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汉初的几大政治派系:刘邦是如何一步步除掉七个异姓王的?

 炫叶楓雪 2021-05-31

公元前202年,汉军在垓下之战大破项羽,汉高祖刘邦统一了全国,并称帝。但是汉高祖称帝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帝国还存在着其他的势力,这些势力极为庞大,甚至可以影响到他的皇权稳定。

汉初的各种势力

西汉初期,朝堂上的各种势力错综复杂,第一种当属“功臣”集团。先秦时期的朝代更换以及诸侯国兴亡,整体来说都是贵族革命,推翻夏朝的是商国国君,推翻商朝的是周武王,整体来说权力都在贵族团体中流转。

但是秦末的混战,就完全是一个平民革命的时代了。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手下的韩信、彭越、英布等人之前都曾参与灭秦,一个个和汉高祖资格平等的,汉高祖怎么能不疑心这些人?更何况,韩信、彭越、英布是汉初三大名将,都是身经百战的,刘邦对他们极为忌惮。

第二种是“宗室”。秦朝的大一统思想当时还没有被普遍接受,比如秦朝末年,六国之后,纷纷自立,就是这一种心理。而且汉高祖刘邦是亲自灭秦的,在他看来,秦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秦始皇没有分封宗室以拱卫国家。

于是刘邦决心重建诸侯,来作为王朝的屏障。

第三种是“外戚”。外戚能成为一种特殊势力,其根本也是从历史上来的。在上古时期,各部落之间总是互相仇敌。能够互相联络的,除了本家之外,自然只有亲戚。

而汉朝和先秦时期仅仅差了秦朝14年的国祚,因此人心为“风气所囿”,不能自拔。汉高祖取得天下之后,对吕后一门也重加赏赐。外戚因而成为一种特殊势力。

吕后的哥哥,一个唤做泽,一个唤做释之,都是跟随着高祖起兵的。高祖彭城之败,得了吕泽的兵,才得以站稳脚跟。吕氏一系,有这些人,如何能不成为特殊势力呢?

因此《史记》记载:“吕氏雅故,本推毂高帝就天下。”。

当时的功臣,有封地的,都给高祖和吕后两个人灭掉。这个可算刘、吕两系,合力以摧残功臣系。

汉初异姓王

早在楚汉相争时期,韩信在破齐之后,就自立做了齐王。刘邦心里虽然十分不满,但是由于韩信此时的势力足以和自己分庭抗礼,因此只好承认了韩信的齐王,但在刘邦心里,这件事始终是一个心结。

因此在破了项羽以后,刘邦便急不可耐地“驰入齐王信壁,夺其军”,将韩信改封为楚王。后来又用陈平的计策,伪游云梦,令韩信来谒见,结果以有人告韩信谋反为理由将他抓捕回了京城,改封为淮阴侯。

公元前197年,代相陈豨造反,汉高祖刘邦亲自去平叛,吕后在京城里,又叫人诬告韩信谋反,把他杀掉。

接着我们来说彭越。在刘邦与项羽约定鸿沟为界后,刘邦却暗地里派军追击项羽,同时约韩信、彭越。结果韩信、彭越都不来。高祖刘邦无奈,用张良的计策,加给韩信封地,又封彭越做梁王,这两人才肯来。

但是这件事,刘邦当然是记下了。就在韩信死的这一年,有人告彭越谋反,高祖便把他废了,徙之于蜀。走到路上,彭越遇见吕后,哭着对她说自己没有谋反,求吕后做主。

结果吕后把彭越带到洛阳后,反手便向刘邦告状:“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妾谨与俱来。”于是便把他杀了。

汉初,还有一个韩王信,有人经常把他和韩信搞混。但实际上并非一个人,韩王信是韩国的后代,以勇敢著称。高祖定三秦时,叫他击灭郑昌,就立他做韩王。等到刘邦平定项羽之后,便把他迁徙到马邑,想要靠他抵御匈奴。

结果这时候匈奴的兵力很强,把他围了起来,他抵不过,只好派人和匈奴讲和。刘邦得知后,便派人去责问他。结果韩王信害怕,就索性投降匈奴,带他入寇。

再讲讲淮南王英布,英布本来是项羽的降将,在韩信死的这一年造反,第二年就被刘邦大败,后被杀。

赵王张敖的手下谋反,被人告发,赵王并不知情,因此死罪被免,但是王爵被夺。

燕王卢绾和刘邦是同乡,他的父亲和刘邦的父亲也是好朋友。刘邦击灭臧荼,就封卢绾做燕王。后来高祖去攻陈豨,陈豨差人到匈奴求救,卢绾派张胜去劝匈奴不要救陈豨。但是张胜担心陈豨灭亡后,下一个就轮到燕国了,于是张胜自作主张叫匈奴发兵攻燕,好让燕国借此撤兵自救,不去攻陈豨。

卢绾见张胜去后,匈奴的兵反来攻打,就向朝廷上书说张胜反了。结果等到张胜回来后,卢绾才得知张胜都是为着自己,懊悔不迭,就随意杀了一个人,对汉朝说是张胜。后来这件事情被发觉了,汉高祖便叫樊哙去打他。卢绾逃出长城。

同姓王

刘邦时期分封的同姓王,有荆王刘贾、楚元王刘交、吴王刘濞、齐悼惠王刘肥。

以下的七个王则是自己的儿子:代王恒、赵隐王如意、淮南厉王长、梁王恢、淮阳王友、燕灵王建。

汉高祖刘邦死之前和大臣杀白马,歃血为盟曰: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