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极简主义 | 别再说 less is more

 新用户8327eCUR 2021-06-03

   MINIMALISM   

极简主义

「极与极的碰撞,应运而生的极简主义」

当一件作品的内容被减至最低限度时所散发的完美感觉。当物体的所有组成部分、所有细节以及所有的连接都被减少压缩至精华时,它就会拥有这种特性,这就是去掉非本质元素的结果。

——John Pawson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The Case for Minimalism

极简主义(Minimalism,60年代兴起的艺术派系,又被称呼为ABC艺术(ABC ART)。作为抽象表现主义的对立面而走向极至简化之路,意图消弥作者借着作品对观者意识的压迫性。

极简主义的核心理念在降低艺术家自身的情感表现,将物品最原初的样式展示于观者面前

「发展历程」

1945—1955 准备时期

极简主义是一场艺术运动,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艺术。

1955—1959 横空出世

极简主义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的艺术家们开始远离上一代的抽象主义艺术。

弗兰克·斯泰拉《黑色绘画》(1959 年)

被普遍认为是极简主义成型最早的作品

1960—1970 蓬勃发展

在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的美国视觉艺术中达到巅峰。在极与极的碰撞中,极简主义愈演愈烈。

唐纳德·贾德《堆叠块(Stack)》(1964)

这是他最有名的作品形式

1970—至今   仍未停歇

当代的后极简主义艺术实践,在不断扩展极限主义的边界的同时也在反思极简主义的原始目标。

「极简主义 并非 简约主义」

「简约主义|Less is more」

简约主义(Contracted creed)源于20世纪初的西方现代主义。80年代中期,在对复古风潮的叛逆和极简美学的发展基础上,逐渐完善,90年代初期,简约主义开始应用于室内设计。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的名言“Less is more”被认为是简约主义的代表思想。

「主要艺术家 & 作品欣赏」

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

他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作品:“你所看到的就是你所看到的”(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see)。

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

他探索所物体及其创造空间的自主权和本质,追求没有层次的极自然展现。发表诸如“Specific Objects”(1964)等开创性著作,被认为是极简主义的重要理论家。

丹·弗莱文(Dan Flavin)

20世纪美国极简主义的装置艺术家,以荧光灯管创作灯光与色彩装置作品而闻名于众,通过营造出的光、影、空间艺术,使人们读懂他的精神世界。

「文末感想」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浮华之极归于本真」

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极简主义的时兴,源于人们在物质生活充裕时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和定位。

那些追求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的人们,他们用近乎苦行僧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以舍得和放下的姿态,通过做减法挣脱种种羁绊,简单生活。

自律不一定自由,但这些践行着极简主义哲学的人们,应当已经获得了最大的精神自由。

-the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