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困在成绩中的抑郁症孩子 ||渡过

 新用户3963ynfW 2022-02-23

抑郁症低龄化成为一种趋势,而对青少年来说最重要的生活空间就是学校,学校可以说是抑郁症孩子想要逃离的地方。

很多家长都注意到青少年抑郁好像不似成人抑郁那样表现得很稳定,青少年抑郁的症状经常“奇怪性出现”,比如在家里都好好的,一切正常,一走近学校就感觉到头晕、恶心、紧张出汗,四肢无力。但是一回到家里一切又恢复正常。

“我家孩子不能提复学的事儿,一提就紧张到彻夜未眠”

“昨天开开心心说好了去上学,今早上一起来就问能不能不去上学”

“我家孩子复学一周,突然说什么都不去了,我们也不能逼着孩子去,最后只能请假回来”

“学校”“复学”“学习”

这几个词好像成为触发孩子症状的暗号,只要一提,本来病情稳定的孩子就会症状重现。

孩子担心的是什么?

以成绩为中心的自我认同

抑郁孩子的自我认同普遍消极,对自己的评价非常低。对于青少年来说,自我认同很大部分来源于他人认同,而学校认同孩子的重要标准就是成绩。

好像只有成绩好(的时候),我才感到最骄傲。我这个人好像比较爱面子,成绩差,我就觉得特别没有面子的。......感觉成绩好就是特别光荣的一件事。父母就是跟人家讲(我的成绩),讲你(我)成绩有多好怎么样的。然后我就觉得(我)成绩好,(我)就特别光荣。”

20年前,高茗等人对 2 0 44名中学生进行《青少年健康与行为调查》,他们的研究刻画出20年前检出抑郁倾向的中学生群体画像:高中、乡村、学习成绩不良、体形欠佳 (非常瘦或非常胖), 斗殴、吸烟、饮酒。

20年后,马胜旗于2020年的调查呈现出略显不同的抑郁倾向学生的特点:主观认为学习成绩差、主观感觉课程难度难、家庭不和睦、权威型教育方式、社会关系差、不能获得帮助、内向型性格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

对比抑郁倾向学生的特征,我们不难发现,有一项特征横跨20年一直存在。

那就是学习成绩不良,这一标准可以是客观成绩差,也可以是主观认为自己成绩差——这也解释了部分优等生抑郁的原因,对自己总是感到不满意。

绿皮书中有一段经典的台词“如果我不够黑,也不够白,甚至不够男人,那么我是谁?”

图源:豆瓣

这样的自我认同困境也发生在孩子身上。

(我)不算好学生,我又不爱学习,作业马虎完成,上课睡觉,晚自习看小说;

我也不是坏学生,我不迟到,要交的作业都有写,努力学习不会的课程,真的不会我也很无奈,(我)会因为没考好而难过,(我)有听的课我都挺积极。

我也不是那种深受同学欢迎的学生,在学校我很难有成就感,我也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吧,迷茫......

以成绩为中心的评价体系注定不可能让所有学生拥有成就感,还很容易让成绩差的学生产生挫败感。

成绩在校园生活的地位如此重要,以至于同辈交往中成绩也是很大的加分项。

竞争性的学习氛围会带来功利性的同辈人际交往,成绩意味着同辈交往中的“面子”,成绩能够帮助学生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

帮助孩子顺利回到学校就意味着要帮助孩子找到稳定的成就感来源。即使孩子回到学校发现自己成绩比原来更差了,也不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建立稳定的自我认同

家长要能够理解孩子不愿意去学校可能是因为学校的老师,可能是因为同学关系不好,但是不去学校并不代表孩子拒绝学习,孩子拒绝的是学校中产生的挫败感与失落感。

帮助孩子顺利回到学校就意味着要帮助孩子找到稳定的成就感来源。即使孩子回到学校发现自己成绩比原来更差了,也不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稳定的自我认同来自于孩子自身的力量,不愿意学习数学、英语的孩子,可能在学习写作、手工。

图源:unsplash

一位抑郁症休学的高中生在网站上写小说,每天坚持写3000字左右,坚持了近三个月,仔细看来,孩子的文风越来越成熟,用词越来越精准,孩子还分享说因为自己要写小说,所以看了很多名著小说汲取灵感,学习写作风格。与孩子的轻松不同,家长觉得孩子每天都在玩手机玩电脑,一玩就是半天,没有半点要学习的意思,家长焦虑值爆棚。

上面这个例子中,其实孩子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建立自我认同,但是家长对孩子的标准还停留在传统教育层面。当孩子在写网络小说这个方面建立了自信,对自己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有了清晰的自我认同感。可以设想的是,孩子回到学校即使是成绩一落千丈,也不会一蹶不振,因为她知道学校的成绩并不能完全代表自己的能力。在学校的压力下,她也能通过写小说找到自己的成就感。

重构孩子的心理落差

成绩成为了孩子自我认同的重要一环,这也直接导致孩子复学后会面临巨大的心理落差。

“复学之后,一去学校就感觉拉下的课太多了,而我还总惦记着之前自己的成绩多么好,自己也不想去考试去面对自己成绩可能会下降”

图源:unsplash

面对这样的状况,孩子对自己的成绩有着高期待和高要求。但是休学之后自己也能够明显体会到成绩下降的很迅速。孩子面对这样的自我认同困境,第一想法就是逃避,不想去学校就可以不面对这样的价值评判体系,不去考试就可以维持自己以往的自我认同。

孩子有这么大的心理落差,自然会选择逃避。

家长可以做的事是帮助孩子把心理落差减小。

落差是怎么产生的呢?大多孩子纠结于“以前优秀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相比感觉到巨大的落差。这就提示我们有两种干预思路,一是让孩子对“现在的自己”评分高一些;另一种是把“以前的自己”评价低一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