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剂量神效之谜

 剡溪茗书馆 2021-05-28

经方剂量神效之谜

日本人说汉方之秘在于剂量,中国古时有传方不传量之说,近代和现代的有些大医家说,汉方剂量大,所以“覆杯而愈、效如桴鼓”还有人说剂量就要达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这个糊涂帐,照说中医药大学应该做些基础研究,把国之瑰宝发扬光大的。但好像民间知之甚少,也许是不在体制里的缘故,姑且放一旁。

要说剂量大,现在有些国医堂坐堂医生开出二三十味的药,剂量倒小,药方却大得吓人,仿佛可以包治百病。现在根据出土的文物,汉方一两折合现在多少克已经没什么争议了,但还是不知道该用多少,因为好多病都不标准。没办法,现代人都希望一方见神奇。用仲景的说法是:“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

争议的实在太多了,我也很好奇。看看汉代的计量问题:五量w liàng

  1.  五种计量标准的合称。  《管子·水地》:「准也者,五量之宗也。」  《孔子家语·五帝德》:「治五气,设五量。」王肃注:「五量:权衡、升斛、尺丈、里步、十百。」 2.  五种量器的合称。  《汉书·律历志上》:「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  《北史·魏纪一》:「平五权,较五量,定五度。」

汉代一百黍为一铢,一千二百黍为十二铢,俩之为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现代人感兴趣的是怎么转化成克,升,度娘上很多啦。但是古人的智慧才真真是让人佩服的。黍,黄米。百粒黍为一株,用金属割下来就是一铢,一年十二个月和合阴阳之气,俩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一两,四季变化,四四十六为斤,也有说七情六欲加福禄寿星为十六,人食谷生七情六欲也对噢,三十斤到三,一变为钧,跟人三十而立一致,有硬性的变化产生了,四钧为一石,则再经历四季风霜,为一石(读担),该归一了。分据说是后来有的,一分六铢,一两四分,倒也合四季之意。

看着有点乱,小时候听说市斤是因为十六进制,不科学,所以都改成十进制了。现在看来很呵呵耶。这个铢两斤钧石里含着人得天地之气变化的秘密呢。既然如此,人得谷气是得天地之气,药也一样得天地之气,这个数字的变化也跟气之数是相合的吧。

仿佛越看经方的数字密码越来越有趣了。

徴祥于戊戌年辛酉月乙巳日

今日功课:

       【3.19】传阳明,脉大而数,发热,汗出,口渴,舌燥,宜白虎汤。不差,与承气汤。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二两(炙去皮)枳实三枚大者(炙)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调胃承气汤方

       甘草二两(炙)芒硝半斤大黄四两(酒洗)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取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3.20】传少阳,脉弦而急,口苦,咽干,头晕,目眩,往来寒热,热多寒少,宜小柴胡汤。不差,与大柴胡汤。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枳实四枚(炙)大黄二两生姜五两(切)大枣十二枚(劈)       

右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二升,日三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