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技总动员,中医会缺席吗?

 厚朴百合中医 2021-05-29
昨天晚上,主席带领七常委参加两院院士大会,科技大会。发出了科技总动员。
国家对于科技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迫切的反应出,国家对于科技人才的渴望,对于科技创新的殷切期望。
这让我不免想到了国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当年说。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是国家战略。
在新的历史时刻,中西对抗加剧,西方敌视加深,科技封锁不断增强。国家对于科技的要求,就显得更加重要而迫切。
科技的核心是高科技,即高水平的科技技术。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多的表现在科技技术创新方面的竞争。最为核心的在于核心高技术人才的竞争。
得科技者得发展,得创新者快发展。得高技术人才者得天下。
与高新技术创新相比,中医就显得历史悠久,好像总与历史、文物、文化相联系。与代表着更快更强更大,更先进更时尚的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如同高铁飞机,风驰电掣。
而中医更似乎像不紧不慢的蜗牛,近乎原地踏步,一提起中医,总是联想到几千年老祖先留下的黄帝内经,伤寒论,即便是最具有时代特点的滴丸、颗粒剂等等,也只是现代制药工艺上的进步,哪怕是屠呦呦先生发明的人人皆知的青蒿素,也是现代制药工艺提取有效成分,全部归功于中医进展,似乎有点牵强。
我们的祖先是伟大的,中医是历代先贤智慧的结晶,护佑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苦诸多疾病疫情灾难。总是作用神奇,疗效卓著,救黎民于水火之中。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无论是大病小情,还是非典新冠,无一缺席。
其巨大作用,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认可,也得到了历届主席的肯定。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宝库。这是毛主席说的,永远都是这样。
因为中医是源于人民,来自实践,历经实践检验,历史沉淀,经历了千百年的实践检验。如果没有真实可靠的疗效,是不可能流传下来的。与此同时,历史上其他各个国家的其他治疗方案,能流传下来的寥寥无几。这与我们中华民族,充满智慧,善于学习,是密不可分的。但我们总不能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面吧?
时代在进步,中医也在进步,从未停止。
从治疗方药,到理法方药,思想理论体系,不断在丰富。
中医人的胸怀也是宽广的,衷中参西,西为中用。开放包容,兼容并蓄,而非非此即彼,故步自封。西医诊断,中医治疗,广泛应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优势更为显现。治病求本,长远受益,患者感受更为明显,所以近年来,用中医的人员不断增多,不只是落后小山村才用中药,更多高级知识分子更愿意选择无伤害的中医自然疗法。

中医的美,为更多的人所认知。

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无论是死亡率居高不下的肺癌、肝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急需要中医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还是心脏病、肾病等诸多威胁生命的疾病,需要中医更优方案。

不仅仅需要方法创新,也需要重大理论创新。中医土生土长,更具有原创性,更具有全体系优势,绝对不会被别人卡脖子。反倒是可以让全世界人民因此受益。

人民的殷切期望,就是祖国的需要,也是中医人努力的方向。

谁做出贡献,谁就是人民的功臣。国家的功臣,民族的功臣。也是中医的功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