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投资股票最重要是敬畏市场?

 黄德林水水 2021-06-03

跟投资者接触多了,会发现市场上有很多观点完全相反的声音,在这些巨大的反差中,让我们对很多事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举个例子,很多研究能力极强的机构、基金经理都对市场充满了敬畏,面对市场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每天拼命学习、调研,还是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即便如此,对于预期收益也不高,目标大多就是能做个年化20%。但部分普通投资者反而觉得自己能够战胜这个市场,指望通过市场实现财务自由,甚至是一夜暴富,一定要力争要买在底部卖在顶部,对短期收益充满了渴望。

两种不同的态度呈现的结果就非常清晰了,这里面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我们是否敬畏市场。优秀的投资者往往都非常敬畏市场,认为市场不可预测、不可驾驭,提前假设自己的能力不足。体现在具体的投资策略上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不去预测涨跌

很多基金经理的策略就是一直持有,不管市场是涨还是跌,和我都没啥关系,市场涨跌这件事我没法预测,我能够做的,就是一直持有好公司了。

很多投资者总是很犹豫这只股票什么时候建仓更合适,自己持仓的股票要不要卖,其实都是想预测涨跌,期待自己能精准的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

换一个思路这个问题就很好解决了。涨了不知道要不要卖,就先卖一部分,剩下的持有;跌了不知道该不该买,就先买一部分,分批慢慢买,分步来交易,不要对涨跌过于敏感,这样虽然赚不完所有钱,但总能赚到钱。

所以,在不能深入研究一家公司的价值的时候,面对涨跌,愿意去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应对,其实是很好的策略。

总想着去预测市场,买到最低点、卖到最高点,99%的人根本做不到,最后结果往往就是赚不到什么钱。

第二,把握能力圈内的机会

对于不了解的行业或公司,大多数机构投资者的态度是先关注,然后慢慢了解,了解清楚了再说,不要着急。

花几个月甚至是半年一年时间去了解一家公司是很正常的,很多大机构第一次覆盖某家公司时是不会入股票池的,只有当研究员完成调研覆盖,再跟踪一两个月后才能进入股票池。

有可能在完成调研覆盖期间,这家公司股价已经涨了,但这件事不重要,深入调研的优先级远在股价涨跌之上。

但很多普通投资者的态度是,感觉这个股票有机会我就去卖这个,那个有机会我就去那个,涨了就立马担心要涨停马上追进去,股票跌了就感觉还要继续大跌,立马割肉离场。

市场一直不缺乏机会,每天市场都有波动,每年甚至每个月市场上都有上市公司股价翻倍,这意味着其实随时都有机会可以把握,我们要做的不是必须要把握每一个机会,而是把握自己能够把握的机会。

第三,能够忍受波动

市场永远在波动,永远有涨有跌,那就一定有浮盈也有浮亏,不可能有人只赚钱不亏钱,市场里无论是谁都一定有浮亏的时候,而且浮亏往往还是常态。

浮亏是非常正常的事,如果我们不能承受浮亏,就很容易出现了短期亏了就割,回本就割,特别在意自己的买入成本,那这个结果就是很难赚到大钱,总是在成本附近徘徊。

买入成本在投资中其实毫无意义,我们应该做的是构建一个合理的投资体系,帮助自己能长期赚到钱,至于短期是浮盈还是浮亏,真的不重要。

一年浮亏不要紧,三年能赚钱就好,一只股票浮亏不要紧,构建的投资组合能赚钱就好。

最后,建议不要重仓单只股票

配资头条不认为重仓是不对的,相反如果要博取很高的收益集中仓位是必须的,但重仓是有前提的,一定是深度研究,充分了解,只有当我们对一家公司有非常深刻的认知后才能去重仓。

很多投资者连这个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做什么的都没搞清楚,就重仓买入甚至全仓买入,这样的操作又怎么可能有好的效果。

哪怕侥幸买对了好公司,由于没有深度研究和理解,在股价发生波动时也一定是拿不住的,对公司价值没有充分理解,即便买了之后就涨大概率涨一点也就卖了,意义不大。

承认自己能力,敬畏市场,是做好的投资很重要的一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