
杨荣环是一心思要走梅派路子了,从李世芳遇难后,杨荣环先后学了《西施》《宇宙峰》和《百花公主》等戏,《百花公主》是李世芳的代表作,他故去后,行头都被李家封存起来,杨荣环想演《百花公主》,于是就找李家去借,结果被拒绝了,当时报纸上这么写到“百花公主这本戏,不能急就章,马马虎虎一排就可上台公演,换言之,也就是怕杨荣环糟蹋了这个戏,杨荣环排百花公主本来就是投机
因为没有行头,《百花公主》只能搁浅了,剩下的两出他是总想露演,《西施》的砌末行头比较复杂,相对来说《宇宙锋》比较简单些,于是1947年10月7日在华乐戏院如愿以偿地演了一场《宇宙峰》,可是观众不买账,结果才上了二百五十人。

(见1947年10月11日《中南报》)

但是这比他6月24日在三庆戏院唱尚派《汉明妃》上座率还高点了,那天的戏,才上了一百七十人。这里我们再贴一张《汉明妃》的演出广告,请您注意广告中的:“特请荣春社毕业高材生富连成毕业生助演”






       其实杨荣环的上座率也不是总不好的,1947年9月20日的《民强报》上有一篇报道,赞扬了杨荣环的努力不息,“张君秋不在平,好像他的努力就已架乎毛世来、许翰英之上,最近一个星期,唱了两次,居然能够上四五百人们,这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前晚长安的《王宝钏》上了五百多人

杨荣环组班后,用李世芳的承芳社班底,又学了好几出梅派戏,大有弃尚向梅之势,也显得硬气很多了。1947第298期 《戏世界》的报道中有这样一句“死乞白赖地和张君秋火拼”。纵观历史,两个人也是争强好胜了好多年,实际上凭实力、阅历等等,杨荣环都难与张君秋抗衡。
别看写了这么多,关于四小名旦的评选,与孙荣蕙的勾心斗角,马连良初试杨荣环等故事还没有写,那就留待下期继续吧,欢迎您的继续关注,下期见!

精彩回顾

【独家】走近李少春(01)进京

【独家】走近李少春(02)拜师

【独家】走近李少春(03)较量

【独家】走近李少春(04)艺论

【独家】走近李少春(05)明争

【独家】走近李少春(06)明争

【独家】走近李少春(07)和解

【独家】走近李少春(08)换嗓眼

【独家】走近李少春(09)义务戏

【独家】走近李少春(10)风花雪月 上

【独家】走近李少春(11)风花雪月 下
【独家】寻找杨荣环 之 出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