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耕读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和实操 | 月度总结

 3O有机农业 2021-05-28

编者按

2020年4月-5月,疫情背景下,种子班学员主要在合作办学单位——长治市精草灵根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学习和实践。学习内容除日常农耕习劳外,主要学习中医养生理疗基础知识,为学员终身保健和学习期间服务在地村庄做准备。并积极组织学员一个个上台复讲课程内容,复习巩固所学内容本文主要为学员课堂笔记整理和感悟分享。

本文长度4382,建议阅读15分钟

 正文 


01

人体经络和脏器五行


2020年5月7日《中医经络学说》开课
人体组成的经络系统
1. 经脉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阙阴心包经,手少阴肾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内属脏腑,外络肢节。为每一次气血运行必经通道;

足三阴经:足太阴睥经,足阙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十二经别,十二皮部,十二经筋。
奇经八脉:督、任、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
 
2. 络脉

十五络脉:十二正经,任、督各发出一条络脉加上脾之大络,可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
孙络:细小的络脉
浮络:体表的络脉
 
脏器五行

肝属木,主疏泄,主藏血,主筋,开窍于目
肝脏常见问题:脂肪肝,肝硬化,酒精肝
肝脏病所引起的症状:恶心、厌油腻、食欲差,身体乏力、易疲劳等
治疗肝脏的原则: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恢复肝功能
 
心属火,主血脉,主神志,开窍于舌
心脏的常见病:早搏、供血不足、心律不齐、冠心病
心脏疾病的症状: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心绞痛
调理心脏的原理:改善供血、扩张血管、清除自由基、养肝
 
脾属土,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开窍于口
脾脏的常见问题:脾胃不和、脾虚、贫血
脾脏病引起的症状:面黄肌瘦、腹泻肠炎,腹胀、食欲不振、头晕
脾虚的分类: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表现多为脱肛,子宫脱垂)、脾不统血(月经过多、宫血、便血、皮下出血)
调理原理:健脾和胃,祛湿,补中益气
 
肺属金,主气,主通调水道,主皮毛,开窍于鼻
肺的常见问题:感冒、鼻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
肺疾病引起的症状:发烧,咳嗽、胸闷气短
调理肺疾病的原理:清肠泻火、补肺气泻肺气
 
肾属水,主骨生髓,主生长发育,开窍于耳及二阴(大小便)
肾脏的常见问题:肾脏肿瘤(肌瘤、囊肿)、肾结石、肾下垂、肾衰竭
肾脏病引起的症状:浮肿(眼部)、腰酸、小便有泡沫、血尿、血压增高
调理肾疾病的原理:行气利尿、益肾通络,标本同治
与膀胱相表里,膀胱主藏精纳气(气推血,气统血)膀胱的贮存量由肾决定
 
养生的意义:养生是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和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服气辟谷等多种方法,以达到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实现人类健康长寿的目的。

经络的重要性

“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黄帝内经》
经络——人体健康的调控中心;
经络是人体气血的通道。起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联系左右,网络全身的作用。将外在的筋、脉、肌、皮、五官、九窍与内在的五脏六腑等连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举例:肺手太阴之脉,胃足阳明之脉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诊断方面
经络辩证:如头痛一症,痛在前额、在侧面、枕后、巅顶
望诊:皮肤颜色、色泽、形态、松弛、隆陷……
触诊:触摸、按压,如压痛,硬结,条索状物,肿块……
诊脉

治疗方面  
指导针灸治疗,指导药物归经
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针右、右病针左

经络的交接规律

阴经与阳经(表里经)——四肢末端交接
阳经与阳经(同名经)——头面部交接
阴经与阴经(手足三阴经)——胸部交接
 
看舌苔诊病

一看舌质和舌苔
二看舌质和大小
三看舌质和颜色
四看舌头胖和瘦
五看舌苔在何位
 
舌头也分九宫格
色泽发红是发热
色泽发白就是寒
舌苔黄腻是湿热
舌苔若小是虚症
舌头若大又发紫
典型气滞血瘀型
 
横膈以上为上焦(心肺)  周而复始
横膈到肚脐是中焦(脾胃)  阴阳相贯
肚脐到耻骨是下焦(肝肾)  循环无端


02

穴位与针灸

2020年5月23日,张保根老师邀请长治市人民医院正骨科主任杜医生,为耕读大学种子班学生讲穴位基础,并现场实操。

穴位,学名腧穴,分布于人体经络。可通过针灸、按摩、刮痧等方式加以刺激,从而达成治疗效果。

重点常用穴位:合谷穴清热止痛,内关穴养护心脏,风池穴明目醒脑,足三里穴全能,三阴交穴滋阴养颜,太冲穴消气,涌泉穴安神健体,中脘穴养胃,关元穴补肾固元。

针灸课上我们基本都是实践,并没有多少笔记留下。此处仅记录参与者相关实践回忆。

针灸使用金属针大多极细,所以刺入人体并不会有太强烈痛感,扎中相应穴位则有麻、酸、胀感。不同穴位应当刺入深度不同,四肢与躯干穴位通常要求相对较深,头部扎针则相对较浅。

金属针扎入皮肤会有阻力,快要扎入穴位时会有一段较为“顺畅”,据实践者描述“仿佛真空一样”,再次感觉受阻时便是已足够深。此时可尝试移动针脚位置确认穴位、寻找针感。

脐针是在肚脐上实施的针法。以肚脐为中心,划定八卦方位,正面视角上为离,下为坎,左为震,右为兑,左上为巽,右上为坤,左下为艮,右下为乾。实施针灸时对症下药,如肾对应水,水对应坎位,因此肾脏出问题应当针对坎位。

穴位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内关心胸胃,胁肋寻支沟
妇科三阴交,安胎公孙求
外伤阳陵泉,阿是不可缺
百会穴
特点:是人体督脉重要穴位,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
功效:开窍醒脑,回阳固脱
主治: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失语、脱肛、久泻久利
 
风池——明目醒脑穴
特点:风,指穴内特质为天部的风气。
池,屯居水液之器也,指穴内物质富含水湿。
功效:既可以去外风,又可以熄内风,主治一切风病,是治疗风病的要穴,大穴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中风、口眼歪斜、鼻衄、耳鸣、耳聋、颈项强痛、感冒
 
内关——养护心脏穴
功效:宁心安神、宽胸理气、和胃止痛、降逆止呕
主治:
1心痛、心悸、胸闷、胸痛等心胸病症;
2胃痛、呕吐、呃逆等胃疾;
3失眠、癫痫等神志病症;
4上肢痹痛、偏瘫、手指麻木等局部病症。保健方法:拇指按揉
 
合谷——清热止痛穴
功效: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
主治:头痛、耳鸣、齿痛、发热、指挛、臂痛、口眼歪斜
保健方法:推按,点按时可以小幅度的上下震颤用力;艾灸
 
足三里——全能穴
功效:强身健体、扶正培元、提高免疫力、抗衰老、延年益寿
主治:腹痛、腹泻、便秘、下肢冷麻、高血压等
保健方法:大拇指按压;手握空拳垂直捶打;艾灸法
 
三阴交——滋阴养颜穴
功效:健脾和胃、调补肝肾、滋阴生津
   亦有安神之效,可促进睡眠
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月经不调、阳痿早泄、遗尿失眠
保健方法:拇指按压揉;艾灸法
 
太冲——消气穴
功效:能够降血压、平肝谢热、清利下焦
   清头目、息肝风、理下焦
主治:头痛、腹胀、呕吐、肝炎、失眠
   特别对于肝气不疏引起的头痛、胃痛有很好的作用
保健方法:拇指按揉;艾灸法
 
涌泉——安神健体穴
功效:补肾壮阳、养心安神、有增强体质和延年益寿的作用
主治:防治高血压、中风、神经衰弱、失眠、头昏头痛、健忘、目花、腰痛、前列腺肿大、便秘等
保健方法:按摩艾灸  急救时可针刺
 
中脘——养胃穴
功效:强壮身体作用、调解内分泌
主治:胃脘痛、胃痉挛
保健方法:手指按揉、针刺、艾灸
 
关元——补肾固元穴
功效:强壮身体作用、调节内分泌
主治:泌尿系疾病、生殖器疾病、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减肥
保健方法:安柔和震颤;多用艾灸法。
 
常用的穴位处方

  • 高血压——大椎、百会、绝骨、足三里、太冲、太溪

  • 糖尿病——气海、关元、中脘、足三里、身柱、肾俞、脾俞、肝俞、肺俞、膈俞、中级

  • 肠胃不好——中脘、足三里、关元、神阙

  • 慢性咽炎——大椎、天突

  • 性功能障碍——关元、中级、八髎穴

  • 经常感冒——大椎、曲池、合谷、中脘、关元、足三里

  • 哮喘——膻中、天突、肺俞

  • 失眠——百会、三阴交、内关、足三里

  • 遗尿——关元、气海、中级、肾俞、足三里、膀胱俞

  • 乳腺增生——阿是穴、肩井、天突、肝俞、三阴交、太冲



03
常见疾病的认知

5月29日下午3点~5点,在精草灵根公司,张保根老师邀请长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大夫,以亲身故事讲述形式,为大家分享了心肌梗塞、静脉曲张、肺癌等症状与调理方法。随后演示了静脉曲张小腿放瘀血的过程。

理论学习

静脉曲张放血治疗

心肌梗塞:发病的平均年龄一直在下降


胸部疼痛是心绞痛的第一表现
绞痛后休息四十分钟缓解是病情加重
症状:胸闷、胳膊疼、劳力又发、休息缓解、硝甘缓解、晚饭过饱、两分钟以上疼痛

急救方法:十指放血

心绞痛第一现象为心口疼,左胳膊疼则为心绞加深。

心梗往往由过量运动诱发,休息缓解。早期症状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咳嗽,或意识模糊、四肢冰凉、全身出汗、血压降低等休克方式。

静脉曲张是长期劳累以及且保持同一姿势不加活动引起,主要诱因为剧烈运动大出汗后急用凉水降温。

治疗方式:使用较粗长金属灸针,以96度酒精燃烧消毒、烧至通红后向静脉胀鼓处扎针放血。瘀血会如同水枪射出的细水流一样喷出,量大时甚至会呈直线状喷射。

放血治疗静脉曲张能在短期内活的较好效果:血液从经脉内放出可缓解静脉压力,每周一次放血便可治疗。

传统中医的放血疗法与西医简单粗暴的放血不同,中医放血要求在在特定穴位以针刀放瘀血,放出瘀血通常量不大,绝无失血过多的可能。

04

经络与刮痧


经脉与络脉并称为经络。经直络横,经少络多,经深络浅。经络为每一次气血运行必经通道。
经为主干,贯通上下,沟通内处。
络为分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分别以十五络所发出的腧穴命名。
手三阴三条经分布在手臂的内侧,属里,由胸走手。
手三阳分布在手臂的外侧,属表,由手走头。
足三阴分布在腿的内侧,属里。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足部经过下肢内侧、腹部抵止于胸部。
足三阳分布在腿的外侧和后侧,属表。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头部经过躯干部、下肢外侧抵止于足部。

阴经与阳经互为表里,交接于四肢末端。阳经与阳经同名,交接于头面部,阴经与阴经交接于胸部。

中医学说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若人体有疾病或亚健康状态而感到不适,起因往往源于经络阻塞。

6月4日下午3~6点,在长治精草灵根,老师教学员们刮痧
刮痧是疏通经络的治疗手法之一,刮痧板在体表相应位置反复刮擦使其出现暗红颗粒血点即为“出痧”。出痧后三十分钟内忌冷水澡、忌吹风与空调。

刮痧若非在有头发覆盖的头部,则必须搭配润肤油,但万不可动用红花油代替。刮痧方向需自上往下,重点照顾穴位。尤其头部刮痧,更要求以百会穴为中心向外扩散。刮痧须注意刮痧板角度,角度越大越易造成接受者疼痛。

刮痧注意事项
刮痧是双向的,不补也不泄
什么人不刮?
1.大病之人不刮
2.喝完酒不刮
3.满腹空腹不刮
4.在风口不刮

刮后注意事项
1.从胸部内部向外部刮
2.从上向下挂
3.刮完喝点开水,半小时不吹风

5月31日,张保根老师授课《五常》,将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相结合


当然,还有每天地里习劳

除玉米地的杂草


拔出来的水萝卜


课程笔记整理:种子班非太难  吉小雪

编辑:种子班滔小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