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实之辩

 yiyidaodao 2021-06-02

“名,可名,非常名 ”--揭开先秦诸子百家“名实之辩”神秘面纱

醉美国学

发布时间: 19-06-0109:21

先秦时期提出的“名实之辩”是中国古代哲学一个非常重要的论题,它推动了中国哲学的认识论、辩证法和逻辑的发展。名学的核心在于正名,正名的一般含义就是要考核、确定名与实的相互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当时对于语言(名)和世界(实)的关系之争。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革、“名实散乱”的大背景下,使得当时的几乎所有学派都将自己的目光投向名实问题,于是引发出一场热闹非常的“名实之辩”。其中,尤以儒、道、墨、名、法诸家学派的理论引人关注。

老子提出名的相对性问题,指出“道常无名”。所以道家的观点是:“世界”既不是现实的社会秩序,也不是可以经验到的客观实际,而是超越经验的“道”和“无限”。世界本是混沌的,是语言使其清晰了起来;世界本是黑暗的,是话语使其光明了起来。是语言让世界变得可以言说,可以把握。可是,在让世界清晰和光明的同时,语言也在阉割着世界的无限和丰富。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提出了“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论述,庄子主张“大道不称”,但又认为“名者,实之宾也”,肯定实对名的决定。

孔子主张“正名”,强调以礼为原则做到名实相符,言行一致。最有名的观点是“名不正,则言不顺”。儒家认为,所谓的语言符号系统就是“名分”,所谓的“世界”就是上下有别、贵贱有差得社会秩序。所谓“正名”,就是通过语言来调节现实,规范社会,使之纳入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等级秩序中。儒家关心的是社会,看重的是父子、君臣之间的这种“名”与“实”之间天经地义的关系。“实”无论发生了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名”的秩序也不能乱了章法,否则就会天下大乱。孔子通过《春秋》一书,“正名字”,“定名分”“寓褒贬”来试图建立这样一套价值体系。所以胡适先生说,“《春秋》的宗旨,不在记实事,只在写个人心中对于实事的评判”。荀子总结先秦“名实”之辩,强调名反映实,名实要相符,明确指出“制名以指实”。在儒家来说“正名”是一种政治哲学主张。

墨子的哲学方法与儒墨两家在根本上有不同之处,墨子主张“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着眼于对事物本身的把握。所以墨家的观点是:坚持经验主义,强调“闻之见之”、“取实与名”。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现实的世界是基础,语言符号不过是现实世界的反映。现实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语言符号自然要发生变化。墨子认为,万物都有各自的用途,知道东西的用途,才能去评判这东西的是非善恶。墨子讲究的是一种朴素的“应用主义”,认为只有将所知的拿来实行,方能判断真假。

公孙龙是名家的代表人物。名家是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并且以善辩成名的一个学派,又称“辩者”。公孙龙的著名论断有“白马非马”“卵有毛”“坚白论”。 公孙龙认为,一切同异都是非绝对的,《公孙龙子·白马篇》说:“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黄黑马一也,而可以应“有马”,不可以应“有白马”。是白马之非马,审矣。……“马”者,无取于色,故黄黑马皆可以应。“白马”者,有去取于色,黄黑马皆以所色去,故唯白马独可以应耳。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并不是常人以为的逻辑错误,而是一种从物体的“自相”的区别去着想,强调和泛指类名的不同。其实名家是一个另类,它不探究名、实关系,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语言本身上,从而玩弄起了语言的概念,利用语言本身做起了游戏,不再关注语言所寓含的内容,而是看重语言本身逻辑技巧。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诡辩论。

中国古代哲学对于名实的争辩,经由老子,孔子,墨子对于名与实的不同强调,在名家一派形成了系统的哲学理论,是中国古代先贤对于世界本源与现实的探知,只可惜,这种辩论没有被后来者继承发扬,没有发展为现代化的思想理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