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古诗词五步教学法.doc

 雪花飘无声 2021-06-02

古诗词——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在浩如烟海的文学长河中,它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它以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意境,滋润了无数国人的心灵。它的内容包罗万象,无所不有,这些都是先人智慧的结晶、经验的总结、情感的沉淀。然而,由于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学生生活的年代有较大的距离,学生们并不能很好地把握它们的内涵。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它带着雷霆之声走进了古诗词教学改革的课堂。如何让学生走进古诗呢?赋予这一传统的课题以新的生命力,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急需解决的话题,值得研究、探讨与实践。现在,我就如何进行古诗词“五步教学法”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解诗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通常可以借助眼睛来窥探古人写诗时内心所思所感,所以分析题目自然尤为重要。在诗词学习中,我们可以从诗题、词题中知道一些重要信息。有些诗题、词题往往点明时间、地点,有的点明全诗内容和写作目的,为我们分析提供线索。

例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了时间是九月九日,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古人习俗是家人或朋友三五成群,登高远眺,祈福抒怀,一个“忆”字又说明此时作者应该和自己家乡(山东)的兄弟们天各一方,诗中自然会饱含思念之情。

像这样的诗歌题目,其实还有很多,比如《过故人庄》,“故人”是友人,老朋友之意,从题目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和故人久别重逢的欣喜

二、知诗人

在古诗词教学中知道作者的情况,了解写作背景,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理解古诗,必须做到了解诗人的生平与经历。因每个诗人所处的时代与人生的经历不同,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也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语言风格。如《观沧海》一诗中,如果了解作者曹操的生平与经历,我们自然就会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