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转移,一直是患者们最担心的问题,即便是康复期的患者,也常常会担心甚至怀疑自己病情进展了。害怕肿瘤转移还严重影响了患者们日常生活,不敢做这,不敢做那。 肿瘤转移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稍不注意,转移就会发生吗?洋葱带你深入了解这个知识,从此不再过度忧虑。 半分钟读全文
肿瘤有个膜,阻止它“爆炸” 近期的一项研究发表在《PNAS》,给我们展示了肿瘤的一个特点:肿瘤的周围有一层薄膜将其包裹住,这层薄膜类似气球,但非常坚韧。 当癌细胞发生分裂和生长时,这层膜将肿瘤固定在原位。肿瘤扩散前,必须突破这层膜(下图中绿色部分)。 那么这层膜容易突破吗?研究人员通过尝试往肿瘤内输注压力发现:
目前,研究者正在试图制作“更加坚硬的气球”,阻止癌细胞突破这层扩散的必经之路。洋葱很期待。 肿瘤中心的转移性比边缘强 《自然》杂志的子刊最近发表了一篇关于肿瘤转移性的文章,以肾透明细胞癌为研究对象,揭示肿瘤中心与肿瘤边缘部位转移能力的不同。 如何界定肿瘤中心与边缘? 研究人员把距离边界10mm归为肿瘤边缘,否则为中心。 通过评估Ki67、坏死情况以及Fuhrman等级等情况,判断肿瘤中心与边缘在转移性方面的差异。
以上四点均表明肿瘤中心存在克隆生长能力强,转移潜力高,而且肿瘤中心坏死会加剧缺氧、加速体细胞拷贝数变异负担。 由此可见,处于肿瘤边缘的细胞侵袭能力和增值能力均较弱,其脱落后进入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并不一定能成功转移。 那么脱落的肿瘤细胞威胁有多大? 肿瘤细胞远处定植“成功率”极低 脱落的肿瘤细胞进入外周血液循环,被称为循环肿瘤细胞(CTC),很多患者对这个概念都不陌生。 如果血液检查发现大量循环肿瘤细胞,很多肿瘤患者会异常的紧张焦虑,其实不必如此。 研究显示 扩散的肿瘤细胞完成在远处组织的定植,是一个极其无效的过程。 报告显示每毫升血浆中的循环肿瘤细胞数>1000,但实际上临床可检出的转移灶却很少。 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即使突破了第一道关卡(冲出原发部位的韧膜)、突破了第二道关卡(成功进入血管),也会因为找不到接受它并能存活的新组织而宣告失败,这个难度不亚于前两道关卡。而且,在整个过程中,还有“小卫士”免疫细胞在不断搜索并打击这些扩散的癌细胞。 对待转移的正确态度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战略上如何藐视 肿瘤成功转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即1)具有足够强大的增殖能力和侵袭性,2)新组织微环境满足脱落癌细胞定植条件,3)循环肿瘤细胞成功躲过人体免疫细胞的打击。 因此,从宏观角度来看,肿瘤患者不必把转移想的太可怕,而应该享受生活,享受当下。 战术上如何重视 对待转移这个敌人,不焦虑并不意味着轻视它。肿瘤患者在平常的日常中需要做到的是:1)提高免疫力,让我们的免疫细胞打败脱落的游离癌细胞;2)保证定时复查,及时了解身体状况,把握最佳治疗时机,这点很重要! 你如果认同,请转发给有相同困扰的人吧~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