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五拾五:《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 “风雨飘摇”一词即源于此!

 自然自觉自在 2021-06-03

鸱鸮》是《诗》的第155首。这是一首警戒诗,用动物寓言故事,展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测,以寄寓人生感慨或哲理。诗中描写母鸟在它的小鸟被凶恶的鸱鸮抓去之后,为了防御外来的再次侵害,保护自己的子女不受伤害,表达不怕辛劳的“母爱”和生存斗争的凄美。

 
鸱鸮》是一首西周时期的寓言诗。既然是寓言,就是有难言之处,需要寓言于非人类,即将动(植)物比作人,让其表达人类想表达又不好表达的某些意思。对于本诗背景的理解,历来分歧不大,基本上是一脉相承。

 
《毛诗序》认为:“《鸱鸮》,周公救乱也。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为诗以遗王,名之曰《鸱鸮》焉。”大概周公想借此向年幼的侄子周成王表明心志:世道艰险,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防止他这个“幼子”被凶恶的“鸱鸮”吞食。

 
到了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魏源《诗古微》又认为此诗乃是“周公悔过以儆成王”。这种观点,本质上与《毛诗序》类似,悔过是次,警戒为主,借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政治斗争阅历,来警示幼主周成王要警惕现实世界的险恶与残酷,依然认定为是“周公戒成王”之作。


鸱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
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
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
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注释:1、鸱鸮(chī xiāo):猫头鹰一类的鸟。2、子:鸱鸮幼鸟。3、室:指鸟巢。4、恩:爱。《鲁诗》作“殷”,尽心之意。斯:语助词。5、鬻(yù):通“育”,养育。闵:病困,累病。6、迨(dài):及,趁着。7、彻:通“撤”,取。桑土:桑根。土,通“杜”,根。《韩诗》作“桑杜”。8、绸缪(móu):缠缚,密密缠绕。牖(yǒu):窗。户:门。9、女(rǔ):通“汝”,你。下民:低贱、下等之人。10、或敢:谁敢。或,不定指代词。11、拮据(jié jū):手病,此指鸟脚爪劳累。12、捋(luō):成把地摘取。荼(tú):白茅。13、蓄:积聚。租:通“蒩”,茅草。14、卒瘏(cuì tú):患病。卒,通“悴”。室家:指鸟窝。15、曰:语助词。16、谯谯(qiáo qiáo):羽毛疏落貌。17、翛翛(xiāo xiāo):羽毛枯敝无泽貌。18、翘翘(qiáo qiáo):危而不稳貌。10、漂摇:同“飘摇”,摇晃摆动。20、哓哓(xiāo xiāo):惊恐的叫声。
 
 
《鸱全诗四章,每章五句,每章每句,字数不同,长短不一,形式服务于内容,不受写作形式限制,体现很深的艺术造诣。全诗通篇以母鸟的口吻,逼真地传达出既丧爱雏、复遭巢破的禽鸟之伤痛,塑造了一只虽经灾变仍不折不挠重建“家室”的可敬母鸟的形象,当然也道出了现实世界的残酷无情。

 
猫头鹰啊猫头鹰,你已抓走我小鸟,不要再毁我的巢。
辛辛苦苦来抚育,为了儿女我心焦。
 
趁着天晴没下雨,赶快剥点桑根皮,把那门窗修补好。
现在你们下面人,谁敢把我来欺扰。
 
我手累得已拘挛,采来野草把窝垫。
我还贮存过冬粮,嘴巴累得满是伤,窝儿还是不安全。
 
我的羽毛像枯草,我的尾巴毛稀少。
我的巢儿险又高,风雨之中晃又摇,吓得只能尖声叫。
 

《鸱鸮》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文字记载中传世最早的寓言诗,其影响非常深远。后世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寓言诗,如汉乐府《枯鱼过河泣》、曹植的《野田黄雀行》、杜甫的《义鹘行》、韩愈的《病鸱》、柳宗元的《蚑鸟词》等等,都可以溯源头到《鸱鸮》。诗中“风雨所漂摇”一句,应是后世 “风雨飘摇”一词的出处。对弱者而言,感受到的这个世界,经常是处在风雨飘摇的不安之中,这既是现实的漂泊,也是内心的焦虑,也是这首寓言诗深刻之处。

........................................................

........................................................

自然于道,自觉于法,自在于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