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你会怎么做?

 刘晓俊 2021-06-01
最近我把新设计的作品完成了,现在的我依旧会感到困惑,分不清什么是正确的道路,也无法找到一条可行的谋生出路,我也无法解释清楚作品中的“一”到底是什么,我在追寻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一个抽象的概念,如果我无法理清这条概念,我便无法继续探索。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我开始质疑自己的作品,我也质疑bearbrick和泡泡玛特的盲盒,利用人性的弱点和攀比的消费,虽然人性的弱点也是人的一部分,但是这并不是人的本质属性,如果一件作品只是利用人性而不是探索人的本质,不去关怀人本身,那么它就会沦为空洞的商品和流于华丽的表面。
 
我不反对艺术商业化,我反对纯粹利用人性弱点引导消费的商业,如何判定一件作品是商品还是可被称为艺术品?我认为这是一个加法和减法的问题,先把商品和艺术品简单看作“物”,一件“物”售卖给消费者,如果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只是获得一个华丽表象的“物”,这个“物”便是商品,因为它是对消费者自身的一种消耗,这是减法。如果一件“物”售卖给消费者,消费者从中获取一种对自身作为人的部分和对世界新的认知,这是加法,那么它就是艺术品。
 
因此我们就会发现一件艺术品对于有些人来说只是简单的“物”,而对于有些人来说是艺术,这取决于每个人的主观认识。一个人去艺术馆只是拍照留念却不知作品背后传达的内容,即便把罗浮宫的《蒙娜丽莎》放在它眼前,对这位观众而言也只是简单的“物”。
 
关于我自身的作品应该传达什么样的“物”,我时常感到痛苦和纠结,因为一位艺术家的成长不是横空出世,而是需要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5年、10年、20年、甚至一生,可是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艺术家也要生存,艺术家是人,也要吃饭,通过能量转化来抵抗熵增定律。我清楚的明白商业主要研究的是人性,这个行为是人的兽性的一面,而艺术是关怀人自身的本质属性,这个行为保留了人性的一面。刘慈欣在《三体》中阐述了这么一句话:“人失去人性会失去很多,人失去兽性会失去一切”。在面对生存的压力面前,我该如何做,这是我感到困惑和痛苦的来源,这也是我在设计公仔的时候,都是一些人模兽样。
 
目前,我的作品作为现象的物完成了,可是对于本质的“一”我仍然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



实体店铺位置: 

厦门联发华美空间C2楼1B单元-需艺潮玩




公众号: 需艺工作室
抖音: 需艺潮玩艺术
微博: @需艺潮玩艺术
(潮流艺术与潮玩公仔、手办)
 加群请备注: (加群) 
否则不通过
刘晓俊个人微信号
(liuxiaojuen2011)

如果你也喜欢艺术和潮玩手办
加我微信拉您进群
和大神们一起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