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电梯惊了魂!买房子,到底是在买什么?

 新用户2227M7nl 2021-05-28

1

 我被电梯惊了魂

3月21日,周六,春阳暖人,春风荡漾,春花争艳,疫情基本控住住了,形势一片大好。

我怀揣激动的心情,响应政府号召,抓紧时间复工复产,去公司加班。

然而,却被电梯惊了魂。正上楼,“咔擦”一声,感觉掉下了半层似的。

电梯里就我一个人,消毒水的气味还没有散去,墙壁上关于疫情的通知还没有揭掉,我突然间感到一阵恐慌。


我想到了恐怖电影《电梯惊魂》。

这不是我第一次被电梯惊魂。

去年年底,我也被困过,还是载重量相对高一点的货梯。

与我一起的,还有14个上班族,其中有5个是我同事。同事中间,还有一名孕妇。

先是联系物业,物业公司解决不了。紧接着联系电梯公司,上班点,电梯公司的维修工来得慢。

20分钟内,大家有说有笑,还玩玩手机,但20分钟以后,众人的情绪明显不对了。人多,空气又不流通,我自己也感觉到呼吸困难,甚至一度想到了生与死的问题。

40多分钟后,我们踩着工作人员准备的凳子,爬了上来。外面的空气,真好!

这是我第一次被困电梯,但不是第一次遭遇电梯惊魂。也是在这栋楼的电梯里,我曾多次掉下来过——就是电梯走着走着“噗通”掉了一两层。但是,我的很多同事就没这么幸运了,很多人被困过。有一位同事在夏天的某个早上被困半小时,因为天热,里面的人几乎虚脱。

现在每天上班,我等电梯的时间比花在路上的还多。在我们这个楼上,谁坐电梯要是不排队,是要遭骂的。

我们公司也考虑过搬家,但房子是自己买的,不好搬走。

作为行政人事部负责人,我经常收到员工说电梯不好坐的抱怨,他们怕迟到扣工资。中午,因为电梯的原因,我们允许员工11点半去吃饭。

百度一下“电梯事故”,负面新闻一堆一堆的。所以我常想,买房子,到底是在买什么。

昨天被电梯惊了魂,我又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2

 人身安全

我觉得第一需求是人身安全,这也是基本需求。别以为这是个很高的要求。

记得前年有文件出台并提出:“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

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安全隐患如何解决呢?

我曾有朋友在金水路未来路某小区居住,曾半夜被人敲过门。她那个小区,在繁华区域,没有围墙,进出很方便。

另一种安全就是电梯问题。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数据:“2016年全年,全国共发生电梯事故48起,死亡41人。”请注意,这是特别倒霉的那部分,并且是已经曝光的。像我今天早上这样被困的,全国有多少?不说全国,就是我所在的这栋楼,每年就有不少。我在这楼里上了好几年班,见过许多人被困过。

一次被困,一年都有阴影。

幸亏我今天的主要工作都是对内的,万一我要与客户签合同呢?万一楼上的张总要赶飞机呢?万一楼上的李总要出席重要大会呢?

这损失谁来赔?怎么赔?

3

 人文氛围

人文氛围是我认为的第二个需求。

有老话说,百万买房,千万买邻。

如今的城市里,尽管大家交流很少,但间接的交流、无形的交流处处都在。

举个例子:多年前我去一个朋友家办事,我大概是下午7点进电梯的,竟等了好几趟。每一部电梯里,人并不多,多的是车。电动车,还有小孩的玩具车。

那一刻,我明白了什么叫刚需。

以后你去哪个小区,发现经常有电动车被推进电梯的,你再看看他们的卫生,特别是犄角旮旯的卫生,一般都不是很好。

你再听听他们谈论的话题,也都是柴米油盐;这其中,抱怨居多。

你再听听他们教育孩子,很多都是简单粗暴的;这其中,埋怨居多。

说到这里,很多人不服,也不屑。

我也承认,我们大部分人素质都挺高,但是,坏的习惯是会传染的。

心理上有个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没有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

小区里很多垃圾就是这么来的,邻居的很多坏习惯就是这么养成的。

郑州有很多小区,二手房的价格与其邻居相差很多,究其原因,是因为里面的安置房太多。安置房一多,对外出租的就多;对外出租一多,人文氛围就差很多。

说到底,是居住者的层次没有起来。

对刚解决温饱的人来说,很多东西都是奢侈品,比如景观,比如独立的书房等。

4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是我考虑的第三要素。

划片就学。这是规定,没法。尽管中国人一边骂着学历不值钱,但你若让他家孩子上个普通学校,他敢跟你急。

还有一部分人想让孩子上名校,是想让孩子弥补自己的梦想。但是他们,从来不敢说出来。他们的潜台词:“老子当年没机会享受的东西,一定要让孩子赶上。

这里一定要擦亮眼睛,有些学区房是伪学区房。写在合同里的不靠谱,写在宣传单上的也不靠谱,更别提那些西装革履的小哥小妹嘴里说的。

按我们的规定,学区每年都会变的。这个开发商也没法。

我曾遇到一个大哥,说买房给孩子上学用,我问孩子多大了,他说快结婚了。见我纳闷,他解释说,给孙子上学用。

前年的春暖花开时,某小区的业主曾在商鼎路上拉条幅,主要原因就是买房时承诺能上某名校,等孩子该上学时发现该小区不在学校划片范围内。

真是悲催。

还有,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的书房。孩子的教育,不要全部指望老师,家长才是第一负责人。

5

 交通位置

接下来说说交通位置。

我一直主张住得离市中心近一点,最好住在公司附近,当然也包括方便一点的位置,除非你是自由职业或老板,因为你的时间也是成本。你注意观察下周围的人,对时间成本很重的人,一般混得都不会太差。

我曾经看过《屌丝男士》和《煎饼侠》主演大鹏的一个访谈,他过去在搜狐音乐频道做临时编辑。他一直都在公司附近:“三分钟步行就可以到的地方。不管公司搬到哪里,我都跟着走,为的就是比别人多一个机会,当主编需要人的时候,他打电话我第一个到公司。”

对年轻人来说,这是向上走的一个“套路”。

我觉得那些能将房子租在公司附近的年轻人,都是对生活有所期待的人。

6

 服务配套

服务配套,是我考虑的第四个要素。

很多人留恋城中村,除了价钱便宜外,主要就是因为方便,简直是太方便了。

先不说大商场大酒店KTV,那些小的购物,比如买根葱拿袋盐,你还能去开车?去大超市排队?好在现在商人鼻子尖,无论哪个小区,只要有人,相关商业等都会跟进来,但需要时间。

有些朋友羡慕谁谁捡了大便宜,因为十多年前他买的某小区现在翻了好几倍。其实账不能完全这么算,还得考虑他的时间成本。为了等这成熟的配套,他等了十年。

人生,有几个十年?

有人会问,那某某小区周围买个菜都困难,为什么那么贵?

简单来说,在那些小区住的人,根本不需要自己买菜,保姆或司机等人都办了。

7

 自然环境

追求美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的天性,这个没啥好说的。

想说的只有一点,好环境的小区肯定贵,便宜小区环境肯定不太好。

环境好的小区,物业费不会太低。物业费低的小区,也别指望环境会好到哪里去。

结语

买房,当然还有医疗、升值空间等方面的考虑。

这得根据个人年龄、身体素质、家庭结构等方面综合来定。

刚需有刚需的选择,改善有改善的要求,终极有终极的期待。

说到最后,在兜里的钱有限的情况下,怎么选?

我挺认可一个理论,看开发商。

经历过这次疫情,我觉得可以再补充一句,还要看物业的品牌。

没有好的开发商,房子是先天不足;没有好的物业,房子是后天营养跟不上。

不过,大品牌的开发商,所选物业都不会太差。

本期话题

朋友们被电梯困过吗?你买房最看重什么? 欢迎写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