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酥点开酥技法详解~热卖象形酥点制法图解

 软件不错 2021-05-28
图片

象形酥点

开酥

△王晨

 油脂的选择

传统中式酥点在制作油酥面和水油面时,需要添加一定比例的油脂以达到开酥的目的。油脂的选择对酥点的出品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市面上用于调制油酥面团的油脂选择较多。传统开酥用的油脂中,猪油常为首选。猪油脂香味明显且无异味,起酥性好,色泽洁白,非常适合用做起酥油脂。但是猪油的使用,对制作环境的温度有一定要求,猪油的熔点在30℃左右,夏季天气炎热,猪油在短时间就会融化成液态而不宜加入面团中,这就要求操作人员技术熟练,手脚麻利。

图片

△菠萝酥

其次,使用动物油脂普遍成本较高,若自行炼制,有技术难度且油脂存放期限短,食品卫生安全没有保证。选择使用植物性油脂开酥,虽然价格相对便宜,但起酥性差,成品口感不佳。

随着近代油脂加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王晨在开酥时,选择使用可满足加工多种要求的起酥油。起酥油是指经过精炼的动植物油脂、氢化油或上述油脂的混合物,具有良好的起酥性、乳化性,并且在室温下呈固态,在10~16℃不太硬,32.5~38℃不太软,可任意形成各种形状而不塌陷,更能满足现代酥点加工的技术要求。起酥油分类较多,可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起酥油种类。

42期四川烹饪▪烹艺云课
必点爆品:空心葱油饼+空心大麻球制作技术
直播+现场课专场,点这进入通道
5月31日(周一)下午2点
图片

招牌必点江湖菜技术课

鲜辣子姜蛙+青椒小煎鸡+香辣水煮鱼

▷ 点击回看直播 ◁

图片

 造型的创新

传统中式酥点以圆形、柱形、方形为主,如龙眼酥、荷花酥等,造型相对单一,制品成型快速简单。而王晨创新研发了一些新造型酥点,如公鸡酥、松鼠酥、绵羊酥、菠萝酥等。谈及创作灵感,王晨坦言这些造型均源于日常生活。

图片

△公鸡酥

在创作绵羊酥前,首先制作的是山羊酥。两类制品差别不大,有了山羊酥的基础,绵羊酥初坯很快做出来了。绵羊与山羊在形态上虽差别不大,但细枝末节却有不同。比如绵羊角是盘旋的,而山羊角则是略带弧度的。此外,为了让制品更加贴近生活,王晨将所见所闻融入作品,王晨回忆起在老家农村,一般都会给刚下过羊羔的母羊授予领带以便与其他羊区分,但考虑到母绵羊的外形没有公绵羊威风,故将领带的灵感运用在公绵羊上。

 技法的突破

象形酥点的关键在于“像”,怎样能让酥层满足不同制品外形的要求,是王晨不断思考的问题。在制作绵羊酥和松鼠酥时,王晨冥思苦想如何让作品看起来有毛茸茸的质感,拿着一块切好的酥片琢磨、观察,突然想到要是把顺着的层次纹路切断,经过油炸后会不会有毛茸茸的效果,就如同在鱿鱼上剞十字花刀一样,每刀深度大概2/3,但不切断,等油脂融化,空隙自然就有了。王晨觉得逻辑分析是成立的,于是立马进行试验。经过反复尝试,他发现,切得越细,毛茸茸的感觉就越逼真。在动物象形酥点上,王晨又研究如何让动物酥点“长腿”站立,使得酥点制品更加生动。经过多次尝试,他攻破了这一技术难题,举一反三创作出了其他象形酥点,如丹顶鹤酥等。

当今,象形点心在西点中较为流行,如翻糖。中式面点中以发酵面点较常见,而酥点相对较少,因此,我们邀请王晨在分享西瓜酥、草莓酥等的制作方法,供大家参考交流。

 西瓜酥制法

图片

原  料

水油面(红、绿、白三种颜色):五得利面粉1200克、白糖120 克、起酥油120克、鸡蛋清3个、水、黑芝麻、色拉油各适量、白色食用色素、果绿色食用色素、大红色食用色素各少许

油酥面:美玫粉1350克、起酥油1050克

馅心:豆沙馅适量

制  法

1. 水油面团:将40 克白糖溶于水中并滴入少量白色食用色素,混合均匀后备用。取400克五得利面粉,加入1个鸡蛋清并放40克起酥油一起抄拌。分次倒入糖水并不断揉搓,面团不粘手时可放入压面机反复压成片, 待面团表面光滑即可(见图1~5)。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 油酥面团:将起酥油搓开, 倒入面粉, 用手反复搓擦, 呈雪花片状, 再揉搓成团,均匀混合在一起,最后放在冰柜里冷冻1小时备用(见图6~10)。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 酥皮的制作:将水油面团擀成长方形,取一份油酥面擀制成水油皮面积的一半,并压在一半水油皮上,油酥包入水油皮内并将边缘捏合锁边。用滚筒轻轻敲打捶扁,然后先对角擀开,再左右、上下擀成薄厚一致的长方形,修整去长方形酥面短边,挑破气泡。将酥面用压痕分成4等份,喷水,两边向中间折叠再对折, 擀开,挑破气泡,修去两条边的多余部分, 再擀开, 挑破气泡,修边。用压痕分成3等份,喷水, 折叠, 擀开, 挑破气泡,修边。(每次擀开后都需要用牙签将面坯里的小气泡戳破,否则会影响酥层的美观)。最后把酥面分割成长约13厘米、宽约6厘米的6等份长方形酥面块,在面块上喷水后整齐叠摞起来,稍擀压平,包入保鲜膜放入冰柜冻1小时备用(见图11~26)。其他色泽的酥皮依法制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4. 西瓜瓤的制作:取适量豆沙馅揉搓成球形,对剖后用刀切成西瓜瓣的形状,备用。把红色酥皮从中间斜着切0.4 厘米厚的片,顺酥层纹路擀开备用。将擀开的红色酥皮刷上蛋清液,包裹住豆沙馅心(竖直酥层纹路),剪去多余的边角料(见图27~33)。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5. 西瓜皮的制作:在白色酥皮和绿色酥皮上斜着切0.4厘米厚的片,顺酥层纹路擀开,备用。在白色酥皮上刷蛋清,贴在“瓜瓤”弧面上(水平酥层纹路),修剪去边角料,作为西瓜皮的白色部分(见图34~36)。再将绿色酥皮刷上蛋液,贴白色酥皮外(水平酥层纹路),修剪去边角料,作为瓜皮的绿色部分(见图37)。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6. 制熟:将“西瓜”的所有接缝处、尖端再刷一遍蛋清液。用牙签沾少许蛋清液将黑芝麻贴在红色酥皮上,作为西瓜籽。锅中倒入色拉油,待油温145℃时,将生坯下锅浸炸2分钟至熟,即可出锅控油(见图38~40)。

图片
图片

EXPLAIN

说明

1. 美玫粉属于低筋粉,五得利面粉属于中筋粉。低筋粉适合做油酥,中筋粉适合做水油皮。

2. 水油皮和成面团后,可放入压面机反复压叠至面团光滑。压面机通过反复压、拉,使面团中面筋网络松弛,饧面时间可缩短。

3. 酥皮可先对角擀开,再左右上下擀,让面坯更易擀成直角边、长方形。

4. 制作“瓜瓤”的红色酥皮竖直酥纹包裹豆沙馅,白色酥皮和绿色酥皮的酥层纹路与红色酥皮垂直。

5. 酥皮斜切和直切取决于所需面坯的大小,斜切截面面积更大,酥层也更宽。

6. 炸制的油脂选择无色无味的色拉油最佳。

 草莓酥制法

图片

原  料

水油面(红、绿两种颜色):五得利面粉800克、白糖80克、起酥油80克、蛋清2个、色拉油、水、黑芝麻各适量、果绿色食用色素、大红色食用色素各少许

油酥面:美玫粉900克、起酥油700克

馅心:豆沙馅适量

制  法

1. 水油面团、油酥面团、酥皮的制作:同西瓜酥。

2.果实的制作:将红色的酥皮从中间斜刀切0.4 厘米厚的片,顺酥层纹路擀开备用。取适量豆沙搓成水滴形备用。擀好的红色酥皮刷一面蛋清液,包裹上豆沙馅(水平酥层纹路),用虎口先捏紧水滴形尖端的一边,修剪去边角料,再捏尾部,修剪边角料(见图1~10)。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草莓蒂的制作:将绿色酥皮横切2片,擀开的绿色酥皮,其中一片的一边修剪成锯齿状,刷上蛋清液,贴在“果实”坯底部,剪去多余边角料,接口处刷蛋清(见图11~17)。另一片顺纹路擀开,抹上蛋清液,水平酥皮纹路放入米粒状的豆沙馅,包裹起来,捏成果蒂把,刷上蛋清粘在底部(见图18~24)。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4.制熟:将“草莓”的所有接缝处、尖端再刷一遍蛋清液。用牙签沾蛋液将黑芝麻贴在红色酥皮表面,作草莓籽。锅中倒入色拉油,待油温145℃时,将生坯下锅浸炸2分钟至成熟,即可出锅控油(见图25~28)。

图片
图片
图片

EXPLAIN

说明

豆沙、黑芝麻、枣泥等是常见的甜味馅心,此外,还可用奶黄馅、榴莲馅等。

奶黄馅的制作方法:

1. 将糖400克、牛油200克、猪油200克、水750毫升、牛奶750毫升和适量椰浆、炼奶、花奶混合均匀,在锅中煮开备用。

2. 将粟粉150克、奶粉100克、吉士粉150 克、鸡蛋2个和生粉150克搅拌均匀,备用。

3. 将步骤1中原料倒入步骤2原料里,上蒸笼蒸制,中途搅拌3 次至熟,然后放入和面机和成团即可。

榴莲馅心的制作方法:

选择新鲜、品质好的榴莲,取出榴莲果肉,冷冻后包入酥皮中即可。也可加入一些粟粉、白糖、炼乳之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