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文解字:范

 海曲上人 2021-06-01

□范天万

我们今天看到简化汉字“范”,其实是“范”“笵”“範”三个同音近义古体字的统一。

先看“同音”。“范”“笵”“範”三个字都是形声字,《说文解字》说它们分别“从艸氾聲”“从竹,氾声”“从車,笵省声”,表明它们读音相同,也表明“笵”比“範”早出现。

看字义,首先看《说文解义》中它们的本义。

范,“艸也”。自然了,范本义为一种草名,可惜范草倩影如何,书里没有记载,而今难寻觅芳踪,只能根据辞书上“范”作为动词本义为“沐浴、薰香,古代贵族、雅士的生活方式”,遥想远古时的贵族、雅士集范草汁入水或泡范草、焚范草而沐浴时的惬意场面了。人们以盛产这种植物给地方命名(如范阳、范县)。“范则冠而蝉有婑”(《礼记·檀弓下》),这里的“范”是一种蜂,全句是说蜂头上有冠状物,蝉身上有针状喙。

接着看“笵”。段玉裁注《说文》中有“《通俗文》曰:'规模曰笵。’玄应曰:'以土曰型,以金曰镕,以木曰模,以竹曰笵。’”可见,笵的本义是竹模子,《说文解字》“笵,法也。古法有竹刑”,其实是“笵”字的引申义项。而“世之摹字者多为笔势牵制,失其旧迹,须模摹之笵,然不问其点画,惟旧迹是循,然后尽其妙也”,则用其比喻意义了。

“範”本指古代遇大事出车,先辗过祭坛及祭牲以祭祀路神的一种活动,古时候車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故範字“从車”。同时,它又指古车上防止乘客坠车的竹竿围栏,属名词。“吾为之範我驰驱,终日不获”(《孟子·滕文公》)中,範却作动作词用,意思是我给他依规矩奔驰,整天打不到一只。

“模子”义项本来是“笵”的专用,后来人们发现,“笵”“範”“范”三字在此义是又相近出,先是作名词时互相通用,如“型范”(俗称模子);由此引申,“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梦溪笔谈·活板》),“宇文新州之懿范”(《滕王阁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中的“范”都为“模子”引申出“框架,样式,标准,榜样,典范”,进而引申出如“範,法也。範,常也”(《尔雅》),成了“法度”“规则”的意思。“防范”则为限制,通用到动词“范铜”(模子浇铸金属品),“就范”就是在规定范围(法则)中行动。而“范山模水”比喻效法模仿他人,“范性”又称“塑性”,指物体超限度变形时去掉外力还能保持一部分残余变形的性质。

作为姓氏,“范”姓来源特别复杂。据《姓考》讲,有的是以分封地、居住地为姓(以邑为氏)的“范”(或“氾”姓演变),有的是以从事车辆、竹器等铸造器物模型为姓(以职业为姓氏)的“範”“笵”(古代还有复姓“範师”“笵师”),有的则由满族姓氏“范佳”简化而来,本有区别,现在统一为“范”。有人还爱追风雅把自己的姓写成繁体“範”或者“笵”,是对是错,都是成千上万年前的事,也没几人去细细考究了。

把音同义近的“范”“笵”“範”简化、统一成一个“范”字,省去了人们日常对汉字的识记和使用的许多麻烦。毕竟,汉字的简化顺应了人们“删繁就简”的心理变化和社会发展需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