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历次调控来看,为什么说政策一放松,房价将报复性反弹?

 新用户2227M7nl 2021-05-28

截至国庆长假结束,调控政策出台了一年时间,有近60个城市被纳入调控范围,出台了126条限购政策、166条限贷政策。不断加码的政策,落实了“房住不吵”的最高精神,使得市场走向横盘。奇怪的是,多年互喷口水的“多军”与“空军”,现在几乎没有了“空军”的声音!不妨问一下身边的朋友,除了没房子的人,似乎没有人相信房价会下跌!当前种背景下,有人觉得“太阳底下无新事”,政策将很快松绑并再次验证“越调越涨”;有人大呼“史上最严”,今后3-5年将是漫漫寒冬!没有人知道调控政策的具体走向,但我们可以再看看中国房地产历次调控政策,从而站位中国房地产全局的高度,理解乐观者所说的“为什么政策一旦放松,房价还会疯涨?”

1
1980年代,中国房地产开始成为一个产业

说调控历史,首先要说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历史,也就追溯到上世纪1980年代,房地产成为一个行业,具体时间点有3个:

1.1980年,邓小平同志力主推动下,房子被定义为商品,同时推动土改和房改。这一年可以称得上中国房地产的元年,房地产正式成为了一项产业。不过,因为当时的历史限制,很多人担忧文革重袭,不敢拥有大额私产,而是更为期盼单位免费分房。所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房地产业的规模很小。

2.1984年,改革开放的伟人邓小平同志,充分肯定了房地产行业的意义,给住房人吃了一颗定心丸,并排除了杂音,从而迎来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第一个黄金十年。

3.1987年,中国改革开放试点城市深圳,在还没有修改宪法的情况下,以开拓者身份冒险打擦边球进行全国首次土拍,从而点燃了中国房地产行业加速前进的热情。以至于有人认为,中国房地产行业商业化的时间,应该定为这一年。

另外,需要补充的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最最重要的政策之一“土地财政”,是因为当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严重缺少建设资金,深圳等城市学习香港的结果。 


2
1990年代: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第一次疯狂

上世纪90年代,商品房制度得到确立,并由海南开始形成了第一次“疯狂”,引发了第一次调控!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1991-1993年,海南房地产泡沫引发调控,全国房价大跌。1991年,国务院批复24省市房改总体方案;1992年全面启动房改,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轨制;1993年开始启动“安居工程”,鼓励个人购买房屋,房地产行业开始起飞,首个泡沫开始吹起来。

以海南为例,1991年,海南房地产均价是1400元/平米,1992年是5000元,1993年达到峰值7500元!同时,银行和国企有近千亿元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剧烈吹起的泡沫引发了中央的担忧。1993年6月,时任副总理朱镕基发表讲话,宣布终止房地产上市、全面控制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严格控制信贷总规模、提高存贷利率和国债利率、限期收回违章拆借资金、削减基建投资等。政策的出台,直接炸裂了海南房地产泡沫,致使海口1.3万家开发商有95%关门跑路,并引发坏账大约800亿元。更为甚者,泡沫从海南炸裂,却使得全国房价大跌,房地产市场第一次因为政策而进入寒冬。

2.1995-1997年,房地产调控以后,尤其是从上游切断了资金来源,导致1995年底,商品房累计空置面积达5031万平,随后的1996年出现了全行业的巨额亏损,到了1997年时已濒临全面崩溃。

3.1998-2000年,这个阶段开始,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是金融危机。可谓是“经济不幸房产幸”!几乎频临全面崩溃的中国房地产行业再次迎来重大利好,1998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宣布全面终止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这个措施的出台,不但解决了之前大量的库存,而且结果很意外,不但去了库存,而且造成房价再次疯涨——像不像2016年,说好的去库存,结果是房价疯涨?

3
2001-2010年,调控政策极具戏剧性的十年

2000年之后,即便不是房地产行业相关的朋友,只要到了买房的年龄,相信或多或少的都会有印象。这个十年,比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稳步探索,和现在的逐渐成熟,调控政策简直有着可笑的戏剧性。为方便理解,同样分为三个阶段:

1.2001-2003年,全国房地产第一次因政策从夏天到冬天。2001年第一季度,北京房价涨幅达到了97.3%,引起全面整顿;2002年,从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开始,调控政策出台,开始博弈:首先发布的是所谓的“217号文”,《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从土地和住房供给,以及房地产市场整顿等方面着手进行调控。之后,房价涨幅下降,仍然上涨。当年6月,央行印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通知》(银发【2003】121号)文,从开发贷、土地储备贷款以及个贷等方面进行调控。我们今天熟知的调控杀器“提高首付比例”、“利率调整”等,即是此文所出。效果很明显,房价应声下跌,行业立即入冬。

2.2003-2007年,从热到冷之后,犹如宿命一般!有时候,事情就是很奇怪,正如1993年调控之后5年,遇到了亚洲金融危机一样,2003年的调控犹如宿命一般,在调控后不久就遇到了非典。当时,出于保经济增长的考虑,在一些开发商不断抗议的声音中,住建部出台18号文《关于促进房地产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内容和之前的121号文完全相反,成了开发商的救命稻草!房价这次应声反弹,开发商弹冠相庆,迫于舆论压力,2005年,“国八条”出台,要求各地政府重视、追究领导责任等等等,结果你知道,当年房价上涨12%;2006年,“国六条”出台,重新强化“国八条”,第一次提出90/70的户型政策,结果你懂的!

直到2007年,《关于加强商业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出台,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为40%,调整利率到1.1倍,严格控制开发贷,项目资本金必须达到35%才发放贷款。房价应声下落,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中介门店犹如今天的燕郊,纷纷关门。

3.2007-2010年,房价在空调之中多次上涨!人算不如天算。这个有效政策出台半年后,2008年又一次迎来了全球性金融危机。房地产行业从降温变成了冰冻,土地流拍、地王退地,在2009年据国家电网利用智能网络在全国660个城市的调查,全国大约6540万套住宅的电表读数连续6个月为0,按每套100平米计算等于09年住房竣工面积的11.3倍,哪怕全国立刻停工,房子都够用11年,如此巨大的空置商品房市场根本难以消化,整个行业濒临崩盘。同时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恶化,经济增速下滑严重,政府开始再度救市,房地产去库存2.0版本开始了。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四万亿”大放水,同时扩大个贷利率下限,降低首付比例到20%,甚至有地方政府主导国企直接购买积压房源,结果是房价再次飙升,直到2009年12月和2010年1月,“国四条”和“国十一条”出台!这些政策,写的都很好,几乎都是站在穷人角度来写,看起来技能平息民怨,就是没有银根啊、贷款之类的,读懂了这些就能理解了2010年房价继续上涨,通州因为副首都概念,房价翻三番!

2010年4月,“国十条”出台,今天看来最为重要的一条是贷款首付比例从20%上调为30%,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50%,三套及以上首付和贷款利率应大幅提高,无1年以上纳税证明或者社保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住房贷款。是不是觉得很眼熟?这次调控,使得全国房价小幅下跌!为巩固成果,当年9月,国土部和住建部从土地供应角度发力出台政策;财政部、住建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新五条”,契税上浮,取消个税优惠。那时候的市场,和当下差不多,我不多解释。

4
2011年迄今,已经完整的进行了一个半周期

之后的5年,属于横盘时间,一直持续到2015年底,国务院再次出台去库存政策,再到2016年国庆长假开始调控,到现在刚好一年的时间!

这里想说的是,我们经历的这个十年,如果房地产调控从冷到热是一个政策周期的话,那么我们刚刚开始这个十年第二个周期的上半场。从调控历史来看,如果没有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金融危机,解绑不会来那么痛快。所以,奉劝过分乐观的人,要保持冷静。

5
无论是买房,还是卖房,相信党相信政府!

从前几个部分可以看出,房地产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来,调控政策是行业到了一定阶段的产物。我们从过往来看,可以得到几点结论:

1.无论是买房,还是卖房,相信党相信政府!“党叫干啥就干啥”,你要充分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只要想管房地产,只要从房地产上游的金融口来发力,管住房价管住市场是分分钟的事情,这个在1993年调控之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2.“房住不炒”的精神是第一,房价稳定,或者温和上涨,或者略有下降都不重要,前提是不能影响大局。所以,稳定有多样性,房住不炒才是真!当然,伟大的政府不会坐视行业危机,或者影响经济,只要回到应有位置上即可。

3.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仍然在于金融放水。我甚至怀疑,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是金融在吊命,房地产行业是不是成了金融的副业?不然,想要真心调控时,只要从金融上游着手,不论是控制贷款总量,提高首付比例,还是上调利率,都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因此,郑州的我们在不断修炼内功、做好自己的同时,在谨慎中保持乐观,稳步前进才是王道。现在是卖房比买家着急的时候,我们都可以从自身位置出发,而寻找适合的房源,从而实现目标最优!唯一提醒的是,买房人不用过于乐观,胜利的大会就在眼前,别管政策让不让你买,丈母娘和将要出生的小朋友总是会让你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