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用途

 生物学渣 2021-06-02

  人类遗传性疾病

  人类群体中约20%~25%的人都患有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遗传相关疾病。人类遗传学研究表明4~5%新生儿患有遗传病,癌症、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精神分裂、不孕不育等常见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用途

  由于个体遗传背景的差异及研究材料的限制,人类遗传病的深入研究必须通过动物模型实现。研究人员利用动物模型进行遗传病机理的深入研究,借助动物模型进行实验性矫正或治疗。获得人类遗传病动物模型的方法包括自发性动物模型(如自发的基因突变)、基因组改造和修饰(如基因敲除)、基因组诱变(如ENU化学诱变)等。基因敲除与插入技术是以基因为驱动的,需要明确要研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结构如何;而诱导点突变是以表型为驱动,具有高通量、大规模、无差别随机性等优势。

  ENU致突变技术

  乙基亚硝基脲(ethylnitrosourea, ENU)是一种强有力的化学诱变剂,主要诱发单碱基发生突变,通过对动物进行ENU诱变筛选可以获得很多由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表型,从而为人类医学研究提供相应的遗传性疾病动物模型。研究表明,ENU对小鼠的突变效率高达0.2%,而且这种突变是随机的,不具有任何的倾向性,与以基因敲除为代表的典型的基因驱动法相比,规模更大、速度更快、挖掘基因的力度更大。采用这种高效的随机诱变方法对生长周期短的多胎动物进行诱变,有望在短时间内获得数量可观的突变个体,我们可以通过表型筛选以获得我们感兴趣的突变类型。ENU人工诱变已经在果蝇、斑马鱼、小鼠等动物中被证明是一种发现新的功能基因的有效方法,但在大动物上进行人工诱变以创造新的基因资源在国际上才刚刚起步。猪的基因组相比小鼠基因组更接近于人,通过人工诱变我们可以寻找到一些在小鼠中难以发现的人类遗传性疾病相关的基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