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登山时绕不开的高反,你该如何应对?

 __天涯__ 2021-06-02

都日峰攀登,摄影:小蜗牛

高反及其它急性高原病,其发生发展机制尚有许多不明确之处,但它与中国山友密切相关,值得我们再次根据可查询资料进行详尽梳理,希望对山友们有所助益。

另外,本文所有涉及药物,请务必咨询医生后再使用。

“高反”对于国内山友来说,不是个陌生词汇:国内很多长线都在3000米以上海拔,更不要说雪山,这正是高反的频发区域。但国内的影响因素远不止这些,一些高原肺水肿、脑水肿事故往往跟山友对高反的“无奈、无知、无畏”有关。

美景与危险并存,已有数起高反山难发生在贡嘎山区,图为前往日乌且垭口途中。摄影:曦格犸

  • 没有足够高原徒步经验就直接走高难度长线或登雪山,出现高反不知如何应对。

  • 大多山友都是普通上班族,请假不易,没有时间适应,只能硬抗。

  • 蓄势一年,不甘心下撤,比如2014年洛克线山难,出现强烈高反症状后当事人未下撤,“4名向导轮流背着马某,带领队伍继续穿越”,终至死亡。

  • 近年横断山区、藏南诸多新线开辟,很是热门,但这些路线有些垭口都会达到5000米以上,尤其是曲通线,第一天海拔拔升1000多米,极易高反。

  • 高反严重时,足以让人丧失行动能力,但近几年数起高反山难当事人都是独行,无人救援。

了解我们的用意后,接下来,不如深入了解高反发生的机制。

高反,为什么会只发生在海拔3000米以上?

我们都知道高反发生的客观原因是随着海拔的上升,大气压力下降,人体获取的氧气量减少。那为什么高反症状会在海拔3000米以上才出现、4000米左右(也有人在海拔2500米就出现高原反应)集中爆发呢?

3000~4000米:高原适应第一道障碍——山友们进入高原,一路拔高,气压不断下降,氧气分压也会成比例降低,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氧分压更会降低,导致短时间内氧不能完全“压”进毛细血管中,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就会降低,造成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

肺泡内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的关系,可以用“氧解离曲线”来表示。前者在60mmHg以上会形成接近100%的血氧饱和状态,60mmHg以下则会让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运氧能力也会下降)。

氧解离曲线,表示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氧气饱和曲线(这个曲线会随着体温、氢离子浓度等因素的变化左右稍微移动)。

在海平面附近、肺泡氧分压在60mmHg以上,几乎所有的血红蛋白都能与氧气结合,血氧饱和度超过90%,但一旦到了海拔3200米左右,就会下降至80%,这在平地医疗急救中被认为是危险的数值,高反症状也同样集中爆发。(来源:medicalexamprep,《登山体能训练全书》【日】能势博

而在日本研究者的试验中,这个分水岭出现在富士山八合目(海拔3200米)附近。在此之前,登山者的“吃力感”与平地无异,之后,身体就会突然对低氧环境产生反应。(来源:《登山体能训练全书》【日】能势博)

所以,大多数人的高反症状会发生在海拔3000米以上,并且多发于迅速拔升到这个高度、没有适应的山友身上。如果不及时遏制,就有可能恶化出其它严重的高山病。

富士山八合目,海拔约3200米,是很多登山者出现高反症状的地方。来源:yamanashi-kankou

也因此,高反是“急性高原病”的一种。急性高原病分为急性高原反应(也称急性轻型高原病)、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山友们通常所说的高反,属于第一类。

高反是一种急性高原反应,之所以又被称为“急性轻型高原病”,大概是相对后两者,症状不致命,但它却是山友们最常经历的急性高原病,你有必要深入了解它。

高反的症状和自我评判

久居低海拔地区的山友们没有适应,急进3000米左右的高原,或者从高原急速攀升至更高海拔,身体会因缺氧产生的一系列症状,急上高原6~12小时后就容易发生。如果症状较轻且适应的好,大部分山友会在2~3天内缓解,如果对轻度反应视而不见,继续快速拔升,就很有可能出现“高反加重”的后果。

如何确认高反?——一上高原,身体不适的情况有很多,有些不一定是高反。在目前国际上认可较多的急性高原反应量化标准《加拿大路易斯湖评分标准》(LLSS)中,头疼(一般是太阳穴或后脑勺的搏动痛)是认定急性高原病的必要条件,并且必须伴有头晕、疲劳/虚弱、胃肠道症状等并发症中的几项。

很多山友的高反主要症状是头疼,@spirittravel

但在国内研究适用更多的《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我国军用标准,GJB1098-91)中,头疼或呕吐是最主要的诊断指标,但头疼不是必须的,有恶心、气短、嗜睡、失眠等众多症状也可认定是高反。

客观上判断:利用血氧仪——心血管的功能是运送组织代谢所需的氧,其对缺氧适应性调节的指标之中,血氧饱和度、心率对急性高原病及高原适应性较有判断价值。这两个数据可以通过指夹式脉搏血氧仪测得,很多领队和山友在高海拔徒步时都会携带。

所以,血氧饱和度低或者心率高的人群,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高。

急进高原后的血氧饱和度对急性高原病有预测价值,心率对未经习服乘飞机直接急进高原人群急性高原病有预测价值,而对经过习服后再急进高原人群没有意义。(来源:《急进高原后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及与急性高原病的关系》郑双锦 第三军医大学)

指夹式血氧仪,来源:uphillathlete

不过考虑到个体差异性,山友们很难说A的数值比B的高一点,A的适应状况就比B的好,但养成记录个人每天血氧饱和度、心率的习惯,从数值变化中可以纵向反应自身高反适应程度;横向的比较也可以作为参考:

在《登山技巧全攻略》一书中,日本高原低氧协血症研究协会公布了日本人经常造访的珠穆朗玛峰区域周边的主要住宿地点,静息状态下测量的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的标准值,如果差太多就应特别注意,山友们可以进行对比。

在珠穆朗玛峰区域周边的各住宿地点测量安静时的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标准数值,共由106名17~71岁的男女(男性80名,女性26名)的资料构成。(来源:《登山技巧全攻略》【日】山本正嘉

轻度、中度、重度高反的评测——无论是《加拿大路易斯湖评分标准》,还是国内的《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都是根据主观症状来评分,可以评测高反的严重程度。山友们可以在登山中对照评测。

急性高原病的自我评判之《加拿大路易斯湖评分标准》(LLSS),国外的研究大部分采用此标准,共有五项症状计入评分,且必须有头痛症状。

国内的研究很多会采用《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我国军用标准,GJB1098-91),不强调必须有头痛,部队大规模进驻高原时应用较多。有研究者认为这种评判机制更符合我国高原环境实际情况。

重度高反评测:串联行走测试/静止站姿测试——出现如上重度反应症状,如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失眠、嗜睡、冷漠、肢体协调下降等症状,必须引起队友的重视。

可以让其后脚跟触碰前脚跟行走直线,也可以让其闭眼站立、双脚前后相抵、双臂环保于胸前,保持一分钟以上的静止站姿。如果无法完成,就需立即下撤。

串联行走测试,如果走直线很困难,说明肢体已经出现失调,必须下撤。@Nada Mekawey,Heelto toe test

以上是高反的判定标准,那你该如何避免高反呢?

高反,你该如何防治?

防治高反没有捷径,你只能慢慢培养高原适应能力,让身体慢慢适应高原缺氧环境,并在吃饭、喝水、呼吸、步行方式多加注意,阻止血氧饱和度的大幅下降。

培养高原适应能力——有以下三种方法:

  • 滞留型训练:进入高原,身体的自动调节机制之一是红细胞增多、血液运氧能力提升,理论上红细胞增至顶点则需要3周左右,身体充分适应也是如此。所以,登山前提前滞留在3000~4000米海拔一段时间,有利于增强效果。

对于没有太多时间的山友们来说,只能“平缓适应”,比如让刚开始的行程爬升不要太大,如果症状加重,则立即停止爬升。

Hackett PH等建议在高于2500m海拔后,24小时内海拔升高不要超过600m,第二天再原地习服一天。野外医学协会建议进驻高原第一天不要超过海拔2400m,然后每天上升的海拔300m至600m。Bartsch等建议海拔2000m以后的平均上升速度300m/day。(来源:《急进高原后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及与急性高原病的关系》郑双锦 第三军医大学)
  • 往返型训练:如同体力需要反复运动、疲劳、休息才能慢慢提高,高原适应的改善也是如此。在登山前频繁进入高海拔山区也有助于高反适应。

  • 昼高夜低原则:高海拔长期登山时,身体还有可能会产生适应衰退现象,白天登高给身体低氧的刺激,晚上住在低处让身体休息,可以让衰退幅度降到最低,这在7000米级以上的高山攀登中尤为常见。

进食方式:碳水化合物为主——有研究说碳水化合物在转换成能量的同时,所需要的氧气比脂肪要少得多,所以高海拔登山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比如米粥、燕麦粥等,在长时间登山中,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也需跟上。

另外,大蒜、黑豆、酸梅、鱼、醋等食材有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冻伤、血栓的几率。

补水方式:每天4L左右——高海拔皮肤血流受到抑制,身体会多出汗来调节体温,再加上呼吸、排尿增多,身体水分流失更快,导致身体脱水、血液浓度增加,进一步加剧头疼等高反症状。

高海拔环境会让人感觉不到口渴,所以你必须有意识多饮水。有建议每天补充4升水,至少保证尿液清澈且大量。

呼吸方式:有意识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强调深沉、缓慢,是肚子起伏而非胸部起伏。长吐气会把肺里的旧空气尽可能排出来,再大口呼吸新鲜空气,肺中氧分压增大,有助于血氧饱和度上升。

在帐篷里静卧、静坐,散步时都可以有意识地练习腹式呼吸,@jivan sharma

步行方式:降低速度、间歇步行——有些山友进入高原第一天容易兴奋和逞强,到了晚上和第二天,容易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所以必须有意识降低步行速度,并在步行时穿插休息(在高海拔登雪坡时很多山友会计算步伐数并定量休息)。

你可以让自己感到“稍微疲累”的步行速度行进,而不是很累、非常累,还可以记录这个状态下自己的心率,用其来控制自己的速度。心率的个人差异很大,这里有一个参考数值:

20~40多岁有经验的登山家在低山(指海拔低的山)行进时的心率约为140~150次/分钟,如果以同样的心率在高原行进,则会对身体造成过度负担。Hackett曾经说过,在高原行进应将心率控制在135~145次/分钟。

高海拔登山,控制速度、有节奏、会休息很重要。图为都日峰攀登, 摄影:小蜗牛

红景天是否有预防效果,争议很大——当下山友们关于红景天类药物是否有预防和治疗高反的效果存在很大争议,一些研究显示它可以提高低氧环境下的血氧饱和度,扩张血管,降低缺氧导致的肺动脉高压,也有资料认为还需深入研究证实:

齐跃等关于红景天预防AMS的系统评价显示,国内关于红景天疗效的研究质量差异较大,存在明显的临床异质性。因此仍需要全面、高质量的红景天治疗AMS的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来源:人民军医《高原疾病防治系列研究(2)急性高原反应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彭伟 罗勇军)

以上是高反的防治措施,但如果高反无可避免袭来,你又该如何缓解呢?

高反如何缓解?

以上吃饭、喝水、呼吸、步行方式对于高反缓解依然有效,但除此之外,你还有以下措施。

缓解头痛——头痛是高反的主要症状,服用阿司匹林、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缓解头痛,但并不能助于缓解高反。

吸氧缓解头痛、有助睡眠——对于头痛难忍的高反患者,吸氧可以快速缓解。如果担心夜间睡眠时高反恶化,那吸氧也可以睡眠时优先。

给氧(每分钟0.5~1.5升,通过鼻插管或简单的开口型面罩)是有效的治疗头痛的方法。(来源:《户外医学》第5版【美】保罗·S.奥尔巴赫)

需要注意的是,吸氧可以避免急性高原反应进一步恶化,但对于高反适应并无任何帮助,注意不要形成依赖性。

缓解高山反应——多个资料显示,银杏叶有减轻急性高原反应的严重程度,或者降低发病率的作用,这或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从1800m~5200m上升10天期间,服用银杏叶片80mg,每天2次的人没有一个发生AMS……登山之前服用银杏片120mg,每天2次,连续5天,从1400m~4300m上升期间,可降低AMS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来源:高原医学杂志《急性高山病及高原脑水肿研究进展》

避免睡眠时恶化——睡眠时呼吸是无意识的,会出现一定节奏的紊乱,比如深度、快速呼吸与无呼吸交替,再加上躺着胸廓运动受到限制、舌根下沉,会比醒着更容易缺氧(所以高海拔如非必要,最好别吃安眠药)。这也是急性高原病容易在夜间发作或恶化的原因。

夜晚营地睡觉时高反容易恶化,对白天症状较严重的山友尤其要注意,图为雀儿山C2营地,摄影:nana

对此,多种资料显示临睡前服用乙酰唑胺可以改善睡眠时的呼吸。不过它利尿,需要注意补充水分。

乙酰唑胺能加速肾脏对碳酸盐的排泄,提高血液酸性,从而使得呼吸更顺畅,睡眠时尤其明显。这一效应能够提高适应速度,缓解高山反应。(来源:《登山手册》【美】克雷格·康纳利)

下撤——对于判定为重度高反或不能完成串联行走测试/静止站姿测试的山友,下撤是唯一选择。

大多数时候,只需下降300米以内的海拔,症状就会明显缓解。患者需要在较低海拔至少待上24小时,等到症状消失后才可重新上升。(来源:《登山手册》【美】克雷格·康纳利)

以上是高反的症状和应对,注意,在症状缓解之前避免继续上升,以免出现恶化结果:高原脑水肿/肺水肿,这是两个可以快速“杀人”的病。

高原脑水肿

高反加重,如果继续停留在高海拔或强行上升,随着高原缺氧损伤继续,急性高原病开始向各脏器“进攻”,比如脑部这个耗氧量极大的器官。一般认为高原脑水肿是急性高原反应的终末阶段,同属于高原病的脑部综合症(但也有个别案例显示发病前没有明显急性高原反应症状)

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细胞性水肿(细胞间渗透性增加)和血管性水肿(蛋白质和液体外渗入间隙,血-脑屏障渗漏)之说,总之是体液在脑组织中过度堆积,导致颅内压升高,威胁大脑健康。

一名高海拔脑水肿患者脑MRI显示弥漫性血管性水肿和微出血。来源:neurology

症状——高原脑水肿早期症状与急性高原反应类似,头痛、面色惨白,困倦,呕吐,糊涂,动作笨拙,甚至行走踉跄、不能完成串联行走测试;严重者视力模糊,失明,瘫痪,幻觉,昏迷甚至死亡。

脑水肿会影响患者的意识和判断,所以,需要队友密切关注。

立即下撤、吸氧——高原脑水肿病情会迅速恶化,当出现如上症状时,队友要立即护送其下降至上一次正常休息的海拔,并且通过面罩或鼻导管按照每分钟5~10升流量进行输送氧气。(来源:《户外医学》第5版 【美】保罗·S.奥尔巴赫)

药物缓解——类固醇药物地塞米松能够降低颅内压,缓解脑水肿症状,为高原脑水肿患者赢得下山时间,但对高海拔适应、肺水肿没有任何作用。

除了脑子,肺部也会受到急性高原病的打压。

高原肺水肿

迅速进入高海拔的初期(一般2~3天内),除了急性高原反应,山友们还有可能遭遇高原肺水肿,甚至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并发 。有资料显示急进高原的男性外加大量体力消耗,更易患肺水肿。

一般认为,高原肺水肿是由于高原缺氧引起的肺血管收缩,肺动脉压增高,导致毛细血管内的液体渗入肺泡中,并在其中堆积,阻碍人体的气体交换,让患者更难获得足够氧气。也有研究认为,易得肺水肿的人具有某种基因缺陷。

表现——除了急性高原病症状,高原肺水肿还会进一步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气短,心动过速(有的资料显示静息时每分钟大于90~100次),极度疲乏和频繁干咳;加重时即便休息时也会呼吸困难,发绀(皮肤变色,指甲、嘴唇尤为明显),甚至咳出泡沫状、粉红色的痰。

下降、吸氧——高原肺水肿的确定治疗也是下降和吸氧。在发病早期,患者就应该被送到上一次正常休息的海拔,“通过面罩进行每分钟4~6升的流速进行给氧”。

如果条件允许,重度高反、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的患者也可以进行高压氧舱治疗。来源:researchgate

药物——硝苯地平是被用于成功治疗高海拔肺水肿和预防反复发作病史的药物,可以缓解低氧环境造成的肺动脉收缩,从而提高患者的摄氧能力。但尚未建议用于一般人群的预防工作。来源:《户外医学》第5版【美】保罗·S.奥尔巴赫

写在最后

山友们对高反并不陌生,甚至在刚刚结束的十一假期里经历过高反。以往我们也写过不少高反相关的文章,本次试图从数据、原理等方面对高反及其它急性高山病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希望对山友们有所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